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2017-12-06 22:39王大亮
新课程·中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提问策略数学课堂

王大亮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得到了充分的重视。适时、适度且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思考性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探究热情,更能有效地促进初中生思维水平的提高。为此,从当前课堂提问的主要误区、有效提问的原则和提升有效提问的策略等方面论述。

关键词:数学课堂;提问思维;提问策略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创新。”可见提问在整个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提问不再只是简单的师问生答,而是激趣、启思、导行的重要手段,是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与互动,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我们要深入研究提问艺术,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谈一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一、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主要误区

1.提问过多过虚,甚至无效

在教学中过多过虚地运用提问,将传统的“满堂灌”演化为“满堂问”,特别是一些教师满堂脱口而出的“是吗”“对吗”“会吗”之类的问题,更有甚者满堂皆是“听明白了没有”“听懂了吗”等无效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没有思考性,激发不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对我们的教学没有大的推进作用。

2.问题设计形式单调,方式陈旧

如“什么是……”“怎样能……”“有哪些……”等等,这样的提问只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个填充而已,并无较大的启发性和思考性,可以说是一种伪提问。

3.问题设计难易不当,对象单一

问题没有层次、梯度,优等生易答,中等生困难,后进生难堪。有时教师的提问,学生答者寥如辰星,甚至答非所问,未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4.过分关注问题结果,轻视过程

有时教师的问题设计较好,但在提出后只把注意力放到学生回答的结果上。当学生回答不到自己所预设问题的答案上时,或鲁莽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强行把学生拉到预设的答题轨道上来。如此否定学生对问题的思考,长此以往,估计也就只剩老师在课堂上自问自答了。

二、有效的课堂提问原则

1.目标性原则

有效的问题应该明确目标,围绕教学重点、学生思维中的难点和关键点进行设计,或为引入新课,或为教学前后联系,或为突破教学难点,或为引起学生争论,或为总结归纳等等,不能脱离内容而乱问。

2.全面性原则

即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调动全体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有层次的问题中,可让优等生回答较难的问题,中等生回答一般性的问题,后进生回答容易的问题。这样,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能被触动,并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思考的积极性。同时要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同一问题,呈现不同的思考方法和认识,拓宽学生的思考视角。

3.启发性原则

启发式提问能唤起探索欲望,引导思考方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答案。尤其当学生的思维受到阻碍或对问题产生疑惑时常要设置一些形象化、具体化的问题启发思考。对于一些难点问题,应当为学生搭建思维阶梯的问题,步步推进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探究能力

4.二重原则

提问要重学生、重过程。以学生的参与和思考的过程为重点,老师应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并及时给予鼓励,对回答中的亮点要给予表扬。对不同的回答要站在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给予肯定和必要的引领。

5.三适原则

课堂提问要适时、适度、适量。俗话说“好雨知时节”,把握恰当的提问时机,可以起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用。提问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有“跳一跳,摘到桃”的希望。同时设置问题要控制数量,不能简单地认为问题提得越多越好,更不应该是满堂问的局面。

三、提升课堂提问高效性的策略

下面结合上文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提升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1.提问于学生的兴趣点,一石激起千层浪

兴趣是探究之源、思考之源,强烈的兴趣会使人更加专注,激发思维。教师设计提问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点,触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动机,使学生的思维火花得到

迸射。

导入时提问是激发学生兴趣点的最佳时机,也是尽快使学生进入数学课堂学习的关键。如在学习“平方差公式”时,我就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提问:在一次速算抢答比赛中,老师出了三道这样的数学题:29×31=?98×102=?997×1003=?话音刚落亮亮就嗖地站立起来,快速地回答道:第一题899,第二题9996,第三题999991,速度十分快,同学们你想知道亮亮是怎样算的吗?你想掌握亮亮的神算技巧吗?以此富有悬念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知识产生強烈的探究欲望。

再如在探究了勾股定理的证明后,我便问学生:“你们知道还有一位叫加菲尔德的美国总统用一种简便的方法证明了勾股定理吗?你们还想试试吗?”这样就再次激起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使学生的探究进入高潮阶段。

2.学生疑难困惑时提问,打通思维的经络

一节好课并不一定是一帆风顺的课,好的课应该有“波浪”,更应该激起“浪花”。“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数学探究中学生往往会遇到许多的困难或阻碍。此时教师要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启发者与指导者,要学会运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拨云见日。

如在“探究多边形的内角和”时,起初学生只想到连接它的对角线一种方法。我就提出:“这条线段可以看作是四边形的一个顶点与你在四边形上另外找的一个点的连线,你还能找到其他的点与四边形的顶点相连去分割四边形的方法吗?”这时学生们就纷纷讨论起来,最后学生又分别采用在四边形的边上、内部、外部取点等不同方法将四边形划分成不同个数的三角形,求出了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当学生没有方向、思维受到阻碍时,老师的点拨性提问会有助于学生的思维经络打通。

3.学生出现错误时追问,让探究再次腾飞

学生是有思想的个体,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并不全会按照我们教师所预想的那般完美,总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错误。此时教师可以顺着学生的思路加以追问,引导学生展开探究,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探究中自行修正错误,并且对知识的掌握还会更加深刻。如在学习了一次函数的上下平移后,探究一次函数的左右平移时,学生仍然按照点平移的规律“左减右加横坐标,上加下减纵坐标”去解决问题,于是我问:“左右平移改变了图像的什么?没改变图像的什么?”

生:倾斜程度没变,与坐标轴的交点变了。

师:图像上下平移我们k值不变,用与y轴的交点的变化探究了规律,那左右平移可以看图像与谁的交点的变化呢?

生:可以看看与x轴的交点。(学生们又探究起来了)

4.小结时总结性提问,建构知识的框架

小结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结尾部分,以提纲挈领的问题来进行课堂小结,较能引发学生的关注,从而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来回顾本节所学知识点,明确教学的重难点所在,明确自己的薄弱环节,这样更加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调整学习方案,以实现富有个性化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是我教学“完全平方公式”时的小结:

问题1:完全平方公式可以计算满足怎样结构的算式?

问题2:完全平方公式中的a和b可以变化吗?你知道a和b都可以代表什么吗?举例说明。

问题3:你能画出几种用几何图形描述完全平方公式的意义?

问题4:学习完全平方公式有何作用?你会计算(a+b+c)2和(a-b-c)2吗?

总之,“问无定法又有法”。课堂提问既是技能也是艺术。善教者必善问,善问者必寻规,寻规者必深究。只要我们不断学习,根据其原则和规律,勇于实践和探究,就一定会使课堂提问走出误区,把握其精髓,朝着精准高效的目标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艳.浅谈新时期初中数学提问艺术的重要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7).

[2]邹银平.初中数学教学提问艺术探究[J].教法与学法,2016(8).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提问策略数学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浅探
教师的提问策略对课堂师生互动的影响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