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蔚霞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现在,艺术教育已逐渐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就成为学校艺术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如何大面积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对每一位小学音乐教师来说,是一次挑战。
一、语言创设情境
语言是一种最普通又最特殊的教学手段,当老师巧妙地使用语言时,语言便会发挥出神奇的效果。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面部表情,抑扬顿挫的音调来激发孩子们了解音乐作品,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感受音樂作品。在欣赏圣桑的作品《天鹅》时,也可以以感情为线,切入和引导学生欣赏。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调,有节奏的语速,描绘一幅画面:皎洁的月光、宁静的湖面、高贵而优雅的天鹅,一只伤感的面对死亡的天鹅,怀着对生命的眷恋,在月光下慢慢合上翅膀和生命告别。在良好的聆听气氛中,优美伤感的音乐和教师富有艺术化的渲染,会带给学生心灵深处的艺术美感。通过运用语言的刺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欲望,使他们全神贯注地沉浸在音乐中,感受艺术的美,提高了课堂实效。
二、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是展示音乐课情境教学的手段之一。利用多媒体图画再现教材情境,实际上就是把歌曲内容形象化,符合儿童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识特点。在用图画再现情境时,需要教师加以指点、启发、描述,以主导学生认识的方向性,从而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如教学《大鹿》一课时,我利用媒体事先准备好一幅森林图,图中有被猎人追赶的小兔,还有童话中的面包房,房中站着大鹿向外张望的场景。让学生通过画面,体会兔子当时被猎人追得害怕着急的心情。学生就能很好地表现出当时的情景,并很好地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因而学生能深刻感受到歌曲的思想内容,牢牢把握住了歌曲的艺术形象,把自己融合在歌曲意境中。
三、声音表现情境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而选用生活中的自然音响素材。例如:自制打击乐器发出的声音、身体部位发出的声音,塑料瓶模拟的水声与蛙鸣声、揉搓报纸模拟的风雨声、盆桶发出的雷电声、口技模拟的鸟叫声等等。记得在上欣赏课《森林狂想曲》时,让学生自己来准备小乐器模仿森林中的各种声音。上课时,同学们带来了矿泉水瓶、易拉罐、饼干筒、报纸、树叶等。有的还在可乐瓶里面装豆、米、沙或石子。活动时,孩子们兴趣很浓,有的用报纸模仿风声,有的用树叶吹出动物的叫声……整个活动过程中允许每个学生围绕活动目标,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发现、去创造。
另外,在低年级教学中,我课前上网搜集许多声音并加以整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源,通过播放雨声、鸟声、动物叫声等各种声音,启发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物寻找并创造声音,激发了学生创造的热情。教师要及时发挥表扬的激励功能,将学生创造的这些声音当场进行录音并播放,让学生体会到创造的成功感。
四、游戏体验情境
游戏教学在低年级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在课堂中让学生在游戏中扮演角色,让他们走进音乐教材中的角色,这样,孩子们对教材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加深了内心体验。例如,在欣赏《玩具兵进行曲》一课时,刚听到音乐响起,进行曲的节奏使孩子们情不自禁想动起来。我简单介绍了曲子,就让孩子们随音乐走一走,我试着让孩子们再多一点地投入情感,音乐响起时我说:“夜深了,小主人睡着了,此时,被关在箱子里的玩具兵们偷偷地从箱子里爬出来……”和着音乐,孩子们个个贼头贼脑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段音乐之后,我又说:“小主人此时睡得正香呢,玩具兵们有的……”我用手指着一个孩子,他马上和着音乐学起了解放军走路,“有的……”我又指着另一个孩子说,他马上学起了解放军打枪。随着音乐的不断进行,孩子们一个个地学起了玩具兵,他们投入的情感,远非我们所能想象。正是这样的音乐游戏,使他们不仅掌握了进行曲特有的行进节奏,而且能把它表现得更加优美、表情,从而激发了孩子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了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五、律动表演体现情境
小学生好动、表现欲极强,音乐课教师应创设扮演体会情境的机会,满足他们的要求。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学习各种音乐知识,分享彼此的快乐。在创作中激发潜能,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开拓更宽广、更美好的天空。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不是让学生从头到尾坐在那儿听,而是随音乐带学生做简单的律动,让学生在听较长乐曲时收到较好的效果。比如在欣赏《龟兔赛跑》时,我用彩色挂图将兔子与乌龟的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并先把兔子和乌龟的音乐形象提出来让学生哼唱,熟悉主题音乐,再要求学生听到兔子音乐形象就学兔子跳,听到乌龟音乐形象就低头做乌龟爬,学生觉得非常有趣,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欣赏活动中。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音乐则是表现形象的艺术。因此,我们在音乐教学中,要努力挖掘音乐教材中可表现因素。精心设计,创设最佳音乐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音乐知识和技能,得到美的熏陶,切实提高音乐课堂实效。
学子·上半月2017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