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锦珠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是时代发展赋予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不仅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还关系到新世纪人才的素质,而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实现主体性教学和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因此,语文教学要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一、设“疑”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为课堂教学创设问题“疑”境,当学生心中有了疑问,才会促使他们产生知识的内需,推动他们学习的内部动力,诱发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自发地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及时给予引导、调整、归纳,与学生一起针对问题进行探索,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语文,帮助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例如,在教学《乡下孩子》一课时,我在揭示课题以后,启发学生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一句话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在“疑”中产生问题、产生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思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学们的问题还真多,我说:“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朗读这篇课文吧!”学生们兴趣盎然地朗读起来,初读课文以后,一些简单的问题迎刃而解了,剩下的一些比较深刻的问题,我让同学们通过细读课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也一一得到了解决。在此,教师巧妙地创意和构思,把学生引入了问题“疑”境中,继而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与探究欲望,“我要学”之情油然而生。
二、布“动”境,调动学生自主实践
素质教育在呼吁:现代的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角色必须从过去的执教者变成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主动求知、主动探索。教学时,布设“动”境,尽量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对新知的自我探究,巩固深化。这样能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如在教《美丽的丹顶鹤》一课时,为了让学生重点感受丹顶鹤的美,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有的学生把自己当作丹顶鹤来自我介绍,有的学生通过舞蹈来体现丹顶鹤的美,也有同学直接把美丽的丹顶鹤画了出来,大多数同学则当小导游向游客们介绍丹顶鹤的美。全班学生都得到了亲身体验,在整个实践活动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跃、兴奋的状态,他们主动探究、体验创造、合作交流,既掌握了知识又得到了能力的发展。这种在教师点拨下的学生实践活动,把学习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在参与中获取、巩固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到“当家做主”的乐趣。
三、造“议”境,促进学生深化目标
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特别是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不落框,不人云亦云。尤其是当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产生“心求通而不达,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时,教师就要制造“议”境,让学生质疑、讨论、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开拓思维,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学习目标进一步得到深化,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达到由不知到知,由知少到知多,由仅仅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到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分析理解能力。
例如《狐狸和乌鸦》一课,通过讲读让学生悟出了一个道理:只有克服了自身的弱点才不易受骗。学完这一课,我空出时间让学生质疑,有位学生提出:下次乌鸦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又会怎么样呢?这位同学提出了本课触及中心主旨的一个问题,我趁势让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最后请同学来回答。这种“议”境的制造,真正将课堂的合作交流落到实处,为学生主动参与和多向思维发展提供机会和舞台,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四、创“竞”境,激发学生乐学情趣
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教学不能千篇一律,更不能模式化。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以及语文内容和形式的不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引进良性竞争,创设“竞”境,通过形式多样的相互比评、自我较量、游戏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进取心。通过创“竞”境,把學生学习的情境推到最高点,使教学目标在学生“竞”练中进一步升华。
如在教学成语、古诗时光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必须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深入理解,才能够学以致用。教学成语时,我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故事”“成语分类”“成语填空”等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全员参加。在教学古诗时,开展“赛诗会”“古诗分类”“古诗今用”等比赛。这样紧张的学习竞争以及教师不断地激励、唤醒和鼓舞,取而代之的是自信与成功,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爱学、乐学”的情趣。
以上是我对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些实践和思考,21世纪是充满竞争与挑战的世纪,我们只有不断探索和研究这一课题,努力开发、培养学生创造潜力,才有可能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创造性人才。
学子·上半月2017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