高超
【摘 要】在初三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必须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新课改要求下必须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实际的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式和途径是非常多样的,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来进行科学的甄选和鉴别。本文将就初三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初三年级;数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施行,在当前初三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都在积极致力于培养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学好数学知识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于高质量人才的基本要求。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本来就是主动探索和求知的主体,数学教师要尊重这一客观事实,要想尽办法来培养和提升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从问题着手,积极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有这样一个基本的认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数学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辅导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引导者。数学教师必须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数学教学绝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也不是为了取得多么理想的数学成绩,而是要将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当中,应用到生活当中。问题便是最好的引子。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主动地创设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全面激发出初三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知识的那份热情。
举例说明:数学教学在讲授“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便可以提出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邊形吗?
第二,只有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第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这三个问题一经提出,就为学生们创设出了一个非常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学生们必然会在三个问题的基础上而产生联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这三个问题就重新激发起了学生积极探究新知的热情,全面调动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二、分层训练,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初三学生,无论是在数学知识储备还是数学学习能力等方面都表现出了非常大的差异性,每一名学生的智慧类型是不尽相同的,其在思维方式、学习优势、学习需要以及学习风格等很多方面都是不同的,所以,数学教师必须要认清这个现实,数学教学虽然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但是,每一名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需求是不相同的,数学教师需要做到的是要让每一名学生都学习到有价值的数学知识,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长久的发展。
比如:数学教师要根据初三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设计课堂练习的内容,要将“基本要求一致,鼓励个体发展”的原则落实到实处,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要掌握好每一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渴求程度,通过练习让各层次的学生将所学知识尽可能地转化为技能,从而调动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教学质量。
三、注重培养和提升初三学生的探究与合作能力
培养和提升初三学生的探究与合作能力,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基础,一般情况下,数学教师都会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这一能力,按照科学合理的标准,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到同一个小组当中,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小组内部自主进行合作与探究,学生们也会在小组当中感受到团结合作的力量,发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四、为学生创造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服务于生活。在实际的数学教学当中,数学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起初三学生的生活实践,不能因为初三学生面临着中考,就强迫学生一味埋头于书本当中,数学教师必须要想办法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去发现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们在实践当中感知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有效解决好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重点培养和提升初中生的数学能力。
比如,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学会用已经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来应对和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学会用数学知识中蕴藏的道理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要积极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在引入圆和正多边形等概念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其中,通过土地沙化问题等具体的生活实例来引入数学内容,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现实生活和数学知识联系的紧密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初三数学教师,必须要学会下放自己手中的权力,将数学课堂交还到学生的手中,把时间交还给学生,让他们有更多的自由来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有效完成好数学知识的内化,进而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马作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策探究[J].《中华少年》,2016(25)
[2]吴现存.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师版》,2016(30):217-217
[3]李建军.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6(30):48-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