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继平
田野中万物生发,汇聚自然之灵,使人有耳目之娱,有肆意蓬勃之美妙。人行田野中,随性游走,驰目骋怀,任意东西,有无所拘束之畅快。所谓“田野”作文,取其意境和感受,主张本真流露,在内容和形式上自由而饱满地表现眼所见、心所想。在作文教学中,灵活运用相关教学策略,架构学生作文实践的“最近发展区”,有利于铺设台阶,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和创作灵感。笔者记录下自己在具体实践中所用的相关策略,与读者研讨。
一、破“图式”,激发真我意识
所谓图式,指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通常指固定的认知和思维模式。学生在文章创作中,常常陷入一些负面的图式,如:写到外婆,通常面貌衰老,满脸皱褶;回忆长辈,大多对方最后离世;心情不好,必定风急雨来;要写感思,总会考试失败。这些或许源于生活,但并不一定源于学生真正的个人体验,而且这些“套路”老化、僵硬、陈旧、扁平。然而,学生的生活中其实可以有更多、更新鲜活泼的内容。“田野”作文研究立体的、新鲜的、多元的图式,有别于扁平的生活化复述,主张“我手写我口”“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下笔。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有“破”有“立”,破除旧图式,确立新思维。
笔者进行了一堂主题为“作文骗局”的作 文课,主要内容如下。
(一)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修改题为《妈妈的手》的作文 片段。
2.在家长的协助下,准备“妈妈手”的相关 照片。
(二)课堂环节
1.分享总结。请学生分享之前创作修改的作文片段,并探讨总结出一些共性——无论手白皙与否,都不如记忆中那样细嫩;妈妈的手上几乎都有细细的皱纹或者手非常瘦削;都是为“我”操劳而变成现在的样子的。
2.揭露真相。请学生拿出信封中的照片,对比自己的描写是否与照片相符。然后与同桌互看作文片段,看看是否能通过各自的作文片段区分出各自妈妈的手。实际上,很多妈妈的手都不是学生描写的那样;并且,学生描写的区分度不高。
3.探讨缘由,分析高下。文学作品(课文、其他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电影、电视剧、绘画、雕塑等)中的手,使学生形成了创作“图式”。通过探讨,学生明白了,“图式”的手是共性的、抽象的、单调的。而生活中鲜活的手是个性的、具体的、多元的、真实的,鲜活的手更具吸引力。
4.创作片段“我妈妈的手”。学生有意识地、真实地创作和分享,为大家展现了丰富各异、独具特点的“手”。
(三)课后练习:《爸爸的头发》
在课后练习的反馈中,学生有意识地沉浸到真实生活中,力图寻求自己个性的、独特的体验,创作片段更加丰富、饱满。有学生在作文中写道:“谁说两鬓银丝的爸爸才是工作辛苦、值得敬仰的爸爸?我的爸爸满头黑发,浓密有型,我不仅为爸爸的操劳心疼,更为爸爸的帅气骄傲!”有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我看到题目的时候,有些为难。因为我的爸爸是个光头。但是自己看了看,我发现爸爸的光头竟然这么有趣……”在作文指导中,有意识地打破学生的陈旧“图式”,锻炼学生新的创作思维,使学生学会寻找创作依托,书写真实自我,使创作更加多元。
二、宽命题,调动多元素材
由于生活阅历的局限,初中生作文素材的发掘一直是作文创作的一大难点。在主题鲜明、要求明确的命题作文创作中,初中生容易出现素材短缺的现象,因此,一定的素材积累是很有必要的。“田野”作文强调情境交融,自然成形,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素材资源,从学生的生活环境、教育背景、家庭环境、心灵空间、成长经历、阅读视野、审美趣味等角度进行多元挖掘,鼓励学生从日常写起,从身边写起。在作文初期指导中,要求放低台阶、放宽要求,从命题角度拓展出更大空间,给学生更自由的发挥空间。
例如设置题目为《难忘的事》,主题分为:亲情类、励志类、哲思类,进行三次作文创作。设置题目为《一件小事》,主题为亲情、生命、成长、梦想、故乡、民俗,进行序列创作。
《难忘的事》《一件小事》这样的题目简单明了,审题难度很小。生活中“难忘的事”“小事”实在太多了,可以说伸手可得,这样方便学生从生活中撷取素材,可操作性强。“难忘”“一件”“小”也有明确的指向性,缩小了学生的写作范围,给了学生创作的“拐杖”。
有学生就《一件小事》这一标题,按照主题序列,创作出若干文章,内容十分丰富:“奶奶为我剥枇杷”“一棵丝瓜藤”“我的一次意外摔跤”“夏夜看流星”“故乡的芦苇”“包粽子”……这一序列创作,看似简单,但为之后的升格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使学生不再陷入无事可讲,无话可说的境况。
有主题的宽命题,在素材积累阶段降低了创作难度,使作文成为一件相对简单的事情,在放与不放之间,给予了学生更多自主裁选空间和更多的自我发挥空间。
三、小切入,寻找情感触发点
“田野”作文的真性流露,如袁宏道所说:“有时情与境会,顷刻千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魄。”是在某一“境”下,诱“情”而出。“情”与“境”的契合点,我们将其称为感情触发点。我们从来不是为写事而写事,而是通过事件中的触发点引出与之相关的情感、感悟。情感和感悟是我们创作的落脚点,事件当中不可能处处动人,因此,找对触发点很重要。
在作文创作中,寻找一个触发点,于细微处見真情,文章大家给予了我们很多生动典范: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父亲爬上月台买橘子的背影是情感的触发点。父亲攀爬月台时,“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的流下来了”。父亲攀爬月台的时间其实很短,然而就是这个瞬间触动了作者。作者将父亲一系列的动作细致描摹,将时间通过笔端放缓、延长。当读者阅读到这一细节时,仿佛画面慢速重放,自然沉浸期间,引发读者相似体验,使读者产生共鸣。
莫怀戚的《散步》中,母亲改变主意的瞬间是情感的触发点。“母亲摸着孙儿的小脑瓜”“母亲向小路望去”“母亲对我说:‘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决定只是瞬间的心理活动,而作者通过对母亲做出决定前后的短短十几秒的动作和语言进行描摹,将祖孙、母子间的细腻情感勾勒出来。这一触发点,虽然时间短暂,但是却被作者通过文字丰盈起来。看不见的心理活动也通过看得见、听得着的动作和语言呈现出来,更直观可感。因此,当读者阅读时,很容易体味到那一瞬间的浓浓温情。
将触发点扩大、延长、外显,在触发点上浓墨重彩,笔笔浸透,描摹当下,或是细腻点染,似轻还重,往往能使情感变得细腻,引发读者共鸣。
有学生写“奶奶帮我剥枇杷”,触发点选取奶奶被枇杷汁沾染黄了的指甲;有学生写“外公帮我买桂花糕”,触发点选取外公在风中的背影;有学生写“父亲送我出远门”,触发点选取父亲的一个眼神。选准小点,细腻描摹,细微之处更显真情。
破“图式”,宽命题,小切入,这三点可简单归结为“田野”作文教学研究的求真、积累、视角三个方面。它们分别涉及到“田野”作文的创作态度和渊薮,“田野”作文的素材积累,“田野”作文的情感呈现三方面。它们由粗及细,由根及叶,是贯穿“田野”作文研究最基础、最纯粹的、最扼要的策略。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槟榔路校区;2150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