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宏平
小学是习惯养成和能力培养的奠基阶段。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未来人才的重要素质,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习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创新性学习习惯包括质疑问难的习惯,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多角度思考的习惯,整理和构建知识的习惯等,这些习惯的培养,关键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着重做到以下几点。
一、营造激发创新意识的良好氛围
要培养学生创新性学习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置身于濃厚的氛围中,注重结合生活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把看似枯燥、抽象的数学问题通过创设情境、变换形式等变得具有趣味性、思考性、应用性和开放性。如教学“年、月、日”的课上,提出问题:“你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一个月有多长?一年有多长吗?”一般我们会采用数日历表的方法。似乎没有新意,但如果能结合知识目标、疑点,创设情境,就会激起学生创新的欲望。如有的说:“爸爸这个月领工资到下次再领工资正好是一个月”,有的说“我今年过生日,到明年再过生日正好是一年”等等。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验活生生地“物化”出来,通过体验感受,激发学生对知识开放性的认识和理解。
质疑是创新的开始,营造有利于激发创新意识的良好氛围,更关键的是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带动全班学生兴奋起来。例如,低年级学习小统计的例1、例2后,引导学生质疑“每小格可以表示1或10外,还可以表示几?”全班学生顿时兴奋起来,纷纷发表观点:“可以表示20、100......”“可以表示任何数......”“不可以表示任何数,0和比0小的数就不行。”提得多好啊,在这种浓郁的氛围下,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创新的灵感被激发,逐步培养了学生敢问、会问、善问的创新思维品质。
二、放手让学生自主实践
学生创新性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中离不开一次次的实践活动,教学时要防止对学生太多的干涉和过早地判断。学生的创新正是在不断尝试、不断纠正中逐步发展的。如果怕学生犯错而在教学中小心翼翼地把实践步骤分得很细,按部就班按教学设计来,势必会剥夺学生探索的乐趣和尝试失败后反思总结的成长体验,结果只会使学生疏于动手,怯于尝试,干什么都束手束脚,创新意识从何谈起?教学中,应给学生创设一些易“犯错”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自主地发挥智慧和潜能。如学习“厘米的认识”时,学生学会测量课本上所列举的物体的长度后,当堂再让学生在教室里找实物测量,有的量课本封面的长和宽,有的量铅笔的长度,有的趴在地上量地板的长度……有位学生想量黑板的长度,却遇到了尺太短的困难,我就发动其他同学一起来想办法。他们想出:“用短尺一把一把接起来”“先用短尺量,量好一段做上记号再量”,还有学生想到“解下身上的皮带,先用皮带量,再用尺量皮带”的方法。一时间,孩子们争先恐后想了许多方法,又有学生想到:到体育室借一把长卷尺,一下子就可以量出黑板的长度了。这时,学生们再次得到启发,有的说妈妈的软尺也可以用,出黑板报的米尺也可以用……让学生们在自己活动的天地里自主参与实践,不但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也使学生体验到了尝试动手的乐趣,培养了他们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精心捕捉创新思维的火花
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闪现出智慧火花和灵感,课上要善于捕捉学生在刹那间闪现出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在数学兴趣活动课上,有位老师拿起讲台上的大半瓶墨汁说:这只墨汁瓶,下面是长方体,上面是无名形体,新买时墨汁装得满满的净重1000克,现在墨汁不满了,谁能算出剩下的墨汁还有多少克?题目一出现,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开了,老师觉得应达成一个共识(1)用秤称,先连瓶称,然后把墨汁倒出,称空瓶子,然后用减法算一算。(2)必须知道现有的墨汁长、宽、高才可以算出。老师暗暗高兴,这正是自己课前预设的。课是按正常的顺序稳步前进呀!可这时,有位女同学说:“老师,我可以用尺子称出墨汁的重量”。半路来了个程咬金,这是老师始料未及的。老师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就鼓励女孩子,让她上讲台用尺子量,这女孩边操作边说:“从瓶底到墨汁的高度为14厘米,接着她放下尺子,用双手拧紧墨汁瓶盖,然后就把墨汁瓶倒过来,空缺部分高度为6厘米,可以用算式1000÷(14+6)×14,算出剩下的墨汁还有700克。女同学说完,老师带头为其鼓掌,在老师的掌声下,女孩子大胆说了中间蕴含的道理,以促进生生互动交流的学习方式。
另外,创新性学习习惯和任何习惯的培养一样,在培养的过程中自始至终会受到一些消极因素的牵绊,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经验、甚至急功近利思想等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创新性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虽有创造的天性,但由于年龄小,自制与自律性不足在习惯的养成中具有不稳定性,会有反复。为了较好地消除培养过程中的消极因素,教师应练好内功,及时吸收多方面信息,教学中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endprint
学子·上半月2017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