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星元
一
秋日旷野,天高云也高。倘若站在原野之上,一眼望向远方,方圆数里甚至更远之处,视野甚少被什么斩断。除了那些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墓碑。
久远或崭新的墓碑或立或卧,黑黝黝地堆在人间。有些墓碑经历了多年的风吹雨打日晒尘磨,已经陈旧或破碎,碑面上的刻字残缺不全、模糊不清,已经无人知晓它的归属;有些墓碑还是崭新的,碑上的名字去世未远,有些可能是你一面之缘的乡人,有些可能是你朝日相处的邻居,而有些则可能是你的骨肉至亲。
无数的墓碑耸立人间,看似杂乱无章,却暗含着人间的辈分和伦常。每一种辈分和伦常都是一种不容僭越的秩序,生者如是,亡者亦如是。
况且,亡者已矣,业已盖棺,自当定论。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秩序是人间的,是生者的,它们由活着的人制定,也由活着的人奉守。相对于亡者,那些墓碑一半属于生者:谁的家族墓碑整齐,谁的脸上就会一片金光;谁的祖先墓碑高耸,谁就是人间的孝子。也是基于这一点,我才在《从一片墓碑间穿过》这样写:
墓碑林立,它们的存在似乎
更为关乎活着的人——
那些上上下下高高低低的秩序
只会让依靠活着而活着的人
心生敬畏和凄凉
而那些凭借死亡活着的人
他们心无挂碍
已无需再借助什么为自己的
另一些什么证明
尽管如此说,但墓碑毕竟还是亡者之碑,它是亡者的身份证,是一个亡者区别于另一个亡者的最佳信物,尽管这信物不知道能在人间支撑多少年。但无论怎么讲,就是生者也不得不承认,墓碑的所有权,名义上最终还是归亡者所有的。因此,面对墓碑,我们终是不能绕过亡者。因此,墓碑之于亡者也不是没有丝毫意义。而它的最大意义就是,它在人间宣示着死亡,代替死去的人活着。
活着和死去的人或许都知道,死亡是一种长久的再不醒来的沉睡,而活着却是艰辛的堆积。生者不易,活得好不好,除了内心的舒适,也需要些脸面上的点缀。墓碑,尤其是石材、文字和刀工都高贵老道的墓碑,就是亡者最为优越的脸面。
然而,如何在死去后活得更为体面,他们就要求助于刻碑人了。
二
我见过的最沉默的人,是刻碑人。
这或许与碑的命意相关。《初学记》载:碑,以悲往事也。也就是说,为亡者立碑的初衷,是对亡者的怀念,因为阴阳两隔再不相见,这怀念需要有个承载之物,在余后的时光里,只要看见这个物件,怀念之情、悲恸之感就会油然而生。
墓碑的出现,让虚无缥缈的感情实物化,成为内心的悲恸最为物质化的表达。
作为以手艺传家的匠人,刻碑者从事的职业就是聚集悲伤、堆积悲伤、树立悲伤,让悲伤在人间显得更体面一些,更长久一些。而与悲伤为伍的手艺人,恰恰是最不容笑出来的。这是一种职业操守,是心照不宣代代相承的行规。刻碑人一旦对人笑脸相迎,便会被人视为对亡者和亡者亲人的不恭,那他这一身的刻碑手艺就砸在自己手中了,再无人愿意给他机会施展。所以,在我乡,你遇见的老刻碑匠人,或面似冰铁,不苟言笑;或脸有愁容,心怀悲戚。
在我乡,职业刻碑人又常常具有很多人没有的尊贵身份。原因在于:死者为大,为死者的体面辛劳的人,也值得让人敬重。
以亡者的名义赶路的抬棺者
他们将死亡扛在肩头
他们将心跳按于内心
他们的沉默像一枚高大的铁钉
如树般直插大地……
一个修成正果的人
最后的步伐总是高高在上——
那些在旷野中游荡的抬棺者
他们像冥界的判官
撑起了人间的尊严
上面这首诗,我写了“重客”,负重之客、敬重之客,也就是我们乡的抬棺人。其实,抬棺人和刻碑人的性质是一样的。他们同是亡者的化身,连接着阳世和冥界,在世人眼里地位何其的高贵。但这高贵更多的是出于惧怕。因为惧怕死亡,才敬重死亡。爱屋及乌,因为敬重死亡,世人才敬重与死亡长年累月打交道的刻碑人。
