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
美国学者埃利斯提出合作学习是当代最伟大的教育改革之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也绝对不能忽视了合作学习,要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促使其提高学习效率。然而目前不少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效果欠佳,总是让学生随意讨论,缺乏合适的讨论话题。教师要妥善设计和文本密切相关的讨论话题,促使学生的合作学习更有效。
一、基础性话题,前置预习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基础性话题作为高中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定话题。这些话题往往包含字词学习、作者创作背景、创作风格分析等内容。这些话题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下一步学习。教師可以在学生预习一篇课文的阶段采用这种话题,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预习课文的内容,合作学习的效果越好,学生进一步学习文章时的效果就越好。
在学习《师说》一文时,教师可以设置基础性话题,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讨论的内容首先可以围绕文章中的词汇解释和特殊语法现象,掌握这些内容能让学生扫清学习时的障碍,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创作意图。例如,“是故”是“因此,所以”的意思,“百工”是“各种手艺”的意思,“乃”是“竟然”的意思。在文法方面,“从而师之”,这里的“师”是意动用法,表示“以……为师”;“吾师道也”,这里的“师”是动词,是“学习”的意思。此外,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探讨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这也能对接下来的学习有所帮助。学生各自寻找相关背景资料,在讨论后发现,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发起者,其所指“师”概念很宽,指的是所有具有成就的让。由于当时唐代的士大夫阶层对于从师的观点存在偏误,这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一文中也能看出端倪。韩愈想要纠正这种想法,因此创作了这篇文章。
在组织学生进行基础性话题合作学习时,教师可以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让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有所提高。
二、突破性话题,扫除盲点
突破性话题指的是那种为了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而设置的话题。教师要根据语文学习目标和文本特点设置话题,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的话题往往会很有针对性,能促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扫除学习的盲点,令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想北平》一文表达了作者对于北平的思念之情,为了让学生突破学习的难点,教师选择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并设置了突破性话题。教师让学生分析作者的创作思路,分析:“既然这篇文章回忆的是北平,为何又要写巴黎的内容呢?这样是否和文章的题目相矛盾呢?”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积极的讨论。有学生尝试从文章的结构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作者并未大段描写巴黎的景色,而是将其作为引子,和北平进行对比,巴黎和北平一样都是大城市,但是北平却具有巴黎所没有的韵味,因此在对比中能进一步反衬出对北平的喜爱之情。还有学生尝试从作者的生活经历入手进行分析,认为当时老舍住在济南,在战乱的岁月中,令老舍回想起了挚爱的北平,虽然巴黎和北平相比更为热闹,也没有遭受战乱,但是作者的心中依然对北平怀有炽烈的情怀。因此可以知道,作者通过巴黎体现出对北平的喜爱。
学者程先国在研究如何设置合作学习的话题时提出教师要通过设置问题将学生放在特定的环境中,让学生根据文本的内容调动自己的情感,思考这些问题,多角度地进行阅读理解,最终获得感悟。
三、成果性话题,拓展视线
为了让学生能巩固学到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设置成果性话题,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这种话题可以让学生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实践中进行知识内化,令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拓展,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和个性。
在学习《雨巷》这首诗时,学生了解了诗歌的特点,理解了诗歌中常常使用意象表现作者的情感,展现思想。为了促使学生内化学到的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采用成果性话题,让学生尝试撰写诗歌鉴赏类的小论文。学生可以围绕《雨巷》这首诗进行诗歌鉴赏,分析诗歌中“油纸伞、丁香、雨巷、女郎”等意象和诗歌中的情感;也可以拓展开,阅读其他诗歌,探究诗歌意象的特点。这个合作学习项目能更好地促使学生巩固学到的知识点。如有学习小组的成员在讨论中阅读了戴望舒、舒婷、席慕蓉等著名诗人的诗歌,探究诗歌中的意象,分析每一个诗人的特点。还有的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出想要探讨一下意象是否在诗歌中有固定的象征意义。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对于诗歌和意象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更好地掌握了相关知识点。
学者钱永茂认为设置合作学习时要参考学生的学习基础,参考其最近发展区。成果性话题能让学生有所突破,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探索,令学生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学者郑艳曾指出在设定合作学习的话题时要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有重点的、均衡的个性化培养,促使学生在积累、鉴赏、应用等多种方法获得成功。教师要合理设置话题,通过设置基础性话题、突破性话题、成果性话题令学生的合作学习更有针对性。除了本文介绍的内容以外,还有不少种类的话题可供教师选择,如反馈性话题,实践性话题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所学文本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话题。endprint
学子·上半月2017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