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材料类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现状和改进方法

2017-12-04 21:25杨柳涛刘莹
神州·上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贵州省

杨柳涛+刘莹

摘要:高等院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人才的摇篮,因此,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便成为很多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不过当前,贵州省高校大学生创新教育存在着学生创新意识较弱、教育模式比较陈旧、指导老师队伍力量薄弱、社会和学校对创新教育重视不足,缺乏充裕经费、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有待完善、创新实践基地过于形式化等问题。本文将从贵州省高校实际情况出发,提出改进我省材料类大学生创新教育的主要方法,为更好地培养我省材料类大学生提供思路,为地方发展输送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贵州省;创新教育;材料专业

一、贵州省高校材料类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现状

国内多数高校都开设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不过综观贵州省内数所高校材料类专业培养现状,发现在教学观念、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手段等方面与省外重点院校同类专业相比存在较大不足。主要表现为学生理论知识不深,动手实践能力不强,创新能力弱等。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贵州省内开设材料类专业高校,如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理工学院、贵阳学院等五所高校的400名学生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89份,有效率为97.3%,可以说较为全面地了解了贵州省高校材料类专业创新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问题具体如下:

1.创新意识薄弱,模式比较陈旧

创新教育在中国仅有十多年的历史,从试点院校到全国普遍推广,适应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贵州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刚刚起步,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无论观念还是创新环境、文化氛圍相对比较落后。创新教育还是以理论学习为主,基本还是传统的屏幕加课件,硬件设备、教学方式还未达到实用性的要求。

2.指导老师队伍力量薄弱

我国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现状首先表现在大学生迫切的创新教育指导需求和指导老师队伍力量薄弱的矛盾上,这一点在贵州省高校表现得尤为突出。创新教育的重要基础,是要具有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都具备的师资队伍。大部分高校都安排其它专业教师或团委老师、辅导员等兼任大学生创新教育指导教师,因而难以保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高质量的创新教育和指导。

3.缺乏充裕经费和场所支持

完备的创新教育条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不过,目前在大学生创新教育和实践中,我省广泛存在着创新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缺少实践基地的问题。虽然一些高校也为学生开办了地点,但这些场所参差不齐,大多太过形式化,很难成为学生项目成长的基地。

二、贵州高校加强大学生创新教育对策

1.合理调整教学计划,加强创新实践环节,完善创新教育体系

由于贵州省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受传统思想影响较深,创新教育的开展阻力也较大。为了实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提升,学校还要积极地对原有的教学计划予以合理的调整。适当减少课堂理论教学方面的学分所占的比重,并适当增加实践技能方面的学分所占的比重。[1]也可以制定一定的学分抵消措施,例如,如果学生参与各种竞赛获得名次或者奖项,以及在各种期刊杂志发表文章,即可适当抵部分选修课学分等。[2]另外,学校还可以引入适当的激励机制,为表现突出的学生提供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以更好地激励学生参与各种创新活动。

2.加强创新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真正做好大学生创新教育,还需要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下大力气。大量高水平、经验丰富、能力强的专业指导教师对大学生创新教育能否成功意义重大。学校要大力开展对本校教师创新教育方面的培训,同时学校也要积极制定各种政策,激发教师投入到学生的创新教育工作中去。例如,对表现出色的教师可以适当增加课时补助等。[3]另外,还应邀请社会各界经验丰富的企业家、成功人士、技术专家和学者等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

3.增大创新教育专项经费扶持力度和加快创新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教育经费是开展创新教育活动的重要保障,学校应积极筹措和争取更多的创新教育经费,并且还可以设立大学生创新专项基金,扶持那些有基础、有创意、有前景的项目,解决他们的经费需求,还要扶持大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创新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开展创新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贵州高校应根据自身的专业、学科情况建立创新实践基地。还可以通过与当地政府、知名企业合作等方式,充分发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巨大优势,为学生创造出更优越的创新训练环境。高校与社会联合开展学生创新教育活动,使得企业能够接纳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增加他们的实践机会,最终大学生通过自身努力来实现人生梦想。

三、结束语

目前,贵州省的高等院校正处于关键的转型与发展时期,不过创新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创新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赖于国家、社会、高校等各方面的支持、努力与配合,贵州高校更需要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区域发展优势,积极探索与实践,并使之贯穿于创新教育的整个过程。我省的高校材料类专业应该把握这个重大机遇,积极探索大学生创新教育的路径,推进创新教育,要发挥各方的联动作用,最终实现为地方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晔,徐晨.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1,3,104-107.

[2]刘天骄,刘振利.西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241-242.

[3]周少基.大学生创新能力缺乏现状及改善对策[J].时代教育,2014,8,201.

基金项目:贵州理工学院2016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课题,项目编号:2016ZDKT07

作者简介:杨柳涛(1983—)男,河南省商丘市人,贵州理工学院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研究。

通讯作者:刘莹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贵州省
贵州省种公牛站
贵州省种公牛站
贵州省种公牛站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试析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贵州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