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海平
论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
闫海平
从目前来看,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逐步增强,而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要让日渐清晰,但是学生维护自我权益的诉求时常得不到满足,进而还会出现一系列的法律纠纷。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其次,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深入探讨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法律问题的解决思路,其中包括:定期开展增强法律意识的专题讲座;强化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体系;执行程序及管理流程规范化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 法律问题
随着国家日益重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高职院校的数量和学生人数日益增加,依法治校已经成为了当前高职院校实现法制化管理、科学化管理的关键。在法制化教育背景下,如何既能够确保学生在综合能力、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专业素养等方面的良好发展,又能够将学生与学校和学生在法律层面上的关系进行协调,这是各个高职院校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从目前来看,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逐步增强,而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要让日渐清晰,但是学生维护自我权益的诉求时常得不到满足,进而还会出现一系列的法律纠纷。本文就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
(一)由于人身安全而导致的法律问题
学生人身安全是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首要问题,尤其是大一、大二的学生由于安全意识欠缺、社会经验不足等原因而较易出现意外伤害事故,给个人、家庭、社会和学校都会带来巨大的伤害。与中小学不同,大学的学习生活方式给了学生更大的自由空间和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但危害人身安全的因素也随之增多,每年都会有大学生由于自然事故、同学矛盾、意外事故等而受到伤害,甚至还有可能死亡。一旦出现人身安全事故,那么学生家庭与高职院校就会在赔偿、责任承担等方面出现较大的法律纠纷。
(二)由于财产安全而导致的法律问题
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来看,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来非法占有公民个人合法财产。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较多这种情况,例如,有的高职院校收取大量补考费用,有的高职院校擅自挪用或扣发学生的助学金、奖学金,有的高职院校没收学生违规电器后不予归还等等,这些行为都对学生合法的财产权造成了严重的侵害。与此同时,学生放置在宿舍、教室的财物出现损坏、被盗、丢失等现象,高职院校是否应该承担部分责任,并且赔偿部分损失呢?这些事件都是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较为常见的财产类法律问题。
(三)由于违纪处分权利使用不当而导致的法律问题
我国当前的法律并没有详细规定高等院校的违纪处分措施和内容,都是放手到各个学校自行制定规章制度。高职院校的管理部门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违纪行为就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例如,学生考试作弊被发现之后,有的高职院校是直接开除学籍,有的高职院校是给予警告处分,有的高职院校是学生不能正常毕业等等。这样一来,即便是同一类型的违纪事件,不同的高职院校会给出不同的处理结果,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合法权益,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法律纠纷。
(四)由于学生名誉权、隐私权而导致的法律问题
名誉权属于人格权的一种,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来看,任何公民都合法享有名誉权,法律严格保护每位公民的人格尊严,公民的名誉严禁用诽谤、侮辱等方式损害。在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侵犯学生名誉权的事件屡见不鲜,比如有些高职院校会将考试成绩不佳的学生在各个场合进行通报批评,甚至公开辱骂。
而隐私权也是一种特殊的人格权,不能被他人非法公开、非法利用、非法侵扰、非法收集、非法知悉,但是很多高职院校都面临着非法披露学生隐私信息的情况。例如,高职院校在给贫困学生颁发助学金时,通常都会在公开场所予以公示,以此来达到全体同学监督的目的,但是这也是侵犯了贫困生的隐私权。
(一)定期开展增强法律意识的专题讲座
为了能够让广大学生能够合理合法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各个高职院校应该定期开展增强法律意识的专题讲座,例如云南某高职院校近日就专门聘请了法律专业人士来开展增强学生法律意识专题讲座,讲座中,老师介绍了国内主要法律的基本情况,为大家普及基本法律常识,以小测试的方法让同学们看清自己法律意识单薄的一面,增强同学们提高法律意识的迫切感。她还结合案例做了相关法律的解释,并介绍了维护自己权利的方法,让同学们学会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意识到拥有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学到了十分重要的维权方法,让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保护自己,让毕业生在就业时更加自信。
(二)强化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体系
(1)建立有序、合理的学生工作管理体系。各个高职院校应该在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来对学生工作管理体系进行建立健全、合理完善,尤其是要规范申诉、通知等具体步骤的操作。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保障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各个高职院校在奖惩制度、学籍管理等方面都要建立起有序、合理的学生工作管理体系,确保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能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2)提升高职院校现有规章条例的可操作性。虽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了纲领性的规定,但规定不明确,也没有指明具体点操作方法,因此,各个高职院校在细化学生管理规定时,需要兼顾保障学生正当权益和优化学校学生管理制度,确保所制定出来的规章条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最大限度避免规章条例变成一纸空文。
(三)执行程序及管理流程规范化
高职院校还应该规范化执行程序及管理流程,对管理者权利使用情况要做到规范、透明,最大限度地防止出现滥用权利的现象;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还应该将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与学生管理、学生教育等工作都结合起来,以此来增强工作中的公平性、可操作性。
此外,高职院校还要常态化监督管理者的工作流程,形成管理流程的良性循环与闭环反馈,例如,高职院校在处理学生违纪现象时,要给学生申诉、申辩、陈述的权利,并且还要建立起学校层面的申诉处理委员会,一旦学生发觉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可允许他们书面申诉,由申诉处理委员会负责处理。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务必要满足法治化推进与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通过相应的措施来将服务学生与管理学生有机地结合起来,与时俱进,妥善解决好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
[1]彭美.高校学生管理机制存在的法律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21(10).
[2]耿彦君.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对策[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18(03):30~32.
[3]韦留柱,徐晓. 高校学生管理法律问题现状调查[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9(01):181~187.
[4]梁明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推进学生管理工作[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1,18(03):109~114.
(作者单位:陕西工运学院)
闫海平(1977-),男,汉族,河北邯郸人,本科,助教,陕西工运学院学生科负责人,研究方向:法律基础课教研及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