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中学高中生“三自三激”发展策略研究——以Y学校为个案》课题结题报告

2017-12-06 04:29高月新
学子·上半月 2017年18期
关键词:自控力课题城镇化

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重点(编号110701114)

一、课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教育界对于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中学高中学生的系列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渐趋升温,无论是研究领域还是研究方法上也在不断推进。此外,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近年来也愈益受到我国学界的重视,比如燕国材在《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中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的观点,应该说就较具指导意义。然而,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纵览,我们发现研究大都将其作为整体去笼而统之地加以思考,能够依据所观照对象的不同针对性地切入探讨的实属鲜见;在研究对象上关于聚焦高中生这一特殊视角,而且以发展策略培育为主要路径的探究几近空白。高中生固然与其他年龄段学生有其共性的一面,但更为重要的是,它自身又有着一定的特殊性。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

1.城镇化

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

2.三自三激

近年来,关于非智力因素的研究愈益受到我国学界的重视,其中燕国材在《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中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的观点,较具指导性意义。论文中的非智力因素特指第三层次的具体性非智力因素,而且根据在前期调查中所反映出的学生实际,侧重指自知力、自信心和自控力三大维度。课题中的激励理论认为,激励的目的是要把消极行为转化为积极行为,以达到组织的预定目标,取得更好地效益。具体而言要做到激发自知力、激活自信心、激励自控力。

3.发展策略

指为了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达成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教育教学资源的利用以及方式和手段等。

三、课题研究价值

1.研究现状

近年来,教育界对于城镇化背景下农村高中学生的系列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渐趋升温,无论是研究领域还是研究方法上也在不断推進。然而,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纵览,我们发现研究大都将其作为整体去笼而统之地加以思考,能够依据所观照对象的不同针对性地切入探讨的实属鲜见;在研究对象上关于聚焦高中生这一特殊视角,而且以发展策略培育为主要路径的探究几近空白。高中生固然与其他年龄段学生有其共性的一面,但更为重要的是,它自身又有着一定的特殊性。

2.研究价值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渐次推进的大背景下,区域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已经成了广大民众的强烈诉求。对于处在全国城镇化前列的江苏省,尤其是苏州地区,高中教育更加应该高效、优质地协同推进,更加应该注重内涵式的发展路径。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这些地区的农村高中生教育也渐次滋生出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冲击,一些学生传统价值观发生扭曲,新的读书无用论现象出现;消极性学习动机的凸现等等。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看,诸多不良现象均明显体现为学生在自知力、自信心和自控力等三个方面的缺失。因此,本研究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对高中生进行调查研究,以个案研究为切入,借用并且丰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在实践价值方面,通过了解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现状,针对性地建构三个维度的发展策略,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3.创新及特点

(1)针对性。通过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农村高中生非智力因素的明确问题,针对性地进行探讨,从而进行相关发展策略的建构。

(2)实践性。通过以个案的方式进行持续追踪,以实践探索为主要特征,进行一手资料的收集及理性思考。

四、理论依据

1.非智力因素

论文中的非智力因素特指具体性非智力因素,而且根据在前期调查中所反映出的学生实际,侧重指自知力、自信心和自控力等三大维度。

2.韦纳的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1974)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其他因素,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

3.激励理论

课题中的激励理论认为,激励的目的是要把消极行为转化为积极行为,以达到组织的预定目标,取得更好地效益。

4.发展策略

指为了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达成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教育教学资源的利用以及方式和手段等。

五、研究的内容

1.研究目标

一是了解真问题。即通过对学生关于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了解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中学高中生的非智力因素现状。二是开展真实践。即围绕课题涉及的三个主要维度开展实践活动,以获得一手素材和真实体验。三是建构真策略。即在实践积累的基础上,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建构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各维度上的发展策略。

2.研究内容

维度一,自知力发展策略研究——生成性教学法在学科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自知力就是自我定位,即指个人在特点的时期对客观自我的主观估价。包括知识,能力,兴趣等等。它在个人成才的过程中起着前提性的作用。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够查漏补缺,合理地制定计划;也只有客观地定位自己,才能够扬长避短,科学地确定目标。

维度二,自信心发展策略研究——对“后进生”积极性学习动机培育的研究。自信心指个人的自我信念和自我肯定,在个人成长中它发挥着重要的动力性和关键性的作用。良好地自信心能促使学生积极感知,有目的地观察并展开思考和想象,在紧张的学习中保持较高的情绪,对教学内容怀有浓厚兴趣,不受外界干扰,坚定目标,专注于学习和研究。

维度三,自控力发展策略研究——网络文化对学生行为方式的影响研究。又叫自制力,或者自律。指人们所遵循的道德准则不是由外在强加制订,而是由理性的存在者——人“自己为自己立法”;人们对行为道德准则的遵守不是由某种外部力量迫使,而是人们自觉自愿地遵守。它是个人意志力的重要表现,是实现个人自我发展的重要保证。希望通过对该角度的切入,实现学科教学的延伸,做到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有机统一,从而激励自控力,以助益于学生可持续发展。endprint

