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认识中医药:对中医药优势特点及其未来发展的哲学思考*

2017-12-01 07:59杜力军赵玉男谢伟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7年9期
关键词:中医理论哲学中医药

杜力军,赵玉男,雷 帆,谢伟东,李 俊

(1.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 100084;2.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南京 210046;

3.清华大学药学院 北京 100084;4.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生命与健康学部 深圳 518055;5.江西中医药大学创新药物与高效节能降耗制药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昌 330006)

换个角度认识中医药:对中医药优势特点及其未来发展的哲学思考*

杜力军1**,赵玉男2,雷 帆3,谢伟东4,李 俊5

(1.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 100084;2.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南京 210046;

3.清华大学药学院 北京 100084;4.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生命与健康学部 深圳 518055;5.江西中医药大学创新药物与高效节能降耗制药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昌 330006)

中医药学发展至今天,其顽强生命力无庸置疑。从这一角度出发,去分析认识中医药,从中发现其优势特点,对于更好的完善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使之更好造福于人类,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从科学哲学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结论如下:1.形而上学性质概念组成的理论体系与辨证论治的病症实践有机结合、并以中药等疗法作为反馈手段而对其理论正确与否进行不断地验证和修正,是当代中医药理论的一大特点。2.当代中医理论已不同于传统的中医理论,其理论演绎及其辨证论治的重心已不同于古代中医,这些发展和创新之处需要研究和总结。3.中医药与西医应该是平行的两种医学理论体系,两者共同丰富了对临床疾病的防治。4.作为一门独立的医疗体系,中医药理论也一定需要发展甚至革命,这一过程依赖于整体科技水平的发展与提高。

中医学 科学 科学哲学 自然科学 范式

以往对中医药的讨论都是局限在中医药是否科学的前提下,并且以当代自然科学的范式(paradigm)来论证中医药。要知中医药发展至今所展现出来的生命力、一定有其自身的道理,分析其中的原因,发现其中的优势或所带给我们的启示,对于认识和发展中医药,并使之为人类健康做更大的贡献有着积极的意义。此所谓“换角度”之意所在。即面对当前中医药发展的事实去探讨其中的道理,而不是以一种范式来强行论证中医药,或者仅仅从哲学或科学史角度去论证中医药的科学性。

中医药理论的科学性毋庸置疑。但是如何认识中医药,则是需要重新审视的。现有的一般认识是将中医药理论置于传统医学之下,基本上是以现代生物学和西医学来对中医药进行研究阐释,似乎这样才是中医药学科发展的出路。较少有从中医药本身内在体系的特点和规律来认识和探讨其发展。另一种则是呼吁重视以传统方式进行自身发展。而这更多的讨论如何继承,鲜有重视探讨其自身如何发展的论述。例如在所发表的从哲学或者科学哲学角度审视中医药学的相关论文中[1-7],大多是从历史角度对中医药科学性进行论证并且给予肯定。但是这类文章大多从理论框架进行研究,较少对中医药的具体发展以及从其未来发展角度进行论述。几千年的中医药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中医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发展到今天己形成了自我完整的理论体系,更重要的是中医药还一直服务于临床。因此,换个角度来看待中医药,从现实和发展的角度去对中医药在当代科学发展范畴内进行定位,并对其发展至今的成因及其优势特点等进行分析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中医药。如此,也将有助于对中医药的战略发展的研究与探讨。

本文所指的中医药(以下简称“中医”或者“中医理论”)中所包含的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并具有四气五味、性味归经药性理论属性的中药。这里的中药与中医理论为一完整的理论共同体。

1 当代中医理论的两个主要特点

1.1 形而上学属性的概念与具体临床症状的有机结合

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中医理论中充满了属于哲学范畴的形而上学(metaphysics)的概念及其演绎。如此也使得中医理论具有了所谓“玄”的色彩。并由此常常成为了论证中医科学性的靶标。但是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发展到今天的中医理论已经形成了形而上学性质的概念与临床病症有机结合的理论模式。今天的临床实践中,医生在以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理法方药治疗疾病的同时,也注重某些有特别药效中药的使用。而中医的那些具有形而上学性质的“阴阳五行”也只是在归纳分析病症时的一种思维方法,并不具有具体的施实作用。如此,就使得中医理论依据于临床病症,从而使中医理论植根于以临床疗效为检验模式。这也是为什么中医药能发展到今天的根本原因。这种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为思维指导,与临床病症有机结合,以临床疗效的评判标准所形成的中医药验证体系也是当代中医理论的主体。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四气、五味以及中药的归经等与具体由不同症状组成的证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可确证或者可证伪的检验系统:症状-证候(病机)-中药疗效-反馈-验证与修正中医理论(证候)。保证了中医药的可确证/可证伪性,也就保证了中医理论的科学性。中医理论的可确证性如图1所示。

