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玲
沈大安老师曾就一堂好的阅读教学课提出了三个“关键”:一是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二是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三是机动灵活的教学实施。显然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前提是“正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潜心揣摩教材”。课堂上要使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使学生受感动,教师首先要受感动。因为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感悟,需要教师去对话、去引领,所以教师要以细读先行,以自身的细读引领学生的细读,以自身的细读体验唤醒学生的细读体验。
那么,到底什么是文本细读呢?
用朱光潜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慢慢走,欣赏啊!”走进文本,首先要有一种从容的心态,慢读、慢品、慢嚼、慢赏。
那么我们该怎样去潜心细读文本,深入钻研教材呢?以下是我的浅显之见。
一、静听词语的轻吟
1.关注课题中的词语
课题往往是文眼。例如,《普罗米修斯盗火》中“盗”,本是不雅的字眼,为何会用在这个希腊神话中的神明身上呢,普罗米修斯又缘何盗火?他是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小偷呢?以此层层深入,我们看到一位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而不畏强暴、不惜牺牲一切,为民造福的英雄,这令人可敬的形象跃然纸上,宛在目前。再如《哪吒闹海》中的“闹”,《黄河的主人》中的“主人”等等。这样一些题眼,体现了作者写作的深意,因此,教学时,所有这样的地方,都要教育学生不要轻易地放过。
2.关注文中的关键词
名师教学《荷花》一文,就一个“冒”字,做足文章,便把学生带到了美丽荷塘边,与荷共舞,成就了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再如,教学《三顾茅庐》一文,抓住“诚心诚意”四个字,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便可体会刘备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思想品格以及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如此例子,数不胜数。
遣词造句承载着作者在认识社会生活中所捕获的意义,寄托着自己的情感。我们解读文本,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即从准确理解每一处词句入手,去还原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认识,深刻理解蕴含其中的思想情感。
二、欣闻句子的芬芳
1.关注关键句
如对《第一次抱母亲》中关键句子的理解。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悟到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从而加深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其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它品读全文。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的难过可以这样理解:
(1)“我”和母亲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竟然不知道她的身体只有80多斤。“我”太粗心了,太不关心母亲了。
(2)“我一直以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我”是为自己一直不懂事,竟然没有能帮母亲减轻一点负担而很难过。
(3)想到母亲几十年以这样瘦弱的身躯承受那样的重担,不怕劳累,毫无怨言,现在却病成这样,“我”的心里很难过。
教学中,在整体了解后,我让学生以“难过”为点,找出“我”难过的原因,接着抓住几处重点语句,引导学生交流并反复朗读、感悟,直至母亲的形象立于目前。这样的教学,“提领一顿,百毛皆顺”,岂不美哉?类似的例子也有很多。
2.关注文本中前后矛盾的句子
《掌声》中有两段描写英子的句子。
一句是写了英子的自卑: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班上有位叫小英的同学,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因为小时候生病,一条腿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
还有一句是描写了她的自信:说也奇怪,从那次演讲以后,英子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不再忧郁,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
前后对比,是什么原因使英子的性格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由此可见,关注前后矛盾的句子,也是找到进入课文的良好切入点,循此探究,自能曲径通幽,柳暗花明。
三、看见标点符号的微笑
标点符号是表情达意的补充。有的时候,一个特定的符号所起的作用丝毫不逊色于词语和句子。阅读教学,切不可让学生轻易地放过标点符号。
《诚实与信任》一课,在“我”和小红车主人的对话过程中,出现了两个“!”。分别是“噢!是你,很对不起,我不小心把你汽车的反光镜碰坏了。”“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与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我再一次谢谢你!”
在初读课文时,往往会忽略这两个感叹号,但仔细品味,就会发现感叹号包含着的深情,第一处表达了我的惊喜和期待,第二处表达了小红车主人很受感动满怀的感激之情。在教学时,让学生重视这两个感叹号,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并为有感情的指导朗读课文做好铺垫。
还有许多课文中都留下了“……”,省去的是文字,但留下的读者的追索和无尽的意味,同样不能忽略。
这些散落在文中的标点符号,犹如一颗颗晶莹的露珠,滋润了文本,赋予了文本更加鲜活的生命力。
文本细读是一种“慢工”,但能出“细活”,一个个文本就是一座座美丽的百花园,我们徜徉其间,不妨敏感些,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睿智些,逐字逐句的摸索别人的行文思路;放松些,在慢走细赏中去邂逅经典和精彩。
学子·上半月2017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