六、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本文主要是宏观上运用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对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中学高中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因素和发展策略进行研究。首先运用文献法查找资料作出文献综述,然后设计调查问卷,将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得出关于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呈现的问题。根据调查结果,针对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中学高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问题,围绕三个主维度展开实践研究,即维度一,自知力发展策略研究——生成性教学法在学科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维度二,自信心发展策略研究——对“后进生”积极性学习动机培育的研究。维度三,自控力发展策略研究——网络文化对学生行为方式的影响研究。力求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相互结合。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2011.7—2011.9):确立课题,设计方案,包括目标制定,操作措施等,进行小范围的咨询和论证,并完成向上级申报工作。

第二阶段(2011.10—2014.6):根据课题研究的方案,分阶段进行研究,并进行及时总结,完成各课题的研究任务。

第三阶段(2014.7—2015.8):反思、总结课题研究的得失,根据教改的新形势,对课题研究的方向等作适当调整,全面完成课题研究。

第四阶段(2015.9—2015.12):及时、全面、系统总结课题,汇集研究论文,展示成果,课题鉴定。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

1.本课题研究立足农村高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影响下的学生成长,聚焦学生养成环节,纵横联系,拓展了城镇化背景下学生教育的广度,增加了养成训练的深度,提高了学生德才并美的实效。实验班学生三自能力明显提高,学术素养明显提升,在学科竞赛、科技创新、作文等比赛中获奖比例也相对较高。区级获奖16人次、67人次、157人次;市级获奖2人次、13人次、369人次、省级获奖2人次、3人次、11人次。

2.本课题研究总结提炼出了10多篇课题论文,其中省级以上发表的有3篇,《浅析高中历史教学的生成性资源》发表在2015年第22期《基础教育参考》;《高中数学有效性提问的方法探析》发表在2015年8的《数学学习与研究》;《高中数学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发表在《文理导航》2015年第6期。区校级以上发表或交流的有10篇,《高中学生自知力培养初探》、《自知力在化学学科教学中的个案分析》、《高中学生自控力培养和发展》、《浅析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中学生自信心培养》、《天生我材必有用》、《农村普通高中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发展策略研究》、《参与体验促感悟 构建德育新模式 培养学生自信心》等。课例有王春良执教的《我为“内心”立法》、赵雪明《增强自控力、创文明班级》、孙拥山设计主题班会《科学方法伴我行》、赵小生执教的《农村高中学生自知力培养》、吕华执教的《学生调查问卷设计》。课题调查有赵小生开展的《农村高中自知力调查》、赵雪明开展《中学问卷自控力现状调查》(高二年级)、王春良开展《中学问卷自控力现状问卷调查》(高一年级)。

3.本课题研究初步总结出了“激励理论”影响下的学生成长路径以及具体实施的基本策略。简言之,要做到激发自知力、激活自信心、激励自控力。具体有三个维度的实践研究。维度一、自知力发展策略:学生层面,就是自我定位,即指个人在特点的时期对客观自我的主观评价。包括知識,能力,兴趣等等。正确地认识自己,合理地制定计划;客观地定位自己,才能够扬长避短,科学地确定目标。教师教学策略方面看,自知力的培育要求以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为特征,重视学习的过程和参与从而激发自知力。维度二、自信心发展策略:学生层面,学生的自我信念和自我肯定,良好的自信心促使学生积极感知,有目的地观察并展开思考和想象,在紧张的学习中保持较高的情绪,对教学内容怀有浓厚兴趣,不受外界干扰,坚定目标,专注于学习和研究。教师教育层面,教师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正面评价学生的点点滴滴进步之处,专门针对“后进生”展开行动研究,为其自信心的发展建构良性策略,从而激活自信心。维度三、自控力发展策略:学生层面,对行为道德准则自觉自愿地遵守。它是个人意志力的重要表现,是实现个人自我发展的重要保证。教师教育策略层面,通过对该角度的切入,实现学科教学的延伸,做到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有机统一,从而激励自控力,以助益于学生可持续发展。

八、一些思考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形成了课堂教学的“激励”意识,课堂教学树立了学生为主体,强调了课堂生成性。但自信心发展、自控力发展这些不同维度、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激励”如何构成系列,如何全面系统地进行训练,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持续地开展研究。

九、课题研究组人员

课题组组长:高月新

课题组主要成员:吕 华、冯中芹、赵小生、孙拥山、董 川、曹兴兵、王春良

执笔人:高月新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控力课题城镇化
11招,提升自控力
读《做个有自控力的小孩》有感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自控力自控力是有限的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中职德育教育中的自控力培养探究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