图1 中医理论可确证性示意图

阴阳五行为总范式,下属又分为八纲、六经、脏腑、气血营血、六淫、三焦等辨证的范式。但是阳阳五行具有形而上学属性,但它又很好的融入了其它病症的辨证之中。上述辨证理论各有侧重,但都是以临床症状为基础的,也就是这一点,使得这些形而上学的辨证有了依托,并经得起临床疗效的检验。这种“形而上”与“形而下”的有机结合,是中医学对科学概念的贡献。在科学哲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研究内容即是所谓的科学划界,即科学与伪科学的界定。科学哲学中将形而上学的东西都划为伪科学的范畴。因为它们不具有可确证性(confirmation)或者可证伪性(falsification)。的确,就“阴阳”这种具有浓郁的哲学色彩的概念或者由此派生出的理论来说,没有哪一个实验可以直接确证或证伪。但是,在现代中医中,它已经与临床病症很好的有机的融合,而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来有效的指导中医的临床辨证论治。这种结合从而使抽象与具体、形而上与形而下的这种二分法的对立性得到了融合。这提示在形而上学与科学之间还有第三种存在模式,这或许是中医的发明创造。

以临床症状体系为主要核心、以药物疗效为信息反馈进而诊疗疾病为主要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中医药理论体系,阴阳五行这一具有哲学色彩的概念在其中主要起到归纳分类的作用,目的在于直接简便的驾驭复杂的病症,更好的说明和预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阴阳五行”的理念实际上最终都体现在具体的临床病症中,而这些症状是靠诊疗及药物等治疗效果进行反馈,进而对所治疗的病证进行修正,使之更靠近相应病症的自身发展规律。因此阴阳五行不是独立于病症之外的单纯哲学演绎,而是建立的病症基础上的哲学概括。因此,将阴阳五行与病症相结合,以病症为主,以诊疗及药物治疗为反馈,是当代中医发展的特点之一。而这一特点,使得中医理论更具有可验证性。以科学哲学来看,科学理论确认的要素在于:可证伪性,拟真性以及逻辑简单性[8]。也就是这种与临床病症的诊疗模式,使得中医理论具有可证伪性。

对于中医理论中的一些形而上学概念,学术界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但多数是将这种哲学思维与临床病症割裂开来进行讨论。例如近年来学术界所提出的重视中医原创思维,实质是形而上学性质的思维[9]。还有人提出中医的出路在于摒弃古代诸如阴阳五行等哲学理念,回到自然科学门下[10]。但有人则认为近代中医内科的辨病论治、对疾病进行分类等理论,因陷入了科学论的还原论而使自身矛盾百出[11]。中医本质来源于临床实践。阴阳五行只是用来概括临床复杂的症状-证候群的方法。尽管它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哲学体系。但是它在中医药里不是根本,只是一种思维方法。现代中医人不会坐而瞑思苦想阴阳五行便杜撰出病证,更不会凭空产出理法方药。早期中医借助阴阳五行理念来说明临床的复杂病生理表现,当代中医已逐渐将其置于一种方法学的地位。因此,有必要对阴阳五行在当代中医的哲学定位及其实用性进行研究,或许从中可以看清中医药的发展。

