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碧玉 刘黎
摘 要: 本文着重对有关国内外高校体育教育模式的文献进行查阅与分析,并总结分析了现有的几种体育教育模式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构建适合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体育教育模式开辟新思路。
关键词: 体育教育模式 研究型大学 创新人才培养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在新世纪,创新力在国家实力中的作用加强,成为国家发展的原动力,综合国力的核心,国家竞争的关键因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研究型大学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主要任务,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体育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本文对体育教育模式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有关的论文进行归纳和整理,并对现有的几种体育教育模式进行分析,以期对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育教育新模式的构建与研究有所助益。
1.高校体育教育模式的概念
目前大部分文献均没有直接给出“高校体育教育模式”的概念。其中,有部分文献用“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替代“高校体育教育模式”阐述我国高校中的体育教育实施体系和系统,或直接将“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等同于“高校体育教育模式”。毛振明在《体育教学论》中提出“体育教学模式是在某种体育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体育教学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的设计和实施上”。李启迪和邵韦德在《体育教学基本理论研究》中将“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简练地概括为“教学系统和教学过程的具体化与实际化”。付建民在《“三大理念”与大学体育“多元整合教育模式”的构建》中认为:“一个科学合理完整的体育教育模式应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思想设计的具有相应结构和功能的教育活动框架和系统。”因此,用“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探讨整个高校的体育教育活动就显得有些片面。
2.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模式的研究现状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高校体育教育模式由原先的僵化状态逐步灵活和丰富。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体育教育得到迅速的发展,对高校体育教育模式的研究逐步深入。
2.1终身体育教育模式
终身体育教育模式以终身教育理念为理论基础。戴志燕在《对构建高校终身体育模式的研究》中提出实施终身体育的六项基本原则:快乐体育原则、自觉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全面性原则、经常性原则和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并初步构建了高校终身体育教育模式:在课程实施上,将竞技项目与保健项目相结合,把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多元化培养放在首位;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对学生终身受用的体育科学知识的传授;在课外体育活动上,通过建立体育俱乐部加强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在考核方法上,以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和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及质量为参照,制订评分标准,综合得出体育课成绩。彭智在《基于终身体育理念下的大学体育教育模式的改革》中认为高校體育教育模式应树立以身心健康、自主快乐为原则的教学观念;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学层次和水平;建立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在建立测评参照系时,以学生个体为主,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为一体,并注重过程性的评价。杨旭峰在《从高校体育到终身体育的思考中》认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也是高校终身体育教育模式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学者们认为某些高校实施终身体育教育存在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模式陈旧、教学内容单一和体育理论知识教学缺失等问题。除此之外,毛芝海在《给予终身理念下的大学体育教育模式的实施》中还从体育锻炼场地的角度出发,认为体育终身教育存在的条件局限之一是锻炼场所不足的问题。学生在离开学校后很难找到免费或者价格实惠又方便的锻炼场所,致使终身体育这一理念难以真正深入人心。并建议大力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坚持资源共享,缓解公共体育设施不足的问题。白海军在《浅谈高校体育教学实施终身体育教育模式的研究》中除了指出场馆和器材不足的问题外,还认为高校终身体育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体育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有限;(2)学生在选择体育项目时具有较强的盲目性,且网络选课阶段每个体育项目都有人数限制,致使学生可能选不到心仪的课程或选择的课程因基础差或不感兴趣而导致学不下去,失去体育锻炼的动力。韩海波和姜域在《积极推进体育改革树立终身体育思想》中给出解决学生选课问题的策略:通过全面推广专项选修课,增设选项内容,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在两个学年里按自己的意愿和兴趣,选择两三个不同运动项目进行学习,满足学生的体育兴趣,为他们在不同年龄阶段选择理想的运动项目提供宽松的条件。
2.2健康体育教育模式