但敬重之下,却绝少有人愿意当个技艺高超的刻碑人。与其他的手艺人相比,刻碑人的命属阴,命贱。早些年,我乡的天下是手艺人的天下,借助一门世人仰仗的手艺,就可以纵横数十里,就可以被世人从心眼里尊重。读书纵然高贵,但平民人家往往不敢有封妻荫子的奢求,因此,许多人家就退而求其次,都希望手艺师傅能在十里八鄉选中自家的孩子当个学徒,以此来光宗耀祖、养家糊口。那些高贵的手艺人,弟子数十,拱卫着授业恩师,如众星般拱起一轮昏黄的老月亮,光耀着我乡。
可是,作为死亡的代言人,一个刻碑人的手艺是埋在阴影里,藏在黑暗处的。毫无疑问,这和人们总是讳忌一切与死亡沾边的事物有关,与讳忌一切与死亡沾边的人有关。
因此,在我乡,刻碑人的身份又是尴尬的。墓碑越高越风光,刻碑人的身躯就会压得越低越微小,直至低于尘,低于草,低于所有你能想象到的低。
三
那些墓碑,往往比主人风光,活在尘世的时光,也总是比主人更久一些。
每个人,包括亡者,都是独一无二的,同理,作为人们辨识亡者身份的墓碑,每一座墓碑也是独一无二的。如果你在我乡的旷野上经过,你就会发现,我乡的每一座墓碑之上,都有一幅绝无仅有的书法作品。而你看不到的是,墓碑背后,我乡的每一位刻碑人,都是乡间卓越的书法家。这些民间书法家,大多不识几个大字,但这似乎并不影响他们技艺的精湛。他们将丧主家请人代笔的尺幅,紧贴在平整的石料之上,沿着纸上的文字,用朱砂,用刀笔,用凿子,渐次而深地镌刻下一个人的名字及名字覆盖下的一生。他们法天、法地、法自然,勾点撇捺,各有方寸;篆隶行楷,皆自风流。
刻碑人多是穷苦人家出身,舍得出力气,也守得住寂寞、屏得住耐心。倘若是富贵人家的子弟,绝少从事这一行当——在世家大族眼中,这是对自己的祖先和自己的身份的亵渎,往往会遭受本乡本族的排斥和疏远。但我乡历史上的碑刻名宿王久仑似乎是个例外。
我查遍了本乡志书,那些厚厚的地方史料中,没有留下关于久仑先生的只言片语,只有他的一首绝意仕途、颐养山林的七律。但在更民间的父老口中,他的名字和轶事却经久不衰。
在走访了我乡的诸多故老之后,我大体了解到了王久仑先生的家世以及生平:王久仑,右军后人,前清秀才,工书法,善吟诗,有刘伶醉酒之风,存高山流水之德。先生为人豪爽而不乏温和,才华冠于沂州而谦虚谨慎,时人多以结识他为荣。某一年,秋闱未折桂,名落孙山外,先生遂闭门不出三月,三月后孤身移居村外,圣贤之书尽抛,始为人刻碑。先生刻碑,自写自刻,字体多用魏,结体方严、笔画强劲,朴拙中万千变化,端正中无限风采。一时间百里刻碑之业皆为其臣服,乡人遂以“刻碑王先生”称之。久之,简称“刻碑王”。故老传闻,王久仑先生生来一对阴阳眼,一眼看阳世,一眼看阴间,能与生者言,能与亡者谈,因此,他刻的碑,生者欢喜,亡者喜欢。
王先生的故事固然是被故老们夸大了,但即便刨除掉夸大的成分,但就抛弃了功名,俯身丧葬之业来说,也足以引起后人的诧异进而敬佩了,毕竟,先生生在一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毕竟,他的书法和碑刻作品,都在我乡冠于一时,乡人皆以收藏一幅他的书法为荣。
关于“刻碑王”的传奇,最让人惊奇和不断传说的,是盗碑。
野史相传,民国三十五年,世道混乱,乡人填饱肚皮尚难,无暇其他。时有盗贼,辗转鲁南苏北,半月之间,夜盗王先生碑刻23座以图获利,终在徐州城被巡警查获,一时引为奇谭。消息传开,更多的蟊贼夜潜我乡,将王先生所刻之碑偷得一处不剩。何其悲痛啊——艺术向来如命似草芥的妓女,当碑刻被视为一种艺术,就是它被金钱和利益反复转手之时。这也正是为何今日,作为一个探寻远去的刻碑匠人故事的书写者,我遍寻王碑而终无所获的原因所在了。
摊开本乡志书,面对王先生唯一流传下来的那首七律,我在想,倘若王先生知晓数十年后他辛苦所刻之碑的遭遇,他还会选择做个刻碑人吗?我在想,倘若礼请王先生刻碑的乡人知道自己祖先的墓碑会遭此大劫,还会请求王先生刻碑吗?
