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喜剧人》节目的困境及突破

2017-12-05 11:45
长江丛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真人秀喜剧导师

石 锦

《欢乐喜剧人》节目的困境及突破

石 锦

选取喜剧竞赛真人秀节目——《欢乐喜剧人》为例,分析了当前喜剧真人秀节目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探讨了突破这一困境的建议。

喜剧真人秀节目 《欢乐喜剧人》 发展状况 现象级

一、《欢乐喜剧人》节目简介

欢乐喜剧人是一档由欢乐嘉娱、华录百纳以及东方卫视联袂打造的电视综艺节目,是我国首档明星喜剧竞赛真人秀节目,旨在网罗各路民间喜剧人才,用身体和语言的幽默力量传递人间快乐,通过相声、小品、幽默表演等各种形式的节目评选最具天分的喜剧人才。

二、《欢乐喜剧人》节目面临的困境

(一)缺乏新鲜喜剧人才面孔

作为一档由明星担纲的真人秀综艺节目,《欢乐喜剧人》相比其他节目来说,其“匠人精神”更加损耗参赛者的精力和体力,准备一场情景表演所需要的时间是同类真人秀节目的两倍,甚至更多。另一方面,《欢乐喜剧人》虽大力邀请港台知名“喜剧人”参赛,但他们普遍出现“水土不服”现象,香港知名艺人吴君如初来时,连最基本的语言沟通都存在问题;而《欢乐喜剧人》作为一档面向全国的喜剧综艺节目,地域的隔阂导致作品无法南北通吃,严重影响了表演效果。

(二)喜剧类真人秀节目原创力不够

喜剧类真人秀节目中有特点的节目较少。《欢乐喜剧人》的特点在于主持人和导师的选择,第一季中,节目组突破性的邀请无喜剧表演经验的吴秀波担任主持人,使观众眼前一亮,由于吴秀波本身就带有自己的粉丝群体,无形中增加了收视率。但也因为缺乏专业的导师,使节目在形式和内容上不够丰富。而第二季中邀请近年来较为火爆的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担任主持,虽然郭德纲的反应能力和口才非常了得,但由于缺少各色导师的点评和分析环节,只由观众进行投票,使赛制较为单一和残酷。

(三)喜剧剧本创作创新能力薄弱

许多喜剧真人秀节目的参赛作品中,都存在模仿类节目,例如模仿赵本山、憨豆、周星驰等等,在《欢乐喜剧人》的舞台上,辽宁民间艺术团王小利带队登台,模仿了《乡村爱情故事》里的刘能,王小利再次发挥“结巴”的语言魅力,瞬间“刘能”附体,说话刁钻逗趣,令现场欢乐不断,但最终却排名垫底。究其原因,主要是剧本造成的,《欢乐喜剧人》是由选手自己找素材创作剧本的,这种赛制十分具有挑战性,优秀的剧本和演出可以成就人才,而不好的剧本或自娱自乐的肤浅表演则不会为观众接受。

(四)无法成为“现象级”喜剧真人秀节目

在2014年,喜剧真人秀节目呈“井喷”式发展,但是没有一个节目能够称之为“现象级”节目,由于“现象级”节目的缺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喜剧真人秀节目的后续发展。据调查,2015年的广告招标中,综艺节目大受欢迎,可喜剧真人秀节目并未占据一席之地,喜剧节目的快速发展并没有使节目获得预期收益,因此,打造“现象级”喜剧类真人秀节目是我国喜剧类真人秀节目大放异彩的重要途径。

三、喜剧真人秀节目突破困境的对策

(一)加强喜剧人才储备

针对如何解决喜剧真人秀节目人才短缺的问题,加强喜剧人才储备是重要手段之一。例如《欢乐喜剧人》节目中,节目组在全国范围乃至台湾找寻具有天分的喜剧艺人。在参赛选手的邀请上,既邀请具有多年舞台表演经验的喜剧前辈,也邀请观众喜爱的喜剧表演新人,例如第二季中的潘长江和第一季中的杨金赐。另一方面,参赛选手的选择也不仅仅局限于大陆,在《欢乐喜剧人》的第一季和第二季中,都邀请了香港和台湾的喜剧达人加入。在寻找喜剧人才的同时,节目组既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寻找,以圈子为单位,找到圈子的外延,发掘更多潜在人才,也可以建立更加贴近受众的平台,使更多的喜剧艺人接收到节目的招募信息。

(二)发展多元化导师组合模式

我国有许多特色鲜明的喜剧前辈,但纵观各喜剧类真人秀,节目中的导师翻来覆去只有那么几个,这需要节目组进行对症下药,只有邀请到好的导师,才能保证收视率。例如《笑傲江湖》节目中,导演组通过各种途径寻到导师,并通过中间人与导师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以降低邀请难度。

(三)提高喜剧创新能力

相比其他类型的真人秀节目,喜剧类真人秀节目具有“无法重复”的属性,一个包袱或笑点通常只能使用一两次,这无疑加大了创作难度。因此,提高喜剧的创新能力对于喜剧类节目的持续发展尤为重要。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达,编剧可以从网上找素材进行加工再创造,也可以深入生活,将生活中的经验和体会融入喜剧的创作中,以夸张的手法呈现给观众,既达到了贴近普通观众的目的,也传递了快乐。

(四)增强节目内涵,挖掘节目价值

通过对喜剧真人秀节目进行观看和分析,我们发现许多喜剧真人秀节目的内涵不高,深度不够,部分喜剧节目只是一味地浅层次逗乐观众,这样的节目迟早会使受众产生审美疲劳,节目也将难以继续生存。因此,喜剧类真人秀节目必须重视增强节目的内涵。增强喜剧节目内涵,首应应从内容的创作入手,多关注生活中的平凡人和平凡事;其次,从特殊内容的创作入手,体验边缘人物的生活,暗喻社会;最后从内涵的创作入手,观察生活中的闪光点,创作出正能量的作品。

[1]于宁.从喜剧类真人秀节目看中国小品艺术的嬗变——以第二季《欢乐喜剧人》为例[J].视听,2016(06).

[2]贾月,王梦婷.从《欢乐喜剧人》看喜剧竞赛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策略[J].传媒,2016(18).

(作者单位: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猜你喜欢
真人秀喜剧导师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杯具们的喜剧
V eraW an g
爆笑喜剧
喜剧世界
真人秀节目基本元素的呈现
调查
户外明星真人秀为何火?
和谐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