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彩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部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学习活动有重要意义,它能推动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和激发更大的学习欲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这是每个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对此,我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热爱学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心理学家指出:“胆怯和过分自我批评的心理状态是妨碍创造的最危险的敌人,而勇敢和自信是创造个性中最重要的特征。”模范教师斯霞说:“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讲:“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没有爱,就谈不上老师的工作。无数事实证明,凡受到老师热爱、信任和尊重的学生,他们对生活总是充满信心,努力学习、力求上进。相反,如果学生总是遭到老师的斥责、辱骂、摒弃和惩罚,他们往往产生悲观、失望、怨恨、对立或自暴自弃等消极情绪。这种情绪往往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甚至有时会由此产生对周围人的敌视和对社会的不满。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想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师生情感是关键。学生如果喜欢他们的老师,那么对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就会产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所以教师要用一颗赤诚的心,唤醒无数颗喜爱数学的童心。例如:对学习能力较弱或成绩较差的学生采取少一点“威严”,多一点“亲切”的方法,用略带微笑的点头、信任的目光和理解的鼓励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活跃的课堂气氛中由喜欢“数学老师”而喜欢“学习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核心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这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新教材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策略。教师创设的情境越是新颖,越具有强烈的对比度,学生的注意力就越容易被吸引,感觉就会越敏锐、强烈,越容易诱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产生探索的强烈愿望。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創设情境谈几点认识。
1.导课新颖,调动学习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课,不仅能让学生产生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教师首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以教师良好的情趣去感染学生,促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态势,为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必要的心理铺垫。因此,导入新课要在“求奇、求趣、求妙、求新”上下功夫。如一位教师在讲“比例尺”时,首先提出了这样有趣的问题:“张师傅看到图纸就能制造出符合要求的机器零件;李老师看到地图,不用实地测量,就能知道烟台到济南的实际距离。这是谁在暗中帮助了他们?”学生回答了许多,随即教师板书课题:“比例尺”。尽管同学们对比例尺还不理解,但从刚才的提问中,已感到了“比例尺”的神奇力量,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求知欲开始了新的学习,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2.探索新知,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探索新知识,并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又激发了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提问:“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当学生轻松回答后,教师再问:“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否也有类似的规律呢?”有的学生可能受前者的影响回答:“个位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是这样吗?同学们一试,像13、23、29、56等都不能被3整除,显然这不是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时,教师凭借已有知识推出一些是3的倍数的数,然后确定其中一个数,调换各数位上的数字,如135换位置为531、153、315、351。让学生检验换后的各数还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经过检查惊奇地发现它们仍然是3的倍数,这说明能被3整除的数与其每个数字所在的数位无关。“那么这里边有什么奥秘呢?”不等教师提问,学生自己便会积极思考起来,急于想找到答案的好奇心,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诱发出了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这时展开新课教学,就能使教学效果较佳。
3.动手操作,提高学习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新问题、新想法,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教学“求平均数”中“移多补少,使两者一样多”的应用题时,教师准备许多圆片让学生操作,从多的一行取几个移到另一行,使两行的圆片一样多。学生的操作兴趣非常高,起初是笨拙地一个一个地移,然后就有学生发觉可利用求平均数以后来移,最后学生又发现了一种更简便的算法――利用求两者的“差”来移……,通过动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且在多种感官的运用中,学生们学到了一种探索新知识的方法,发展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4.多种手段,保持学习兴趣
数学是抽象的,但我们可以利用电脑,投影或动画等多媒体手段把抽象变为形象,认腐朽为神奇,从而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且现代教学手段从视觉,听觉多方面全方位的刺激,更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对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对本节的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印象。所以教师应运用多种手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学习《平移与旋转》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不同物体的动态的运动过程,学生们的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一边看一边用手比划物体的运动方式,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了新知识。
5.精选练习,巩固学习兴趣
课堂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极重要的环节,只有通过适当地练,才能打牢基础。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可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出些巩固概念的练习,培养能力的练习,一题多解的练习,多题一解的练习等,可以先练后讲或先讲后练,也可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同时要注意控制习题的难度与数量,不搞题海战术,不出偏题、怪题来难学生,让学生在平淡的练习中体会无穷的乐趣,在轻松的练习中逐步积累知识,提高能力。
三、正确评价——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活动如果能及时地、适度地做出评价,就能够保持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评价是否合理、准确或富有艺术性,将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下一次参与的积极性。经常鼓励学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肯定,是引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学生都有自尊心,教师要懂得尊重他们,关爱他们,对差生也要耐心引导,积极鼓励。正确的评价能带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成功的感受可以强化学生的兴趣,兴趣又能使学习变得愉快。愉快、积极的态度带给学生更多的表扬、更强的自信、更深刻的成功感。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结构就在充满生命张力的数学课堂上生成,从而真正地发挥了评价的教育功能。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的教学要有活力和乐趣,多一点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采取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形式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无趣”变“有趣”,培养“乐趣”,促进“志趣”的形成,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数学课真正成为学生要学、想学的一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