实质上,当代中医中阴阳的形而上学的概念只是有助于临床辨证分析病情以及归纳病症的一种方法。例如肺脏病变。根据中医理论,肺脏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与疏泄,主皮毛。因此肺脏生理功能紊乱首先表现在呼吸方面。主要症状为咳嗽。按照中医理论,肺脏病理变化又可分为实证和虚证两方面。在肺虚方面主要可分为肺阴和肺阳两方面。从字面看,肺阴和肺阳虚掺入了阴阳概念。单纯的这些阴阳的概念具有形而上学的特性,不具可检验性。但是这种阴阳的概念与其具体症状挂钩,在以肺脏病变的主要症状咳嗽的基础上,如果是肺阴虚,则会伴有咽干干咳,粘痰,盗汗等症状,可以用杏仁、栝楼、麦冬等中药治疗;肺阳虚则伴有气短乏力、自汗、畏寒等症状,可用杏仁、太子参等中药治疗。由此可见,虽然肺阴和肺阳比较抽象,但是落实到这些症状是可检测和验证的,换句话说就是具有可确证性和可证伪性,而且所对应的中药是反馈性检验的方法。

当代中医理论中,“阴阳”范式与脏腑理论的有机融合,并进而成为指导临床思维的有效方法。现代生物学研究所揭示的压力与压力感受器受体[12],能够部分地解释诊脉的生物学基础,但不能辨“阴阳”。另外在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治疗中也体现了阴阳思维模式的指导性。在当今的生物学和基础医学研究中也每每有相关理念的论文发表,标题中常常冠以“yin and yang”。在此只是一种分析归纳问题的思维方法[13,14]。

1.2 非精确性和非定量性概率化的特点

非精确性和非定量性的概率化是中医理论的又一个特点。它直接关系到中医理论的临床应用,以及对疗效的评判。形成这种概率化的原因有很多:哲学理念与临床病症有机结合的模式所具有的以定性为主的评判体系,中药成分的复杂性,中药复方组成的复杂性等,都决定了中医药在临床诊疗疾病的概率化特点。这一点也造成了有人在对中医临床疗效评判的质疑之处。中医的这种特点还体现在中药的分类上,例如,同类功能的中药有许多,其中所具有的共性,使其在临床使用时具有可互换性。其用量具有较宽的选择范围,都说明这种用药的概率性。除了少数不多的中药其药效强度可以精确的使用外,大多数中药其药效都在一个较为宽泛的范围。而且多数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是综合作用的结果,往往表现在单一成分的药效不如多成分,而且随着化学成分分离的越纯,其活性越弱。这些都是造成中医药概率化特点的原因之一。对中医药的这一特点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将有助于最大限度发挥中医药的优势。

2 当代科学发展中中医所处的位置

2.1 当代中医与传统中医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医已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有着自己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以其独特的理论范式及其临床疗效占有着自己独立的一席之地。与其它医药学科处于平行的位置。上世纪60年代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形成发展的一个重要事件,就是对科学本身发展与革命的认识。认为科学发展分为前科学-科学-规范科学几个阶段[15]。科学变革首先需要出现危机(crisis)。不可否认,中医理论中有许多行而上学性质的东西,有人也将中医理论称之为“前科学”[16]。但是不管处于哪个阶段,中医理论始终都是处在一种相对稳定期。但是这种表面稳定之下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发展与变革。其实今天的中医理论已经不是传统的中医药知识,而是一门具有自己独特范式的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当今中医的发展,已远远突破了传统医学的范畴。表面上看,中医与传统医学尚有一些形似之处。但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其在行为理念和理论的完整性、严密性以及逻辑性上,都超过了传统医学。因此,从重新审视的角度出发,我们不应再习惯性地将中医归属于传统医学,而应是与西医并驾齐驱与时俱进的中医学,尽管它曾起源于传统医学。所以当代的中医学(Chinese medicine)已经不是传统的中医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这一点,我们需清醒地意识到并且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

2.2 中医发展须依靠自身

由上可见,由于中医独特的理论范式及其根植于临床的特点,以临床为基点的自我更新和发展就成为中医理论发展的唯一途径。但是如何发展,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仅从目前来看,似乎这种临床中医理论的发展处于停滞阶段。这种状态需要多长时间才可能因其科学革命而进入新的科学状态,尚不得而知。因为现有中医范式已能基本满足中医临床的实践,还没有产生明显的理论危机,同时自然科学目前的发展尚不足以对中医产生根本的影响。

