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小铃 李燕清 梁月莲 黄永吉 黄文强
钦州学院教育信息化现状研究
韦小铃 李燕清 梁月莲 黄永吉 黄文强
高校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如何针对在建设的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合理解决。本文通过对钦州学院教育信息化的研究,期望对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高校教育 信息化 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应运而生。近年来,高校教育信息化得到了国家层面上的高度重视,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使得高校教育信息化得到了飞速发展。高校教育信息化是不断地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实现高校教育现代化的助推剂。教育信息化是高校实现教育现代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水平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升,高校教育信息化是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1]
钦州学院为广西沿海1595公里大陆海岸线上唯一一所公立本科院校,广西唯一一所获得国家高级海船员培养培训资质和国家一级渔业船员培训资质的高校,自治区政府重点建设高校。2015年9月,学校2015级新生在滨海新校区入学,2016年1月,全校14000名师生员工整体搬迁至滨海校区办学。学校滨海校区占地2070亩。设有海洋学院、海运学院、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陶瓷与设计学院、人文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工程训练中心等18个教学单位。
经过了几年的建设和改进,学校的校园网实现了全校的教学区、各个处室的计算机网络连接,实现了通所有楼宇都拉光纤。学校的网站目前可以提供万维网、网络化办公等相关的服务,并实现了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的网络安全措施。校园网要为学校信息化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为学校的教学、管理、科研、日常办公、信息交流和通讯等方面提供全面而深入的服务。[2]校园网不仅仅提供最基本的网络服务,还承担Internet接入服务。目前学校网络覆盖了整个教学活动、科研、保卫、生活等各个方面。校园网的基本功能在我校得到广泛应用,比如在校园内部的网络综合布线,专用服务器的架设,校园网管理平台的建立,与Internet的连接,实现了校园网与外部的沟通。并且学校各个部门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网站,通过网络资源共享来实现学科的信息化,使得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校园网目前承担的主要功能简述如下:
(1)全校的OA办公自动化系统:提供发布和查看通知以及相关信息下载的功能;
(2)学校网站以及二级部门网站的运行工作:校内外人员通过网络来了解学校的一种主要渠道;
(3)学分制管理系统:为全校师生提供综合教务管理、教学资源中心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从排课、选课、教师录入成绩、学生成绩查询,报名考试等的功能;
(4)教学管理网站:对外提供精品课程、实践教学、实验教学中心、第二课堂网站的维护和管理;
(5)在校园内,“校园卡”集工作证、图书证、乘车证、进餐卡、门禁卡、钱包、存折等功能于一卡,真正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校园卡”实现了对师生员工日常活动的管理,又为教学、科研和后勤服务提供了重要信息。校园卡并不是简单的消费卡,它能实现校园管理中各方面的用途。 它是利用校园网的设备,借助校园网为传输服务平台来运行的;
(6)通过校园网实现了保卫处的整个学校的安全监控系统、安全监视系统以及校园的各个道路、门口、建筑物的多个网络监控摄像头;
(7)校外教师对校园网内网资源的访问:目前通过 VPN 系统可以访问的网络资源主要有学校主页、办公OA、教务学分系统、图书馆资源、财务工资查询系统,为更好的保障校园网信息安全,部分重要系统的校外访问权限,在 VPN 上线后将予以逐步关闭;
(1)校园网服务器承载能力有待提高:由于服务器处理能力比较低,有时候校园网运行速度比较缓慢,甚至还出现了断网的现象,难以承载目前教育教学等大量工作,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日常工作。
(2)在信息化管理工作方面学校仍然有着比较大的提升空间:学校基本实现了教育教学等信息化的集中管理,并且设置有专门的数据库来存储学生档案及教学安排等。但是有时候没能及时更新相关信息,有待提高信息化管理人才的水平。
(3)教育信息化硬件投入还不足,设备相对老化:在教育信息化硬件设备中,我校存在部分设备老化的现象,基础硬件设施还不够完善。通过调查得知,校内有11%的教师认为学校有些机房计算机硬件配置比较低,在数量上也无法满足教学工作的日常需求,对于学校多媒体教室的质量和数量上也有7%的教师认为其不能满足当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需要。由此可见,当前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建设有待更换新设施设备。
(4)信息技术应用效果不明显,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有待提高:通过对教师和学生问卷调查,同时从侧面访谈了解,教育信息化使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效果不够明显,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应用水平有待提高。在利用信息化来教学的环境下,教师主要采用演示讲授等教学方式,而较少采用其他的教学方式,如情境式的教学,启发式的教学,研究型的教学,开放式的教学等等。所使用的课件内容比较单一,一般都是讲授、演示简单的 PPT 课件,还有部分教师认为要根据学科来决定上课是否使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比较少能做到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的创造性作用。
(5)大学生信息素养不高,较少利用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学习:在大学生中普及计算机的应用,从一方面来看学生的学习得益于网络,可以更方便快捷地获取学习资料,而从另一方面来看,网络上一些不良因素对大学的影响比较大,学生容易沉迷于网络社交以及网络游戏中,使用网络用于娱乐的时间远远超过用于学习的时间,这是影响大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3]由于目前学校没有开放机房,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得知,大学生上网大一部分都有是宿舍,通过调查学生上网的活动得知,玩游戏、看电影等是学生的上网主要的娱乐活动,除此之外,社交活动比如与朋友、同学聊天等也占较大比例,而没能够好好地利用学校提供的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有效地进行学习。同时发现,对于教师是否采用网络或多媒体进行教学有一部分学生持着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有的学生不感兴趣,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对于优化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信息技术的帮助比较小。也有着一部分学生不够熟练掌握计算机方面的基本操作以及 Office、WPS等相关办公软件,还不熟练利用网络来查找所需要用到的学习方面的资源,只会一些简单的操作和搜索资源。