进入21世纪,健康与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追求,坚持健康第一,以人为本,以服务大学生体质与健康为宗旨的健康体育被推向高校体育改革的前言。方新普和黄文仁在《健康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模式改革的研究》中认为学校体育其健康教育还停留于形式,没有完全从原有的模式跳出来。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日常生活、学习所必需的科学卫生健康知识,培养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因此,高校应以“强身健体”的体育观更新“竞技技术技能”的体育观,以学生为中心从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健康维度设计课程目标,教学活动学生由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变,教学内容由原先向学生灌输体育知识转向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党炳康在《普通高校健康体育模式新思路》中建议高校在不改变总课时的情况下,引入健康教育理念,实行“掐头去尾拉长式”的健康体育教育模式,实现体育教学与课余活动一体化的新机制,健全体育教学与体质测试紧密相连的体育信息服务新平台。刘丽云和陈晔在《试论构建大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新模式》中提出了确立多元参与的思想观念和新的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想,实行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endprint
张晓英和孙月舟等人将高校的体育教育置于阳光运动的背景下探讨高校健康体育教育模式的构建。张晓英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健康体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中剖析了高校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健康体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定位,在以健康行为群体干预理论为基础,参照健康促进模式的组织框架,构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PRE-CEDE-PROCEED健康体育模式。根据学校健康体育内容的设置,配备相应组织机构,实施整体框架如下图所示。
图 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PRECEDE-PROCEED
健康体育模式
2.3休闲体育教育模式
目前,国内学者对高校休闲体育教育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掘休闲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影响休闲体育教育发展的因素上。穆飒、齐飞宇和蒋宁等人都系统论述了高校开展休闲体育教育的必要性,认为:(1)休闲体育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休闲体育价值观念及休闲体育态度,提升大学生的休闲品质与生活品质,使之获得自由参与及自我内在的满足,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2)开展休闲体育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3)休闲教育是实施实现终身体育的前提;(4)时代发展的潮流要求高校开展休闲体育教育;(5)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需要休闲体育。
陈立富在《基于普通高校休闲体育现状的体育课程模式构建》中构建了休闲体育课程内容结构体系。休闲体育课程的形式没有选修课和必修课之分,没有严格的班级限制,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在课程内容上分为民族传统体育、改造的运动项目、新兴运动和拓展训练四项。在课程的评价上重视学生是否掌握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能力及心理的完善等一些隐性变化,重视对学生锻炼过程、课堂出勤及参与的评价。蒋宁则在《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休闲体育教育体系的构建》中以休闲教育目标体系、休闲体育教育内容体系、休闲体育教育模式体系和休闲体育教育评价体系四个子体系为框架构建了高校休闲体育教育体系。孟光和王伟在《普通高校休闲体育教育模式的探究》中提出高校构建休闲体育教育模式可以用三种选择:一是选课模式,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开设几个休闲体育项目;二是俱乐部模式,根据学生的消费能力、兴趣、爱好和性别,自由、自立、自愿地组成并建立各种体育俱乐部;三是校园体育文化模式,高校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通过多种渠道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休闲体育舞台。
当前,我国的休闲教育刚起步,距离休闲体育教育的全面实施还相差甚远。李国新、段青和穆飒等人总结了当前影响高校开展休闲体育教育的因素:(1)高校设施场地不足;(2)校园休闲体育运动氛围缺乏;(3)校本课程开发力度不够,照搬照抄缺乏特色;(4)专职教师缺乏。
2.4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模式
我国的教育制度和一些发达国家是不同的,在高校中,对于体育的教学并不是很重视,同时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也十分滞后。杨玲和路佳等人对高校體育文化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初步构建了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模式。
杨玲在《高校体育文化“三位一体”教育模式构建》中结合当前高校体育文化教育需求,围绕理念目标、内容形式、过程方法、管理评价等方面构建“教师引导”、“实践体验”和“环境熏陶”为一体的“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并研究设计了“体育课堂平台”、“运动竞赛平台”、“人文活动平台”和“校园环境平台”等四类教育平台,以期让校园体育文化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让其在增强全体学生身心健康、造就品格毅力、提高综合组织能力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路佳、李永辉和靳勇等人在《高校“竞赛核心”体育文化教育模式构建》中提出以“竞赛核心”体育文化为主导建立的以竞赛为核心的高校体育教育模式,竞赛体育核心文化教育模式的内容围绕着竞赛这一核心进行,目标的制定也是遵循使学生能进行竞赛为主要目的,体育教师被安排到相应的班级运动队指导和教学,教学安排课内外一体化。但该体育教育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会面临以下问题: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资金投入的不足致使竞赛无法很好地展开;学生体育成绩评价体系还有待思考;体育教师与职业教练的职业对接等。
2.5立体化体育教育模式
该模式由黄志荣、刘展仁和黄荣等人研究创立,其将课内化体育教育与社会发展、素质教育、地域差异、休闲娱乐、民族体质、体育与智力、终身体育、体育与未来工作和生活有机结合,形成包括更新课程观念、素质教育、技能教育、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形式、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课程考核、俱乐部、运动训练等作为整体的新型教育模式。立体化体育教育模式能系统有机地将大学体育教育内容形成科学化、具体化、实用化、系统化、终身化、立体化的形式,是系统教育的过程。该模式有利于全面增强学生体质、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等优点。