因此,对中医而言目前所能做的就是积蓄。重视临床基础医学的研究。在辨证的基础上,利用代谢组学、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现代生物技术对“证”进行研究,希望在此基础上,寻找到不同证之间的生物标志物,进而有助于实验科学的“证”的研究。同时也为临床辨证论治探索诊治指标。这种通过现代生物技术研究所获得的机体的病的生理变化及其生物标志物如何成为中医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为辨证论证所用是需要研究的命题。中医未来的诊治应该是主、客观指标结合的辨证论治,重视总结中医诊疗的优势,并使之发扬完善。例如中医的“表证”。关键症状在于“恶寒发热并见”,其中的恶寒是其特点之一,所谓有一份恶寒便有一份表证。现代医学解释,其为前驱期。所谓恶寒是因内生致热原释放,体内产热大于散热的病生理过程[17]。感染性疾病多具有这种典型的病理生理过程。一般治疗上会对症给一些解热镇痛药,其主要依据是测量体温。因为恶寒是一个主观症状,体温计是量不出来的。那么对于极期的高热仍用解热药。而中医则会在寒热并见时使用辛温解表与清热解毒药,在高热期则主要使用清里热药。由此可见,中医在这方面的辨证用药更为细腻。中医不但对于感染性疾病,对于一些其它由内生致热原存在的“寒热并见”的病症也可以遵照这一原则而使用辛温解表药,且往往会取得较好的疗效。例如,口腔溃疡是一个原因不明的疾病,中医会在初期病人口腔粘膜溃疡、伴有恶寒发热时,在清热解毒药(栀子、黄连、黄芩、连翘等)中加入辛温解表药,诸如羌活、荆芥、白芷等,从而起到缓解症状、缩短病程的效果。西医可能会因其为变态反应性损伤而无明确有效治疗方法,或者仅仅补充维生素支持疗法。从临床诊断来看,西医的“内生致热原”的病生理解释反过来不能作为中医表证的辨证依据,同时也没有“寒热并见”这一独特症状的判定来得直接、准确、简明和实用。并且这一病症是可检验的,或者从科学哲学角度说是可确证的或可证伪的。

一门学科的发展,应该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中医如何保持自身发展即中医学的突破点在哪里?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命题。

2.3 中医理论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生命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当今自然科学对生命研究也只是揭示了其“冰山一角”。我们曾对小檗碱的长期深入研究发现:小檗碱的主要作用靶标在核酸,它可作用于基因转录区的TATAbox,从而抑制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同时它还可以作用于mRNA的PolyA,延缓相关mRNA的降解,从而上调相关蛋白的表达。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它可能通过作用于Ucp1基因转录区上游的增强子元件,从而解除对TATA的作用,使其抑制Ucp1表达的作用消失,由此表明了生命活动的复杂性[18-24]。当今生命科学的研究工作具有机械还原论的属性。他们试图将生命的每一个构成要件说清楚。但是复杂的生命组成要说清楚,尚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况且即使是说清楚,也解释不了综合的生命功能活动。由此可见,自然科学的还原论即使将生命的每一个建构揭示清楚,也不等于从功能上完成了对生命的阐释。

还原论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理论还原。由于生命构成的物质基础多具有理化属性,因此还原论提倡生命过程最终可以还原至物理化学理论。例如,心肌纤维收缩,最终还原为肌球蛋白由于磷酸化,使肌钙蛋白打开了肌原蛋白结合位点,进而使横桥机械摆动。此为一种典型的物理化学的还原[25,26]。尽管要达到这一点,目前尚有许多争议。但是自Watson发现DNA双螺旋后[27],人们似乎看到了这种理论还原的可能性。生命的基础是物质的,其生理功能的基础特点是物理化学性质的。从这一点出发,以理论还原来提示中医药科学理论具有可能性,但它必须建立在对生命认识的更高层次的揭示之上。而在这一层次上,才有可能是将西医和中医对生命的认识进行完全的融合[28],形成新的具有独特范式的理论,从而也将会形成新的生命科学理论。我们期待着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以及诸如“量子理论”以及新的生命物质单位的发现等等新的学科的出现和形成。

