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陌生化角度看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的语言艺术

2017-12-02 16:50王苏杭
读天下 2017年9期
关键词:陌生化语言艺术

王苏杭

摘要:“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著名理论,是使习见事物换一种样式出现从而获取一种“新奇”的艺术效应。本文运用“陌生化”理论,从修辞形式的陌生化和语言风格的陌生化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余华的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的语言艺术。

关键词:陌生化;《十八岁出门远行》;语言艺术

俄国著名的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概念:人们会对自己周围的事物习以为常,长此以往,人们的思维、行动便会自然而然陷入“无意识”状态,而艺术的手法能使人获得一种全新的艺术感受,这就是著名的“陌生化”理论。他还指出,“艺术的手法就是使事物陌生化的手法,是使形式变得模糊,增加感觉的困难和时间的手法,因为艺术中的感觉行为本身就是目的,应该延长。”

然而,要实现艺术陌生化,首先要实现语言风格的陌生化。语言风格的陌生化是指作者有时故意“违背”语言使用的日常习惯和规则,使用一反常态的、陌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述方式来增加读者对于文本理解的难度,使读者获得个性化的期待视野,获得全然不同的审美体验。余华的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主要叙述了十八岁的“我”出门远行以及一路上的各种际遇,以一种新奇的创作风格向我们揭示存在之荒诞,表现初成人的“我”对生活的疑惑和迷惘。该文也正是在陌生化手法的基础上,运用独具特色的修辞形式和语言风格来表现荒诞的审美体验与感受。本文试从这两方面展开分析。

一、 修辞形式的陌生化

1. 隐喻

隐喻修辞的语词表达,是抛却惯常的语言表述习惯而存在的。通过这种方式产生全新意义,“隐喻起到了‘陌生化的引导作用,并由此强化着语词与存在的联系。”

小说中的比喻层比比皆是,具有非常明显的“变异性”。小说开篇“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我走在这条山区公路上,我像一条船。”就是典型的一种变异性比喻。起伏不止的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所以在马路上行走的我像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一条船。这里想象出奇有趣,刻画了未知世界在一位初成人少年心里的感受。文中还多次出现“汽车”、“旅店”的意象。“旅店”暗含主人公的灵魂世界和精神的栖息处;“汽车”则与主人公合二为一,彼此感知彼此的痛苦,彼此安慰彼此,这使得我内心深处充满温暖。

2. 象征

虚构是小说创作的必需要素,而象征手法则使小说具备更深刻的艺术效果。象征手法的表达内涵是内敛的、含蓄的,以这样的方式表达使得读者获得既有语言以外的弦音,是艺术表达的至高境界。

余华小说中经常出现“路”的意象。人们各自走在不同的路上,世界给予他们种种命运以外的际遇。“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我走在这条山区公路上,我像一条船。”这话兼含比喻与象征。“路”象征着人生的缺满盈亏,“船”则象征漂泊的人生狀态。旅店于我而言,始终是一种诱惑,初成人的“我”总是陷于希望与失望、失望与希望的交错往复中。“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汽车与自己一样,遍体鳞伤。因而人生便显得那么荒诞而脱离实际,反讽意味便呼之欲出。

3. 其他修辞

小说中还运用了其他修辞手法来表现陌生化,如反复、顶真等。“还没走进一家旅店”、“为旅店操心”、“走过去看吧”这些表述在文中不断出现,表现了“我”初遇世界时内心的焦躁不安和对人生命运的困惑与迷惘。“我看到那个司机高高翘起的屁股,屁股上有晚霞。”则运用顶真。

修辞形式的陌生化能够使读者获得最大程度的审美满足,获得积极的愉悦之感。陌生化就是故意“违背”语言使用的日常习惯和规则,使用一反常态的表述方式,给人以陌生的新奇感受。这篇小说灵活运用隐喻、象征、反复、顶真等一系列修辞手法,将我们从陈旧的思想中跳脱出来,获得全新的审美体验和愉悦感受。这也正式陌生化手法之意义所在,在小说中有典型体现。

二、 语言风格的陌生化

小说独特语言艺术的另一方面便是语言风格的陌生化。这在余华的小说往往得到不同程度的贯彻。陌生化的手法往往运用变异的叙述方式、含混的词语意义等,使得文中不同内容产生变异,从而使读者获得新奇的审美感受。

1. 变异的叙述方式

变异的叙述方式主要体现在小说语言的超常搭配,以此来达到陌生化效果。例如,运用词语变异,文中“这年我十八岁,我下巴上那几根黄色的胡须迎风飘飘,那是第一批来这里定居的胡须,所以我格外珍重它们。”原本稀松平常的“迎风飘飘”、“定居”被赋予崭新的含义,侧面表现出一种戏谑与调侃,给人以新奇和幽默之感。

此外,在修辞方式上,小说也采用了全新的意义组合。“爬起来用手一摸,鼻子软塌塌地不是贴着而是挂在脸上了,鲜血像是伤心的眼泪一样流。”将淋漓鲜血与止不住的眼泪相关联,语义上超常,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伤势的严重以及“我”感觉上的麻木。

2. 含混的词语意义

在小说具体的语词表达中,作者还刻意选用含混的、模糊的词语来表现主人公混沌的心理状态,从另一方面达到语言风格陌生化的效果。诸如“我看到那个司机高高翘起的屁股,屁股上有晚霞”,“车头的盖子斜斜翘起,像是翻起的嘴唇”这样奇特而含混的表述比比皆是。“屁股上有晚霞”看似不明就里,其实就是说时间已到傍晚,但作者却使之成为文中一个新奇的时间提示词,从而在语言意义上达到一种陌生化的效果。

余华说过:“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我觉得真实是归个人而言的。”他所追求的是他心目中的真实。表现在语言上,余华常常采取陌生化的表达,加之变异的叙述方式,从而使读者获得全新的阅读感受,形成新奇的审美愉悦。

文学作品的生命力体现在它的文学性,而文学性常常能通过陌生化的手法来实现。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正是通过以上两个层面上的陌生化手法的使用而形成了其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达到了较高的审美境界。

参考文献:

[1](俄)什克洛夫斯基.艺术作为手法.托多罗夫编选.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朱全国.隐喻与陌生化语言形式[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

[3]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J].北京文学,1987.

[4]吴义勤主编.余华研究资料[M].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endprint

猜你喜欢
陌生化语言艺术
提升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语言艺术的转换成效
悲剧:最有力量的陌生化
巧用语言艺术生动小学数学课堂
借助陌生化策略有效开展阅读教学
教学新思维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新理念下数学教学的语言艺术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陌生化”现象
西方文学作品中马的象征意义探究
视听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