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权
【摘要】在地方高等院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为解决高师历史教育专业的生存发展问题,必须对高师历史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分流培养,实行课程设置模块化、多样化的改革,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公共史学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高师历史教育;课程设置;探讨
近年来,国家对新升本的地方高等院校提出了转型发展的要求,这必然对地方高校原有教育思想、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提出挑战、形成冲击,尤其是高师历史专业的学生培养,情况更为复杂。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术界的“史学危机”就已显现。近年来受物欲刺激的市场机制和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部分高校历史学专业的生存危机也日益显现,出现了招生难、就业难,专业亮红牌乃至停办的局面。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高师历史专业不仅要注意提高办学质量,更要解决历史专业的生存问题和学生的就业发展问题。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纳入国家战略,从整体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上述国家战略的实施,需要更多的历史学专业人才参与其中,这就为广大的历史学工作者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社会各方的合力要求和内因外因的共同作用下,高师历史学专业要想得到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态势,除了要注意培养合格中学师资以外,还要大力培养公共史学应用人才及历史研究人才。而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就要求重新规划高师历史专业改革的蓝图,尤其要研究高师历史专业新的课程设置多样化问题。
历史科学是一门全面探讨和认识人类发展过程的科学,“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 。历史学科在人们文化素质构建与提高过程中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所以,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和专业理应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然而,“史学危机”的呼声从20世纪80年代延续至今。为何形成了此种尴尬的局面?作为历史学工作者,要反思历史学教育和历史学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高师历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第一,师范性质的局限,造成人才培养目标单一,课程设置过于专业,培养出的人才知识面狭窄,走向社会就业渠道不畅。我国的历史学专业大多设置在高等师范学校里面,受学校师范性质的局限,历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合格的中学师资,导致在课程设置上,重视历史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缺乏大文大理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这样的课程设置不符合历史科学的特性和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曾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也就是说,研究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科学,都可以称之为历史科学。这种综合性、整体性的特征就要求课程设置既要专,更要博。现在高师历史专业课程设置没有体现上述要求,专而不博的课程体系,使学生毕业时获得了一专而不多能,知识单一、视野狭窄、适应性较差,无法适应当今复杂多变、学科间高度渗透的时代特征,更无法满足市场经济下培养目标多样化的要求。
第二,大学历史专业的通史教材,内容上与中学教材多有重复,使学生感到是高中教材的扩大版,且内容知识陈旧,语言表达缺乏文采,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索然。我国师范学校历史专业的课程设置以两大通史为支柱,辅之与其他历史学方面的必修选修课程,其核心内容及重要知识点与中学教材有许多交叉重叠之处,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第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结构不合理。从目前高师历史专业的教学计划来看,普遍存在着专业课过专、基础课面过窄、选修课过少的现象。就专业课的内部结构而言,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失调,专业必修课数量多、课时多,挤压了选修课的开设空间,且有些学校选修课的开设以师资的知识结构来定,有一定的随意性,没有完全实现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来选课。这种不合理的课程结构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历史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单一性,既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加深和拓宽,也不利于学生在更广阔的学科空間遨游,致使学生的就业门路受到局限。
二、解决高师历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的对策
第一,明确高师历史教育专业培养的目标。传统的高师历史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现在看来,这一目标过于单一。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师范院校历史专业的毕业生一部分将从事中学历史教学,一部分有考研考博进一步深造的要求,还有部分学生有从事社会工作成为“公共史学”人才的计划,培养目标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第二,课程设置多样化。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逐渐由分科向综合发展,大量的综合性人才成为本专业急需人才。所以在课程设置的改革上,总的原则应是:在保持历史学专业基本特点的前提下,贯彻通识教育,着重综合素养,拓宽口径,适度淡化专业界限,实行文史哲沟通和文理适当渗透,减少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增加实践课程。实行课程设置多样化,可以均衡地体现人文性、学术性和实用性,实现三者的和谐统一,做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具体说来,历史专业课程设置的多样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政治基础理论课、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课、历史专业基础课、历史教材教法课、历史教育教学技能课、选修课、社会实践课。
第三,贯彻因材施教。上述课程设置的多样化建立在师范性质的基础上,且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必然会带来课时的增加,这有可能超过教学计划总课时的上限。因此,我们必须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和就业趋向,在大三时实行分流培养,分层模块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职业意向,设置侧重点不同的课程体系,除开设共同的专业基础课和共修课以外,再安排不同的课程设置:如基础史学层面的学生,以培养中学师资为主,重点开设两大通史系列、教学教法系列、教育学心理学系列、教育实习系列等课程。高等史学层面的学生,以培养史学研究人才为主,在两大通史课程的基础上,加开学术前沿讲座、史料学、文献学、目录学、考古学、论文写作等课程。公共史学层面的学生,以培养适应社会多种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主,在上述主要课程开设的基础上,加开管理学、社会学、营销学、公共关系学、旅游学等课程。
上述的分流培养、模块教学,可能给一些学校的师资、管理提出了挑战。就目前来讲,学校可以让学生通过跨学校学习、跨学科跨院系选课、双学位选修、自学研修等措施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除此之外,由于教材的编写出版有一个滞后的过程,许多反映现实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材料得不到及时补充,这就要求老师备课时要博览群书,融会贯通,站在学术前沿,及时传递最新信息,同时也要求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不但要精读所订教材,更要沉下心来,广泛阅读有关书籍,另外,要积极走出教室,走向社会,亲身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
大会的贺信[N].光明日报,2015—08--2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21.
【本文系周口师范学院教育教改研究项目“转型背景下‘公共史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201601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