3 当代中医与其它自然科学的关系

3.1 中西医结合

西医是建立在机械还原论的哲学理念基础上的自然科学。它的目的是要在穷究其最小单位,并在可视化和定量化的基础上对疾病进行研究和诊治。例如《Science》上发表的高分辨电镜所现的染色体结构即是典型例子[29]。它与中医是两种不同的理念,不具有通约性(incommensurability)。因此中西医结合实质上是用两种不同的理论范式同时来研究同一种疾病,而不是理论的融合。中西医结合模式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从中医和西医角度对同一疾病认识和分析,并用两种医疗体系的疗法进行治疗。但是由于中西医两种理论体系间没有通约性,不可能从根本上进行融合,只是互相为用,其最终结果就是提高临床疗效。从理论上讲两者不可能融合为一种理论。例如,心肝脾肺肾等五脏的概念,中医与西医具有不同的范式,它们之间不具有通约性。也就是说,彼此的概念虽然均是对生命的观察表述,但是由于角度的不同,使得它们之间的表述彼此不同。中医表述“肝阳上亢”证时的肝,与西医所指的肝脏不是同一概念。两者之间具有不可交流性,通俗地讲就是彼此听不懂。

从中西医结合的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也表明,这种结合只是各自理论对同一疾病的不同认识和应用。从医疗实践的实用性角度来说,这一结合的特点是各取所长。因此,对于治病医术来说有实际意义。但是从科学理论来说,不具有理论意义。这是因为中西医理论之间“由于不同范式间的不可通约性,中西医结合实际上是结而不合,只能局限于具体、零散的运用及比拟”[30]。再比如,葛根黄酮的药理研究与其药性理论的标定[31]。以及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内容涉及青霉素、东莨菪碱、氢氯噻嗪、氨茶碱等“西药中药化”的讨论,不管实际可操作性如何,但都从另一方面反应了中医药理论的自身相对完整性和不可替代性[32-36]。

实际上,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是建立在自身主观感知及反应(perception)的基础上的。即使是借助于不同仪器观测,也是建立在对所使用仪器背后理论承认的前提之下的。例如,人类对事物顔色的感知与有些动物不同,并非真正反应的所观察物质自身的色彩。又比如,对蛋白质结构的解析,也是建立在对所使用观察仪器如冷冻电镜(Cryo-EM)和X-ray衍射理论基础上的。所以任何形式观测都是有先决条件的,是相对的。由此可知,中医、西医都是从不同角度对疾病进行观察研究,去认知疾病,是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可以并存。关键在于它们须具有可确证性/可证伪性。

3.2 现代科学对中医药的阐释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对中医药开展的现代研究是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式。例如对中药药理及其归经炮制理论等进行的研究。从临床医学及其生物角度对中医证进行实验研究,以及辨证论治法、方的临床基础研究等。所有上述工作都是用一种自然学科来对中医药进行现代阐释。这种结果促进了对中医理论的认识。但是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现有的研究只是停留在“阐释”层面,而对中医药自身的理论并无裨益,更谈不上发展。实际上临床中医在诊治疾病,理法方药上仍然使用的是中医理论,而不会用已阐释的现代研究结果。充其量只是作为一种说法,对所形成的理法处方作为一种参考,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因为这两种体系没有通约性,因此不可能通融。

4 未来中医研究的发展趋势

4.1 自然科学方法对中医的研究

4.1.1 着眼于临床基础研究,注重与疗效挂钩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对证候的生物背景进行调研,为未来中医科学发展积累数据。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所提出的“新医学”[37],即是这种结合的产物。只是由于没有分清两种理论体系的不可通约性。所以这种结合只是两层皮,产生不了“新医学”。现实的目标是,使临床医生同时掌握两种医疗体系,临床上视具体病情选择使用,真正做到两种医疗体系的优势互补。例如早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中医理论中的“腑以通为用”,“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曾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主要中医理论依据之一,并由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是也不难看出这种结合根据其病理生理不同,虽然发现了许多指标,但是仍不能回归有效的指导中医药的辨证论治的理论上[38,39]。

4.1.2 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对中医模糊性概率论的确证性或证伪性研究

利用现代生物与化学技术方法对同类中药的共性和个性进行实验研究,以确证同类中药的近似性的概率。同时对于临床辨证论治的实验方法学进行探讨,以确定这种有中医理论特色的概率性价比的临床评价方法与体系。一门科学理论的可确证性/可证伪性主要体现在实验研究的可重复性及其与多种观察经验之间的相互协调一致性,做出尽可能简单而结论明确的所谓的“干净的实验”。科学理论的进步性应体现在“科学理论与经验事实的匹配性、科学理论的统一性与逻辑简单性的要求以及科学在总体上的适用性”[8]。中医的这种基于临床症状及其相对模糊概率性的特点,决定了实施和达到上述几点要求的难度,这恰恰是需要中医在未来发展中下功夫之处。