通过前面的调查得知,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就其问题以及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
(1)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通过确定学校的发展目标来研究和制定:对学校教育信息化进行需求的调研、论证立项,确立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划进行研究和制定,建设合适本校特色的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新时代校园环境,为学校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高科技辐射和高技术产业化、国际文化学术交流提供重要支撑。[4]
(2)对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加大投入,对信息化设备提高其使用效率:对校园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步伐,建设出实用、先进、高效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加强建设数字化的服务平台,通过选择多种互联网接入方式来推进校园的数字化建设。其次,增强高校教育信息化运行维护措施,对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相关部门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对于高校教育信息化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相关机构,负责高校教育信息化服务、研究等工作进行提高,对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引进,保障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3)对现有的教育信息化的教学环境进行优化,使得教育信息化水平得以提高:教育信息化教学环境得到优化,可以增强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建设和管理,使得高校教育信息化能形成良好氛围和环境,充分利用高校信息的资源,增强大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对高校数字化网络进行充分利用,对于资源学生能够及时检索和学会如何下载使用。在校园内开设文献检索相关的课程并加强培训,对高校的信息服务和图书馆电子资源充分利用。
(4)提升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在这个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时代,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使用信息化的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重大作用,才可以真正做到改变高校的管理、教学和科研。让高校教师充分认识到使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对高校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科研和教学的能力进行加强。开展并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学习,对教师加以引导,让其能够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和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
(5)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目前大学生们自身的信息素养水平有待提高,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通过使用有效的资源信息对自身的学习进行加强,使得大学生对计算机熟练操作的能力得以提高,并能够养成充分利用网络来进行学习的好习惯,利用网络进行有效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广泛应用教育信息资源及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对网络相关课程进行优化,加大建设精品课程的力度,对资源库进行丰富和完善,对高校数字化校园充分利用,通过信息技术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开拓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使用网络来获取信息、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以提高。
高等教育在信息社会的迫切要求就是教育信息化,高等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体现在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手段,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在高校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之,教育信息化对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蒋艳红.江苏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D].徐州:苏师范大学,2012.
[2]黄涛.兰州市属学校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与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5.
[3]胥建.西藏高校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拉萨:西藏大学,2014.
[4]孙幸成.普通高校教育信息化问题分析及政策研究-以S高校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作者单位:钦州学院教育学院)
本文系钦州学院教改工程项目:高校教育信息化问题分析及研究——以钦州学院为例(2015QYJGB22)。
韦小铃(1979-),女,广西灵山人,钦州学院教育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