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生活化教学,提升课堂有效性

2017-12-06 05:01卞红艳
学子·上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折纸长方形正方形

卞红艳

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生活,一切知识的深入探究也都是为了造福于生活,因此,生活和學习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同样,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小学数学的教学,更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生活中的数学。所以,开展生活化教学,让学生从更贴近生活的角度学会知识,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做到的。

一、情境生活化,引导探索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好奇心十分强烈,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会引起他们的思考。而我们需要做的,是加深这些事情对学生的影响,同时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因此,将生活中的情境生动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对于提高课堂有效性有很大的帮助。

在进行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章《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这一章的时候,我在课堂开始时没有直接讲解这三个名词的意思,而是让学生先对生活中的运动进行讨论。讨论开始,学生仅仅想到了人的运动,比如跑步,跳高等运动。我又对他们进行进一步的引导:“运动的不一定是人,物体也是可以运动的”,学生立刻想到了开车的时候汽车的移动也是一种运动、电梯的上行下行也是一种运动。之后我又对学生进行引导:“我们原地转圈也是一种运动”,然后我向他们介绍之前的汽车、火车或者电梯的运动都可以看成“平移”,然后我再向他们解释平移的概念“一个物体,不改变它的形状、大小,只移动他的位置,就叫作平移。”随后,我又让学生考虑家里的电扇转动的状态,讲解了旋转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立更加贴近生活的情境教学,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带入到课堂中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生活中的事情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问题生活化,感受价值

课堂上学生接触到的都是教材上抽象的语言,或者一些概念性的文字、标准化的数学模型,这让学生理解起一个简单的问题都会变得很困难。学生不能理解问题,自然教学效率也就随之下降了。

在我进行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章《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章的讲解过程中,我先给同学们解释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即什么样的图形称为长方形,符合什么条件的图形被叫作正方形。在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借助了一个道具——折纸。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都会用折纸进行一些手工艺品的制作,所以对折纸十分熟悉,所以我选择了折纸作为让学生实际操作并进行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实体工具。我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两张折纸,一张为正方形,一张是长方形,让学生根据之前的认识和课堂的对比进行区分。有的同学就能指出“长方形的对着的两条边是一样长的”,也有同学看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四个角都为90°”。在我提出如果长方形的长边a和短边b相等的情况,学生立马想到了正方形就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

问题生活化,让学生真真正正明白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让问题不仅仅是课本上抽象的文字,而是成为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存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真正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然也会随之提高。

三、练习生活化,强化应用

小学数学所学习的知识几乎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其来源,而整个学习过程又都采用更加贴近生活的教学法方式,因此,相对应的练习也应该具体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

在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中我们在第五章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正好可以作为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的一个练习。小孩子对于零食都比较感兴趣,因此我选择从这方面入手,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练习。其中这样一道题:“小明去超市购物发现一袋花生的原价为12元,一袋开心果原价26元,一袋饼干原价8元,但由于超市当天正在促销,所有商品一律半价,问,(1)三袋开心果多少钱?(2)72元钱可以买多少袋花生?”因为练习题中的事物都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也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所以学生对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也随之变高。很快便有同学算出了第一问的答案为39元,第二问的答案为12。学生们不但练习了课堂所学的知识,也提高了对于深入学习的兴趣。将练习过程具体到生活中,让学生知道自己所学知识的具体应用方面。

有效地开展生活化教学,需要我们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贯彻生活化。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先通过情境生活化,引起学生探究事物的欲望;之后通过问题生活化的形式,让学生能更真切地感受数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生活化教学还应该渗透进学生的生活中,采用练习生活化的方式,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过程。在生活中应用数学,将数学融入生活,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折纸长方形正方形
我爱长方形
剪正方形
剪拼正方形
分类数 不出错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巧替换 妙解答
长方形的困惑
折纸
折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