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江一
摘 要:毕业设计是做好实践教学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人才培养环节的关键组成部分。将毕业设计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衔接,是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对毕业设计进行分层管理,既可以解决传统毕业设计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又有利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分层式毕业设计管理模式改革中,对于不同层次的分配比例、考核标准、教师工作量的确认以及校外资源挖掘等内容需要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毕业设计;管理模式;创新创业
毕业设计是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环节。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毕业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创新思维和实践活动。毕业设计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为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提供了可行性。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改革毕业设计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模式下的管理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充分发挥毕业设计在实践育人方面的应有效果。
传统毕业设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学生投入不够,做好毕业设计的意愿不强烈
大多数高校于第七学期期末启动毕业设计相关工作,毕业设计的完整周期基本上为一个学期。如果学生想对自己的毕业设计精耕细作,时间上有些紧张。在毕业设计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更多思考和实践,一个学期的时间显然捉襟见肘。与此同时,学生在第八学期面临着考研、求职等现实压力,而毕业设计质量的优劣对于缓解毕业压力几乎没有任何作用。当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时候,前途与论文,两者孰轻孰重一目了然。因此,学生对于做好毕业设计的意愿不够强烈。
2.教师数量有限,在毕业设计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力量不足
高等教育扩招使得生师比不断加大。虽然高校一直在补充教师,但相对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增量还是有限。所有的毕业生集中在第八学期进行毕业设计,使得一位教师通常需要同时指导数名学生,多的则十余人。对于专业教师来说,日常教学和科研任务已经占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再同时负责多名学生的毕业设计,很难有深入的指导。另外,绝大多数教师一直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活动,并没有创业经历和经验。如果希望以毕业设计为载体,指导学生在创业方面有所训练和实践,校内指导教师显然会力不从心。
3.毕业设计选题缺乏新意,学生的主观性发挥受到限制
传统的毕业设计管理模式,毕业设计的选题一般可以做到双向选择。每位指导教师申报若干选题,通过审核后向学生公布。学生可以申请多个自己感兴趣的选题,同时,指导教师在申请同一选题的多个学生中确定一个愿意指导的学生。但是,指导教师每年都需要设计若干选题,选题内容难免雷同且缺乏新意。这种双向选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学生选择权,但学生的选择范围和可选内容有限。选题是毕业设计的灵魂,在毕业设计环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做好选题是关键。因此,传统毕业设计管理模式在丰富选题来源、进一步发掘学生潜能等方面存在瓶颈。
分层式毕业设计管理模式
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毕业设计有机衔接,可以促进两者的融合,可以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毕业设计环节得到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在分层式管理模式中,创新创业能力突出的学生,可以使用高水平创新创业成果替代毕业设计。部分学生虽未产出高水平成果,但对创新创业有一定的前期训练和思考,应该鼓励他们借助毕业设计将实践进一步深入。对于其他学生,则可以毕业设计选题为切入点,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引导。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教学规律,对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的不同水平,分层进行毕业设计管理,既是一种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尝试,也能够解决传统毕业设计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1.以多样性的创新创业成果替代毕业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第三条规定:“高等学校本科学生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其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或其他毕业实践环节) 的成绩已表明该学生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的,授予学士学位。”从《实施办法》中可以发现,毕业设计并非授予学位的唯一依据。只要可以证明学生掌握了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创新创业方面的毕业实践环节同样可以作为授予学位的条件[1]。因此,采用多样性的创新创业成果替代毕业设计具有实施的可行性。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学生有很多机会参与学科竞赛、创新项目和创业计划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基于专业背景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不乏高水平学术论文、高规格学科竞赛奖项和成功创业案例的产出。用这些高质量、多样性的创新创业成果替代毕业设计,既不会降低学生的培养质量,也可以让获得成果的佼佼者在第八学期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为进一步的发展做准备。创新创业训练与实践的指导教师,自然是成果替代后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教师减少了第八学期集中指导工作量,部分解决了传统毕业设计管理中指导教师力量不足的问题。