4.1.3加强哲学或科学哲学对中医的研究

科学哲学的研究不再是论证中医科学性,而是应该探讨中医药存在的内在因素,回答为什么、以及如何发展等问题。积极地为中医科学的战略发展建言献策。探讨形而上学对中医药理的积极的一面。并且从实在论和工具主义等科学哲学角度探讨和论证中医药的未来发展。

4.2 中医学的革命

从科学史来看,任何一门科学总是要不断发展,如此才能展现其所具有的生命力。科学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是科学革命(scientific revolutions)。中医也不例外。曾有学者认为中医的“危机”实际是科学观的危机。中医哲学元创作在于将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结合,认为中国传统认识论的根本前提是主观与客观相融合[40]。另有人认为中医的思维模型只能提供定性和推论性的依据,不能提供严格的量的依据。因此,中医发展应该是借助现代科学阐释、补充和发展中医[41]。还有人从文史哲角度认为“中医研究表征的是两个意思:第一是以中国传统方式对人体、疾病、健康、诊断和治疗的医学研究,属于医学范畴;第二是以这种医学和医疗体系为对象的研究,属于史学、哲学和文化范畴”[42]。上述分析表明,在中医理论发展是多层面的,关键还在于自身。

目前所有的以现代生命科学方法对中医理论的研究,多是在不同层面上阐释中医药,只是从其学科自身对中医药的行为回答为什么。中医科学的革命绝不是西医或者说当今自然科学改造中医,而是在科学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的自然融合。所以从目前状况来看,这类研究都只是局部的阐释,最多是“有道理”,或有“科学依据”。但都不能从根本上影响中医自身的内在运动规律。有的也只是把中医药当作一个“文物宝库”,不断从中获取,其研究结果充实当代自然科学。历史上中医理论也产生过多次局部的危机,但也都成功的通过自身化解并最终实现了融合。例如:金元四大家学说、温病学说等。中医辨证理论中的多种辨证理论体系的共存,从中也可以看出中医药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危机的痕迹。同时也显示了一种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的历程。

从历史发展看,中医具有较强的自然处理危机的能力。其中不同局部理论范式的互补融合、以及相对可靠的临床疗效、有巿场等,形而上学性质的理论指导与症状的相结合,以及概率性的用药特性等都提高了中医药自身处理危机的能力。西医与中医是两门独立的科学,彼此虽然都是观察生命,治疗疾病。但是由于两大科学共同体范式的不同,其彼此之间不具有通约性。目前的西医及至生命科学的发展水平还不足以对中医自身构成危机,不会导致中医革命。因此,西医与中医将会长期并存。只不过会表现在两种理论体系实施规模大小的差异。关于中医和西医,在这里想借助库恩的一句话,希望能够引起我们的深思:“为了使科学成为可能,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必须是怎样的呢”[15]。

中医真正的“危机”在于自身。主要表现在临床医生的中医学术水平,以及中药的品质和质量等方面。此所谓渐进性“变色”。发展中医的关键在于临床疗效。而保持临床疗效又依赖于高水平的临床医生。如果掌握较高水平中医理论的人渐少,这些人因不能完全掌握中医理论、而使临床疗效无特色不满意而最终会遭到临床遗弃。中药质量的下降因直接影响疗效而促使产生危机。此外,需注意文化中医对医疗中医科学性论证的影响。一般来说,人们常常将中医理论与其所附带的文化背景合而为一,并认为以此体现了中医的实力,并认为应作为一种文化自信来对待中医科学问题[43]。所谓“文化中医”指主要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影响所表现在中医理论中的一些思想,如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由于这些思想多具有形而上学特性,属于中医理论中的文化思想部分,按照自然科学的原则不具有确证性或可证伪性。虽然这些思想对于中医理论及其临床诊病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启示性,但不是最终诊病处方的依据。所以这部分应列入“文化中医药”的范畴。这些内容也往往成为自然科学方面评判中医科学性的口实。其实如前所述,当代中医的可确证或可证伪性主要在于临床症状及其辨证用药。而这些所概括为“医疗中医药”的部分才是中医理论的根,才是中医之所以表现出顽强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5 小结

