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昭莹
【摘 要】课外阅读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他们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如何激发低年段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将从“与家长达成共识”“创设愉悦轻松的阅读环境”“以课堂为阵地激发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及时给孩子肯定”5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激发;低年级小学生;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8-0110-02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小学低年段恰是培养课外阅读兴趣的最好时期,若是充分利用和把握这个重要阶段,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对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对如何激发低年段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作了以下的探索:
一、共识——点燃阅读之灯
家庭是孩子阅读启蒙的摇篮,家长是学生阅读的引领人。江苏省特级教师孙景华曾就课外阅读做过长期研究,他直言:课外阅读中所产生的问题,其根源在于家长。家长对课外阅读的理解将影响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特别是低年段学生,他们识字量少,自控力差,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需要家长配合辅助。因此,激发阅读兴趣的首要任务是跟家长达成共识,家校合作点燃阅读之灯。
作为城村结合的学校,一半学生家长属于外来务工人员,他们文化水平一般,工作忙累而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学习应交给老师,课外阅读只是一种消遣,可并不重要。因此,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首要任务是跟家长达成共识,让他们明白阅读影响孩子学习,从而加以重视。因此,我们邀请专家到学校对低年级家长开展了“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及學习习惯”的专题讲座;家长会上,以历届学生对阅读的喜爱程度存在的差距,让他们明白,孩子喜欢阅读不仅能提高小孩的学习成绩,还能引领孩子思维向前跑,改变了他们原有的思维方式,在思想上给予重视。班级里有一部分家长比较重视孩子的学习。他们明白阅读的能力其实就是学习的能力,是自我教育的能力,除此之外,对竞争的能力、生存的能力、幸福的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这部分家长对于学校布置的事情总是积极响应。谁都不愿意输在起跑线上。他们的行为给大家树立了榜样,也带动了另一拨人。因此,从思想和行动上达成一致,是点燃阅读之灯的基础。
二、氛围——创造阅读之境
乔姆斯基认为,环境可以产生激发效应和塑造效应。良好的阅读环境不但能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还能巩固阅读效果。在丰富的阅读环境中,孩子们随时都接触到书籍,随时都可以徜徉在美妙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可以在班级教室的一角建立读书吧,周围的墙壁上粘贴一些读书名言,浓郁的书香味更能让人静下心来与书为友;地面铺上垫子,学生随时都可席地而坐看书,舒适的环境成了学生最喜欢去的一处地方。不规定学生什么时间看书,也不强制他们看哪些书,他们凭着自己的喜好和需要进行阅读。我读,你读,浓厚的读书氛围自然促使了更多孩子加入了阅读行列中。
三、激趣——体验阅读之乐
郭学萍老师在《我的课外阅读观》一文中指出:对于小学生课外阅读而言,兴趣培养最重要!只有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学生才有了阅读的兴趣,才会主动进行阅读。学生阅读兴趣哪儿来,语文课堂是激发阅读兴趣的主要阵地。
1. 多种形式,激发兴趣
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引人入胜的情境创设、鲜艳逼真的直观教具、形象生动的多媒体、形式多样的朗诵等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如一年级上册《一去二三里》这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住着几户人家,炊烟袅袅。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许许多多各色各样的野花。童谣巧妙地把一到十的数字镶嵌在其中。在学习这篇童谣的时候,教师采用了带读,读出韵味,接着又用引读、赛读、表演读、配乐读,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感受到童谣韵律美,充满情趣。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喜欢诵读这种朗朗上口,韵律美的诗歌。这时再引导学生去背背带有这样的诗或者儿歌,学生很乐意接受。
