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本超
拓展训练强调团队学习、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个性化特点鲜明、强化对学生态度、观念的培养。在培养目标上,拓展训练的追求与初中体育教学当前的教学目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拓展训练的内容与方法等与当前社会经济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对初中体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相适应,是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教学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可取模式。这为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提供了客观可行性。
一、拓展训练与初中体育教学具有诸多相同点
拓展训练主要流行于社会俱乐部中,目的是对被培训者进行团队能力、心理控制能力以及个人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的训练。与初中体育教学目标相对照,拓展训练的培训目标实际上与其具有很大程度的相同之处。此外,二者还在训练内容以及方法原理等诸多方面也存在相同或相似性。
例如,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学的三个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承担不同的任务,准备部分主要是引导学生进入状态,为体育教学的开展作好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基本部分是教学的重要阶段,教师在这一阶段教师主要通过对学生行为和言行的观察,及时介入,引导和帮助学生体验、学习和感受;在结束部分教师引导学生本节教学进行总结回顾,总结难点和重点,在自我思考中吃透教学内容。拓展训练的教学内容按照先后顺序类划分可以分为引导、体验、感悟、总结、分享五个阶段。将其与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进行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二者具有诸多相同之处,如,教学的准备部分与拓展训练的引导部分就具有相同的目的,前者在于引导学生为教学作准备、后者在于引导训练者进行入状态;而初中体育教学的基本部分则与拓展训练中的体验与感悟这两个阶段的内容高度重合。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拓展训练主要是在社会培训领域广泛应用,但是其内容和使用原理等与初中体育教学具有诸多相似甚至是相同之处。结合二者的优势,生成初中体育教学的新模式,可以为初中体育教学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发挥初中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二、拓展训练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
当前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将学生的心理健康列为学生健康的主要指标之一,并强调体育教学要促进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得到有效提升。但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现实是:新课程标准将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明确目标,但是实际教学却受限于传统模式的限制,始终难以达到课标的要求。拓展训练以其特殊的优势与体育教学结合,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作用却甚为显著。
例如,在当前初中生存在的人际交往困难以及学习压力等心理健康问题上。虽然传统的体育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方面改善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但是这种作用对于愈演愈烈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而言却显得杯水车薪。引入新的体育教学模式显得刻不容缓,对此,一线初中体育教师和研究学者就拓展训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研究数据的统计学分析,拓展训练引入初中体育教学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能够产生明显地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笔者认为,虽然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已经得到共识,但是,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面对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断趋于复杂,这要求要想通过体育教学来帮助学生心理健康水得到提高,体育教学层面就应该因应这种变化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完善。拓展训练作为一种社会培训的模式,其所倡导的团队学习、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學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个性化特点鲜明、强化对学生态度、观念的培养等理念正好对传统体育教学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缺陷起到弥补作用,因此,利用拓展训练对体育教学加以创新和完善是体育教学改革应该加以充分利用的模式。
三、拓展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初中体育新课标中提出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然而传统教学方法在这一电商却效率不甚让人满意。而拓展训练在这方面却比传统体育教学有更加明显的效果。
例如,根据教学实验证明,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采取拓展训练教学和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直接表现为,采取拓展训练进行体育教学,学生的社会适应表现要明显优于采取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表现。
通常,面对新环境,学生们表现出的适应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解决问题;二是接受情境;三是心理防御。在拓展训练中,体验与感悟的过程就是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的过程,这正是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因此,笔者认为,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
拓展训练所具有的丰富的内容和手段对于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社会行为的发展能够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可以为体育教学提供新的、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本文从自身对这一问题的初步思考出发,结合当前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前言动态,提出了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三个可行性理由。
学子·上半月2017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