综上可见,中医理论的特点具有形而上学特性的概念与临床具体症状相结合,并以理法方药进行验证的反馈系统,从而保证了中医理论的可检验性。当代中医已不再完全相同于传统中医药,其主要特点是以脏腑辨证为主。阴阳五行只是一个哲学概念。这一点值得学术界认真研究。另外,生命的复杂性,使得现代科技对生命的研究仅仅是冰山一角,更谈不上从功能角度进行整合,故很难以此来研究中医药。同时中医以功效为主的辨证理论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尚无其它学科所能取代。最后,中医理论与西医属平行理论,两者可以互相补充,共同实现对疾病的防治以及对人类健康的维护。中医理论的发展和革命有待于整个科学水平的发展,这一过程或许很漫长。

致谢:感谢美国德州大学MD Anderson癌症研究中心王玉刚博士对本文提出的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 邵雷,烟建华.从历史角度论证中医的科学性.医学与哲学,2007,28(5):54-55.

2 高剑波,烟建华.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的科学哲学思考.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1):4-6.

3 张桂赫.现象学视角下中医研究方法论的思考.医学与哲学,2007,28(4):62-63.

4 王琦.中医原创思维的文化背景和哲学基础.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8):2120-2122.

5 邱鸿钟.中医是另一种可能世界的范式.医学与哲学,2007,28(4):14-16.

6 张杰.中医科学性问题的研究.科技资讯,2007,(33):245-246.

7 周然,李俊.中医学是完美的科学吗?—从科学哲学角度审视中医的科学性.中医杂志,2011,52(8):631-633.

8 林定夷.论科学中观察与理论的关系.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6:175-308.

9 邢玉瑞.中医原创思维之争呜.中医杂志,2016,57(16):1430-1432.

10董中国,潘颖华,佟秀风.哲学、科学与中医学.医学与哲学,2011,32(7):10-12.

11张苇航,张炜.探索中医复杂性之路.医古文知识,2004,21(3):9-11.

12 Liang X,Madrid J,Howard J.The microtubule-based cytoskeleton is a component of a mechanical signaling pathway in fly campaniform receptors.Biophysical J,2014,107(2):2767-2774.

13 Gustincich S,Zucchelli S,Mallamaci A.The Yin and Yang of nucleic acid-based therapy in the brain.Progress Neurobiol,2017,155:194-211.

14 Stephen-Victor E,Bosschem I,Haesebrouck F,et al.The Yin and Yang of regulatory T cells in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avenues to target them.Cell Microbiol,2017,19(6):e12746.

15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44-79,144.

16林定夷.科学·非科学·伪科学:划界问题.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6:60-62.

17郑筱萸,廖清江.药学前沿.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155-162.

18 Wang YG,Kheir MM,Chai YS,et al.Comprehensive study in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berberine on gene transcription,including TATA box.PLoSOne,2011,6(8):e23495.

19 Chai Y S,Yuan Z Y,Lei F,et al.Inhibition of retinoblastoma mRNA degradation through Poly(A)involved in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berberineagainst cerebral ischemia.PLoSOne,2014,9(3):e90850.

20 Yuan ZY,Lu X,Lei F,et al.TATA boxes in gene transcription and poly(A)tails in mRNA stability:New perspective on the effects of berberine.Sci Rep,2015,5:e18326.

21袁梽漪,王玉刚,柴玉爽,等.小檗碱作用靶点及其吸收特点-老药如何新用.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2):2362-2370.

22 Jiang J F,Lei F,Yuan Z Y,et al.Mechanism of berberine on HSP70/TNFαunder heat stress:Correlation with the presence of TATA boxes.Chin JNat Med,2017,15(3):178-191.

23 Lu X,Yuan Z Y,Jiang JF,et al.Berberine enhances Ucp1 expression via modulating the NFE2 response element in cold environments:New perspectives on the thermogenesis in brown adipose tissue.J Chin Pharm Sci,2017,26(4):237-254.

24李慧玉,王玉刚,袁梽漪,等.小檗碱对大肠杆菌基因转录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7,19(6):1005-1011.