没有人回答我。除了那座被盗贼盗走的,但却留在乡人记忆里的墓碑——据说,那是王先生为自己镌刻的墓碑;更据说,那也是先生平生所刻的最小的墓碑。墓碑上面刻的不是大清国秀才王久仑,而是:刻碑人王久仑。
是的,我乡卓越的刻碑人,王久仑。
四
刻碑人总是将最重要的那块碑留到最后再刻。那是他自己的碑。
一个刻碑匠人,一生中为别人刻过多少碑?那些风光的人,那些失意的人,那些长寿的人,那些短命的人,那些富贵的人,那些贫困的人,那些安然离世的人,那些亡于非命的人……都已经再无所欲所求。他们已经离开人世,入土为安,让一块墓碑、一个刻碑人宣示着自己的生平。在刻碑人心里,好日子和坏日子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数清,但刻过的墓碑大概只有大地能数得清了。
刻成的墓碑越多,刻碑人越是急迫得想再刻一块碑,让自己的手艺在练习中不断精进,以期在镌刻自己的墓碑之时更流畅,更完美一些。
那么多从他手里修成正果的墓碑,都渐次沦为陪衬,沦为前奏,那么多的陪衬和前奏,只为了最后的一次镌刻,最后的一锤定音。在刻碑人心中,这才是唯一的一块墓碑,当他决定刻下的那一刻,他的天空是明亮而黑暗的,他的明亮在于,他在以自己的方式证明自己活着;他的黑暗在于,他从未如此贴切地触摸到死亡。刻碑人用自己的名,用自己的碑,用自己,联通了生死,弥合了阴阳。
然而事实是,刻碑人迟迟不下凿子。这个跟随了他一生的名字,看似简单,瘦弱,毫不起眼,一如刻碑人。但当刻碑人真要决定刻下它的时候,它又在刻碑人心中显得那么高大、沉重,那么困难重重。
刻碑人第一次感觉到,他的凿子和锤子拥有着千斤之重,他老了,已经举不起那力压生死的重量。
在我乡,跟随刻碑人学习手艺的那几个年轻人,已经自立门户多年。他们已经抛掉了手中的锤子、凿子,换上了角磨机、电磨机和吊磨机。石料在更为尖利的机器面前,纷纷躲避着自己,却终不能在分秒之间守住自己的躯体。手工刻碑老匠人穷其数日甚至十数日才能完成的碑刻,他的徒弟们往往半天甚至更短时间就能完成。徒弟们劝告师傅也要学着更新换代,抛掉那些跟随了他一生的工具,而刻碑人从来都是一句话:你们刻下的字里,没有汗滴子的味道。
在衰老的手工刻碑人看来,没有汗滴子的味道,是生硬的,这是对于文字的亵渎,也是对亡者的亵渎。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徒弟们刻碑的速度越来越快,生意越做越红火。而手工刻碑人的门前,只有一张张空无一字的石碑,等着人提着亡者的姓氏和生平到来。然而,提着亡者的姓氏和生平的那个人却始终没来。直到手工刻碑人也躺成了他门前的一块无字石碑。
更为残酷的是,来不及将自己的名字刻入石碑的手工刻碑人,到死都没能拥有一座含着汗滴子味道的墓碑。他的后人和徒弟们用放肆的电,用尖利的铁,用乌黑的墨,将他鲜为人知的名字,刻在一张冷冰冰、黑黝黝的石料上。这个穷尽一生来镌刻文字的人的墓碑,和与他同时亡故的其他人的墓碑,毫无区别。倘若有外乡人经过他的坟墓,绝不会想到,这里住着一位在生着的时候,用双手触摸死亡的刻碑人。
然而这些,手工刻碑人都已无从知道了。
五
我必須一次次写下墓碑,写下它作为亡者曾活在人间的证据,是那么的高贵和渺小。
我也必须一次次写下那些手工刻碑人,写下他们将生和死镌刻在一块石头上的信念,是那么的执著和徒劳。
人间若无墓碑,谁还会想起亡者。
人间若无手工刻碑人,谁还会这么敬畏一个人的生,一个人的死,一个人的生不如死,一个人的虽死犹生。
我们乡最后一批老式的手工刻碑人,已经在与石碑的相互摩擦中,消损掉了最好的碑刻时代。这样的时代绵延了数千年之久,并且经久不衰。但这样的时代一旦要衰落,任谁也无法将它再树立起来。就像破损的墓碑,碎了就是碎了,倒了就是倒了,从没有一块墓碑立起过两次,从没有一个人死过两回,从没有刻碑人为同一个死者镌刻两座相同的墓碑。
我们乡最后一批老式的手工刻碑人,像秋天的落叶,纷纷砸向地面,沉于土中。
让人惊异的是,这些刻碑人的遗言竟然都惊人的一致:墓前无需立碑。将墓碑视若生命的刻碑人,在抛弃生命之时,又将墓碑抛弃。我百思不得其解,那些手工刻碑人的后人百思不得其解,我的乡人们同样百思不得其解。生死面前,谁才最有资格给这个谜团一个答案呢?
只有刻碑人。
作为挥动机器的刻碑人,那些手工刻碑人的徒弟说,师傅们不愿拥有一块没有温度的墓碑。这是一种解释。
我的远房表舅爷爷,我们这方圆三十里最后一位手工刻碑人在醉酒之时说出了他的心里话。他说,刻碑人无需墓碑,他们在人间沉默地活着,就是墓碑;他们躺进土里,也是一块墓碑。这是另一种解释。
无论是局外人还是局内人,没有人晓得谁的话更接近事实。包括他们自己。
唯一的事实是,那个被我称作表舅爷爷的手工刻碑人,作为一块躺下的墓碑,他已经沉睡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