2. 以文带文,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有意识以课文作为引子,让学生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喜欢上语文。再找出多篇类似的文章或者书推荐给学生去阅读,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如一年级上册《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是个童话故事,主要讲的是小燕子在妈妈的耐心启发下,一连去了三次菜园观察冬瓜和茄子的不同,一次比一次观察得认真仔细,每次都有新发现。上完这篇课文,可以推荐学生去看看《地球爷爷的手》《中外发明发现故事》。这样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3. 课外读物导读,激发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课外读物导读课在选择读物上比较灵活,教师在选择上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贴近他们生活、故事性强、有趣,篇幅比较短,图文并茂的读物带着他们进行阅读。因为读物适合他们年龄段,容易引起共鸣,体验到阅读的快乐,激发他们阅读的愿望,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因此,课外导读课对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最直接,最有效。如上《胡小闹日记——坏人都知道我有多厉害》导读课时,教师选取第一章第一节“危险信号 有人失踪”作为引子,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主动去阅读全书。课堂上,教师精心设计了各个阅读环节,如根据人物档案猜故事主要人物、推测故事发展、演演其中一个情节等,学生整节课对故事情节发展一直保持着阅读的期待,兴趣盎然。在学生意犹未尽的基础上,老师鼓励学生阅读全书,课下学生蜂拥而上,争相借阅。学生的阅读并不止于一节课,一本书,教师上课外读物导读课要有意识让学生继续保持着浓厚的阅读兴趣,推荐书目供学生选择阅读,这样才能把学生的阅读带到更广阔的空间,从兴趣阅读慢慢过渡到我要阅读。endprint
自开设每周一课外阅读课后,学生阅读兴趣明显更加浓厚,每周的课外阅读课是他们最期待的。
四、活动——分享阅读之趣
形式多样的活动既能让学生体会课外阅读带来的快乐和成功,又能提高他们阅读的积极性。教师针对低年段学生活泼好动、好胜心强,喜欢表现,爱听表扬等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读书余兴未尽之余进行自我展示,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1.“圖书漂流”分享阅读乐趣
让每个孩子在自己图书上设计一张签名表,放在图书角里供同学借阅,每个阅读的同学在上面签名,每凑够15个名字可以换一本新书。学生在传阅中感受到分享阅读的乐趣。
2. 每天一分享
每天早上,抽出一点时间让孩子们分享自己每晚看的故事。通过分享,学生明白了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3. 每月两活动
每个月开展两次阅读活动。如讲故事比赛、诵读比赛、推荐“我喜欢的一本书”“共读一本书”等。在推荐“我喜欢的一本书”的活动中,通过学生评选,推荐出前十名的书籍发送到微信公众平台上。在“我最喜欢看书”名言征集活动中,学生是这么写的“我最爱看书,因为可以从里面获得快乐和知识。”“我喜欢阅读是因为书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而且还能增长知识。”学生已经从阅读中获得了乐趣。
4. 每周一积累
古诗词是我国文化的精髓,为了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我们利用每天早读课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每周上传三首必背古诗词,并鼓励学生背下来,作为评“背古诗词状元”的依据。学生在这种激励下,自觉形成“比赶超”风气,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浓厚。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习惯养成的润滑剂。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感到快乐,课外阅读的兴趣更加浓厚。
五、评价——肯定阅读之果
心理学表明,学生某种良好的行为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其内心就会获得某种满足,从而形成愉悦的心境,继而使其继续积极努力,使得这种良好的行为不断得到复现,并产生另外某种良好的行为和结果。因此,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时候,教师要在学生阅读地过程中给予肯定与鼓励,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兴趣,有利于阅读习惯的养成,学生阅读收获更大。如:
1. 每天一印章
为了鼓励学生每天坚持阅读,我们让家长每晚把孩子读的故事写在作业登记本上。第二天回到教室,给每个有阅读的孩子盖上“阅读之星”的印章。
2. 每月之星
根据学生每个月课外阅读的印章,每个月评选出15个阅读之星和 “背古诗词状元”,并郑重其事颁奖合影留念。凡是获得表扬的孩子,相片可以粘贴在荣誉树上,期末给获得多次阅读之星的孩子发书奖励,荣耀和幸福让学生慢慢地喜欢阅读。
综上所述,通过实践,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从平时课堂表现和课后练习看,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提高明显。
(编辑:胡 璐)endprint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