25 Tanwar V,Wold L E.Building stronger bridges in the heart through titin.JMol Cell Cardiol,2015,79,232-233.

26 Mayans O,Wuerges J,Canela S,et al.Structural evidence for a possible role of reversible disulphide bridge formation in the elasticity of the muscleprotein titin.Structure,2001,9(4):331-340.

27 Watson J D,Crick F H C.Molecular structure of nucleic acids:A structurefor deoxyribosenucleic acid.Nature,1953,171:737-738.

28赵玉男.中西医结合的未来-从联合走向融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23-32.

29 Ou H D,Phan S,Deerinck T J,et al.ChromEMT:Visualizing 3D chromatin structure and compaction in interphase and mitotic cells.Science,2017,357:eaag0025.

30李涛,毕兆荣.试论中西医科学范式的冲突.上海中医药杂志,1998,(12):2-4.

31杜力军,徐治国,於兰,等.从葛根黄酮的药理作用探讨其中药药性.中医杂志,1998,39(10):626-628.

32岳风山.西药中药化研究概况.中国处方药,2005,8(41):24-27.

33李佳阳,黎小斌.由山莨菪碱的寒热性质浅谈西药中药化.成都中医药大学,2017,40(2):99-101.

34白伟,朱冬梅.以青霉素为例浅谈西药的中药化思维.中医药导报,2016,22(13):8-10.

35帅眉江,尹思源.从西药中药化探讨氢氯噻嗪之中药化特性.山东中医杂志,2017,36(1):43-45.

36王俊峰,董丽.初探氨茶碱之西药中药化.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0):182-183.

37候灿.浅论中西医结合、中医现代化与创立统一的世界新医学.中西医结合杂志,1982,2(1):6-9.

38吴咸中.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展望.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9):518-520.

39陈海龙,吴咸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与现代思维方式.医学与哲学,1994(8):40-42.

40刘长林.中医哲学的“元”创作.河北学刊,2007,27(3):27-30.

41张其成.中医现代化=中医现代科学化?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15(1):8-10.

42任定成,苑文静,罗栋.中医的概念基础与新研究进路.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4,31(4):70-74.

43王强.传统文化自信与中医科学问题.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0(3):5-7.

New Perspectivesof Chinese Medicine:Philosophic Analysisof Its Advantage-charactersand Its Development in Future

Du Lijun1,Zhao Yunan2,Lei Fan3,Xie Weidong4,Li Jun5
(1.School of Life Sciences,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2.The Laboratory of Pathological Sciences,Basic Medical College,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10046,China;3.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4.Division of Life Science&Health,Graduate School at Shenzhen,Tsinghua University,Shenzhen 518055,China;5.State Key Laboratory of Innovative Drugsand Efficient Energy-saving Pharmaceutical Equipment,Ji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cang 330006,China)

To today of its development,the tenacious vitalit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beyond doubt.From this point of view,it has a positive meaning to analyze and understand TCM,from which to find its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for better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CM-theory,so that better for the benefit of mankind.Therefore,they were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of science with the conclusion as follows:1.It is a major current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Features that the conceptual system of metaphysical nature mad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and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and other therapy as a means of feedback to verify and correct TCM’s theory.2.The theory of current Chinese medicine is different from the theory of TCM,because its theoretical deduction and its argument are different from the focus of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The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in current Chinese medicine needs to be studied and summarized.3.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should be parallel to the two medical theory systems,both of which enrich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4.As an independent medical theory system,Chinese medicine theory must also need to develop and even revolution.And this process depends on the overall level of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cience,philosophy of science,natural science,paradigm

10.11842/wst.2017.09.005

R22

A

2017-08-08

修回日期:2017-09-12

*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计划课题(2012ZX09102-201-008):国家一类中药新药巴西苏木红素注射剂的研究,负责人:杜力军。

** 通讯作者:杜力军,教授,本刊编委,主要研究方向:药理学。

(责任编辑:张 静,责任译审:王 晶)

猜你喜欢
中医理论哲学中医药
从“营卫倾移”角度探讨痹证的中医理论机制
从中医理论看腰痛宁胶囊的药效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基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探析补肾化瘀法作用机制及中医理论依据
菱的哲学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系统论在中医理论与临床辨证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