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孚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荷量的概念及其国际单位。
2.知道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摩擦起电、感应带电和接触带电,经历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验过程,知道三种方式均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
3.说出电荷守恒定律,能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电荷守恒。
4.知道元电荷的概念,知道电荷量不能连续变化。
5.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体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电荷守恒定律、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三、教学方法
以演示实验为先导,引领学生在复习摩擦起电现象和讲述静电感应现象的基础上,说明起电的过程是使物体中正负电荷分开的过程,进而说明电荷守恒定律。合作学习为主,发动学生对三种起电方式展开讨论,举例说明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四、教学过程
师生:情景导入,放映雷电现象的视频片断,PPT课件展示静电现象的图片。
师: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就带了电。
学生回忆并说出初中所学的有关静电知识,其他学生补充。
师: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之间相互排斥,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之间也相互排斥,而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之间却相互吸引。
观察并讨论: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结论: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交流讨论:自然界中有没有第三种电荷?怎见得没有第三种电荷?
学情预设:学生对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有没有第三种电荷存在可能产生发散思维。
教学任务:理论探究摩擦起电的微观原理
问题引导:相互摩擦为什么能够使物体带电?
思考并讨论: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原子的组成、原子核对内外层电子约束能力等方面讨论摩擦起电的微观原理。
结论: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
实质:电子的转移。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
教学任务:实验探究感应起电的微观原理
师生活动: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持的导体A和B,使它们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贴在下部的金属箔是闭合的。
把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导体A,金属箔有什么变化?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去C,金属箔又有什么变化?再让A和B接触,又会看到什么现象?
利用上面介紹的金属结构的模型,解释看到的现象。
观察与描述:学生观察实验,逐一描述实验现象,其他学生补充和修正。
总结与归纳:学生归纳实验结论,其他学生补充规定完善。
实验结论:A和B分开后所带的是异种等量的电荷,重新接触后它们就不再带电。
讨论与交流:如何解释上述实验现象?
五、提示问题
1.金属导体的微观结构?2.什么叫自由电子,自由电子的运动有何特征?3.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什么现象?
思维拓展:等量的正负电荷相遇,会发生什么现象?不等量的正负电荷相遇,又会发生什么现象?
中和:等量的正、负电荷相遇后电性消失的现象。
教学任务:归纳总结电荷守恒定律
师生活动:讨论与交流:比较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的区别。
分析:不同点:摩擦起电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感应起电是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共同点:都使物体带等量的异种电荷。起电的过程是使物体中正负电荷分开的过程。
接触带电:不带电的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后带电。接触带电的实质是电荷从带电体转移到不带电的物体上。
思考与讨论:通过刚才对三种起电方式本质的分析,思考满足共同的规律是什么?
结论:无论是哪种起电方式,其本质都是使电荷发生转移,造成局部正负电荷偿均,并不是创造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教学任务:自主学习电荷量、元电荷、比荷等概念。同桌互助检验学习效果。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理解并记忆以下几个物理概念:
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作电荷量。符号:Q或q。单位:库仑。符号:C。
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e表示,e=1.60×10-19 C。
注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等于e的整数倍。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最早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
比荷:电荷的电荷量q与其质量m的比值q/m,符号:C/kg
互助合作:同桌二人一问一答,检验以上概念的记忆效果,互换角色重复一遍。endprint
学子·上半月2017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