2.6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培养目标的体育教育模式
目前国内对创新人才培养体育教育模式构建的研究还比较少。但国内学者就该问题进行了许多相关研究,主要涉及了体育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联、体育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高校体育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和高校体育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等方面。龙亚军和汤亚平在《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核心的高校课外体育模式的建构》一文中以“创新教育”为思想指导,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为核心目标,以“体育俱乐部”为活动形式,以“多元性”为评价模式,以“自主管理”为制度保障初步构建高校课外体育教育模式。但该模式着重于研究如何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对体育课内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等方面却没有太多涉及。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对高校体育教育模式方面的研究归纳起来有几个方面:教育理念、教学内容、课程实施、成绩评价、校园体育文化和课外体育活动等。学者们以终身体育、健康体育和休闲体育等主流的体育教育理念为基础构建了多种体育教育模式。endprint
3.结语
目前我国对适用于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体育教育模式的研究比较少。学者们主要以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模式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型大学体育教育模式研究较少,且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考评方式等方面。在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培养目标的体育教育模式的研究上,主要集中于体育教学的创新上,对体育教育模式建构的研究在未来还有非常大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刘劲松.对高校体育教育模式的探索[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5(03):53-54.
[2]彭智.基于终身体育理念下的大学体育教育模式的改革[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05):170-174.
[3]毛芝海.基于终身体育理念下的大学体育教育模式的实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2(05):40-41.
[4]陈春阳,付亚军,余丹.普通高等学校健康与快乐体育教育模式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23):185-187.
[5]孟光,王伟.普通高校休闲体育教育模式的探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8-10.
[6]白海军.浅谈高校体育教学实施终身体育教育模式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06):71-73.
[7]刘智英,郑明辉.试论高校体育教育模式[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116-119.
[8]张晓英.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健康体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2):97.
[9]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0]李启迪,邵韦德.体育教学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1]付建民.“三大理念”与大学体育“多元整合教育模式”的构建[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02):105.
[12]戴志燕.对构建高校终身体育模式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1(01):49-50.
[13]杨旭峰.从高校体育到终身体育的思考中[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04):19-21.
[14]韩海波,姜域.积极推进体育改革树立终身体育思想[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04):27-28.
[15]方新普,黄文仁.健康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模式改革的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5(01):74-77.
[16]党炳康.普通高校健康体育模式新思路[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04):199.
[17]刘丽云,陈晔.试论构建大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新模式[J].湖北体育科技,2005(02):269-271.
[18]张晓英.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健康体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2);96-97.
[19]陈立富.基于普通高校休闲体育现状的体育课程模式构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0):157-158.
[20]蒋宁则.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休闲体育教育体系的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06):92-95.
[21]杨玲.高校体育文化“三位一体”教育模式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01):87-93.
[22]路佳,李永輝,靳勇.高校“竞赛核心”体育文化教育模式构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6(06):764-768.
[23]黄志荣,刘展仁,黄荣,宋一心,李思.关于21世纪我国高等院校立体化体育教育模式的创立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03):35-37.
[24]龙亚军,汤亚平.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核心的高校课外体育模式的建构[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1):53-54.
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资助项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