2.以创新创业实践自拟毕业设计题目
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即使未能产出高水平成果,也会有实践和思考。从毕业设计管理的角度,应该鼓励学生将这些创新创业训练和思考与毕业设计有机衔接,以创新创业实践自拟毕业设计选题,让毕业设计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扩展和深化。考虑到学生具备一定的前期研究基础和实践积累,并做好延续性工作,学校应从制度设计上允许这些学生于第七学期申请启动毕业设计相关工作。以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为基础,拉长毕业设计时间。学生投入会更加积极主动,毕业设计的选题也将更具新意。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高校可以给这些学生配备校外创新创业导师,在校内、校外双导师的指导下开展毕业设计相关研究。校外创新创业资源的加入,可以壮大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力量。以创新创业实践自拟毕业设计题目,不仅能够部分解決原有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更有助于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实现。
3.在毕业设计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引导
除去毕业设计替代和自拟题目型毕业设计两个层次,剩余的学生则按照常规的毕业设计管理模式开展与毕业设计相关工作。在毕业设计管理中,要以选题为抓手,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可以依托课题项目、校企合作以及跨学科联合培养来设计选题[2]。以项目为依托的选题来自于真实的课题,直接与社会需求、生产实际相结合,选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实用性,能够对学生的创业就业起到一定帮助作用。依托校企合作进行选题,学生到企业进行真题真做,毕业设计的过程就是企业工作的过程,学生可以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跨专业进行选题,可以打破专业限制,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阔学生视野,以专业交叉和融合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分层管理中的实践思考
分层管理有助于解决传统毕业设计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并能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融入与深化。分层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管理、严格制度、规范程序,在不同层次的分配比例、考核标准、教师工作量的确认以及校外资源挖掘等方面做好进一步实践思考。
1.不同层次间比例分配和划分标准的确定
对毕业设计进行分层管理之前,要根据学生特点和培养质量确定各层次的分配比例。少数学生特别优秀,不需要通过毕业设计环节的培养和锻炼就已经达到授予学位的条件—掌握了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并能够被充分证明,才可以进行替代。因此,毕业设计替代层次的比例应严格控制,做到优中选优。以创新创业实践自拟毕业设计题目,可以将毕业设计与创新创业实践有机融合,拉长毕业设计的跨度,加强毕业设计的深度,层次比例可以适当放宽。在分层管理中,还要明确可以进行毕业设计替代的创新创业成果标准,以及自拟毕业设计题目的条件要求。
2.不同层次间考核标准的可比较性
区别于以往的毕业设计管理模式,分层式管理中不同层次的毕业设计在时间跨度、选题模式和最终成果等方面均有差异,不同层次的毕业设计考核重点自然略有不同。替代型毕业设计是将创新创业成果以文字方式进行体现,其成果水平毋庸置疑,所以考核重点应该侧重于文字表达是否符合毕业设计的形式要求。自拟题目型毕业设计的优势在于选题能够与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考核重点应该侧重于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是否持续投入,其成果质量是否达到一定水平。常规型毕业设计则要从选题的难易程度、过程的努力程度、成果的质量程度和写作规范程度进行全面考核。对于不同层次的毕业设计,虽然考核重点有所差异,但考核标准需要保持一致性和可比性。层次之间不存在孰优孰劣,应保证在同一标准下考核毕业设计的质量高低。
3.不同层次间指导教师工作量的同一性
教师指导不同层次的毕业设计,其工作量的体现各不相同。在以学科竞赛、创业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成果替代毕业设计过程中,毕业设计写作的指导工作量并不大,但教师对学生参赛、创业和科研的指导需要很大的投入,并且这种投入很可能无法转化成可替代毕业设计的成果。学生自拟毕业设计题目,虽然省去了教师设计选题的工作,但这类毕业设计的时间跨度长于常规型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并未减轻。因此,对不同层次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工作量的认定应采用同一标准,不能区别对待。
4.挖掘校外导师资源实现指导教师组成多元化
校内指导教师规模有限,一位教师需要指导多名甚至十多名学生的毕业设计,很多情况下指导教师只能完成毕业设计中基本的教学任务。在此情况下,寄希望于毕业设计环节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那必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引入校外指导教师,可以为创新创业教育与毕业设计的深度融合提供资源性保障。与科研机构合作,学生可以在毕业设计中加强科研创新训练,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利用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让学生到企业中进行毕业设计,可以真题真做,锻炼学生实踐工程能力。在毕业设计中引入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器、风投机构等优质创业资源,学生可以以毕业设计为载体,进行创业训练和实践。挖掘校外资源,实现指导教师组成多元化,既能解决校内教师人手不足的问题,还有利于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本文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6年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JGYB58)
参考文献:
[1]鲁汉玲. 以多元化学习成果替代单一本科毕业论文的探索[J]. 药学教育,2012(4):1-4.
[2]耿彩芳,丁昶. 基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7):118-119.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务处)
[责任编辑:翟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