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有效的社团活动 促进少先队员的核心素养的发展

2017-12-05 00:29梁桂霞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7年10期
关键词:社团活动小学德育少先队员

梁桂霞

【摘 要】社团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更是学生课外学习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随着社团活动的深入开展,相关问题也浮出水面。如何有效开展社团活动,一直是教师深思和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开展有效的社团活动能极大地促进少先队员核心素养的发展,这正好与落实素质教育相适应,符合教育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小学德育;少先队员;核心素养;社团活动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素养是人在特定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和态度解决问题的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核心素养亦称“21世纪素养”,是人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需要,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核心素养是对农业和工业时代“基本技能”的发展与超越,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复杂交往能力。核心素养具有时代性、综合性、跨领域性与复杂性。

从知识教育走向能力教育、素养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共同趋势。素养与知识、能力之间究竟有何联系和区别?知识、能力、素养三者都是人所具有的,同时也是可以转化的,知识、能力可以转化为素养,素养也可以生发出知识和能力,这就是三者相互联系的一面。但是,就像能力不同于知识一样,素养也不同于知识、能力。如何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小学阶段开展有效的社团活动正好大大地促进了核心素养的发展,正好与落实素质教育相适应,符合教育发展的趋势。

二、社团活动的开展模式

如今社团活动正在各学校中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开设的社团项目大致一样,而开展的基本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全校各社团在同一时间开展,一种是不同社团分不同时段开展。第一种开展模式,我校在2011年尝试了一段时间,当时是用下午第三节课全校一起开展,结果出现社团人数过多或过少的现象,社团管理的老师多是看管而已,没真正做到有针对性地指导,特长生自然就不突显了,慢慢地大部分学生也没多大的兴趣了,社团的开展就无果而终了。后来,我们吸取了经验教训,2012年,在蒋校长的领导下,少先队大队重新规划出社团项目和开展的时间、地点,尽量使不同社团开展的时间不冲撞,好让兴趣广泛的队员能多参加自己喜欢的社团,尽量减少人才流失,让学生能充分发挥其特长。开设的社团有书画社团、武术社团、科技社团、舞蹈社团、合唱社团、象棋社团、足球社团、龙腾狮跃社团、鼓号社团、语言艺术社团、广绣社团、乒乓球社团、羽毛球社团、摄影社团、电脑绘画社团等。每个社团由专业老师作指导,定训练时间(互不冲突),先让有兴趣的队员报名,然后进行筛选。成立社团后进行规范管理,有章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训练。在众多的社团当中,开展得特别出色的是“红蜻蜓书画社团”和“精武扬威武术社团”。一年时间,两个社团已名声在外,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社员参加各类比赛并获得优异成绩。现在这两个社团已被评为番禺区的“品牌社团”。因此证明,开展社团活动的模式至关重要。

三、开展社团活动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虽然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战场在课堂,但对于现代教育的发展来说,“主战场在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队员在课堂上所习得的知识储备并不必然地转化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而普遍的能力要通过具体的知识与技能来实现,人格与道德的养成也要借助具体的行动来潜移默化。现代教育非常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队员的这些艺术、科学和人文素养需要我们从小就渐进地加以培养,才能逐步地形成。教育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基础教育怎能仅仅达到让孩子们“识字数数”的“扫盲”效果呢?所以,基础教育要积极搭建艺体舞台,开展有益的实践活动,实施多元评价,落实因材施教,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促进队员的品德、个性、特长、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四、学校开展社团活动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

为丰富队员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少先队员个性特长的发展,培养队员的良好品德,满足人民对教育高质量的需求,在适当地、科学地减轻学生的学科学习重任的情况下,学校要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地开展校园社团活動。要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成立固定的校园社团组织。教师绝不能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老思想的影响,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特长,积极地加入学校的社团活动,让不同学生在学校里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舞台。学校要保证学生有固定的、充分的时间参加社团活动,并配备专业教师负责组织学生开展社团活动。还要研究成立专项资金,用于购买必要的乐器、体育器材和实验器材等等。学校还要定期组织开展社会自愿服务活动,研究性学习、小发明展、歌咏比赛、诗歌朗诵会、文艺汇演、写作比赛、体育竞技比赛、书画摄影展等等实践活动,充分给队员发展的空间和展示的舞台。通过社团活动,能发现每个学生所具有的特长或某种良好的品质。不仅如此,学校还要制定关于学生综合素质、个性素质的评价标准和评价细则,对表现突出的学生按特长分类评选出“××之星”并进行隆重的表彰。这样,实施多元化评价,能最大限度地关注到大多数队员,使大多数队员都获得激励,获得成功,获得信心,获得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确实地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

五、社团活动有利于促进少先队员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社团是少先队员素质拓展的载体

小红领巾社团是由分散在学校校园中,具有共同爱好和特长的学生凝聚在一起而形成的,它具有一种群体优势。在共同目标鼓舞下,大家能够集思广益,采集创新资源,互相鼓励,互相配合,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创造思想的财富。同时,社团活动内容非常丰富多彩且广泛,囊括了许多学科的知识,充满了创新的活力,激发少先队员们不断地去创新知识。

(二)社团提高了少先队员的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

队员通过交往、沟通、交流情感,寻求理解,建立友谊,切磋学问。他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能力直接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影响他们的成长与发展,也影响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而在社团组织中,由于参与的自由性,吸引了有共同志向和爱好的不同年段的队员,打破了年级的界限。对他们来说,社团提供了多角度、多侧面的信息来源,使成员之间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并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他人的交往方式,学习有效的沟通方法。

然而少先队员仅有交往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因为团队合作能力是现代人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群体动力学研究表明,民主式的群体气氛,使成员之间充满信任,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激发成员的创造力,而且能增强群体的内聚力,进而提高群体成员的士气,明确活动的目的,使大家自觉合作,努力完成群体目标。

(三)社团加快了少年儿童的社会化进程

社会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理解和认同社会规范和制度,培养自己的社会角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成为能够履行一定社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而社会化过程的中心环节是社会实践,社团组织正是为少年儿童的社会化提供模拟的社会情景和实践平台。社团就像一个“微型社会”,迈进社团,犹如走进社会。通过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学会了承担责任,理解信誉,尊重承诺,协调人际关系,规范自己的行为,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和困难等,为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好了准备。

■参考文献

[1]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04).

[2]盛满华.浅谈社团活动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9).

[3]任文光.浅谈如何在“五行”教学模式下开展机器人社团活动[J].天津科技,2015(05).

[4]江伟.小学社团活动的误区及对策[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团活动小学德育少先队员
少先队员永向前
少先队员永向前
体育社团活动在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开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少先队员
永远的少先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