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艳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人民医院,河北 秦皇岛 066300)
不同的扫描方法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MRI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杨志艳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人民医院,河北 秦皇岛 066300)
目的:比较矢状位扫描法和斜冠状位扫描法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MRI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人民医院进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MRI检查的90例受检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90例受检者分为矢状位扫描组和斜冠状位扫描组,每组各有45例受检者。对矢状位扫描组受检者采用矢状位扫描法进行MRI检查,对斜冠状位扫描组受检者采用斜冠状位扫描法进行MRI检查,然后比较两组受检者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总显示率。结果:矢状位扫描组受检者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总显示率为71.1%,斜冠状位扫描组受检者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总显示率为93.3%,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用矢状位扫描法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进行MRI检查相比,用斜冠状位扫描法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进行MRI检查的效果更好,能有效地提高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显示率。
矢状位扫描法;斜冠状位扫描法;膝关节前交叉韧带;MRI检查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是两条相互交叉走行的韧带,是膝关节重要的前向稳定结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位于人体的膝关节内,连接股骨与胫骨,主要的作用是限制胫骨过度向前移位。它与膝关节内的其他结构共同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使人体能够完成各种复杂和高难度的下肢动作。目前,临床上常采用MRI检查的方法来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是否出现损伤。但常规的MRI扫描方式很难在一副矢状位图上显示出完整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因此需要采用一种有效的扫描方式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进行MRI检查。近年来,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采用斜冠状位扫描法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进行MRI检查的效果较好。为了比较矢状位扫描法和斜冠状位扫描法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MRI检查中的应用效果,笔者对近年来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人民医院进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MRI检查的90例受检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择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人民医院进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MRI检查的90例受检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这90例受检者分为矢状位扫描组和斜冠状位扫描组,每组各有45例受检者。在矢状位扫描组中,有男性受检者25例,女性受检者20例;其最小年龄为16岁,最大年龄为62岁,平均年龄为(40.2±2.8)岁。在斜冠状位扫描组中,有男性受检者26例,女性受检者19例;其最小年龄为17岁,最大年龄为59岁,平均年龄为(31.5±1.8)岁。两组受检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对矢状位扫描组受检者采用矢状位扫描法进行MRI检查,具体的方法是:用德国生产的Simens Impact 1.0T超导MR扫描仪对受检者进行检查,线圈为膝关节表面线圈。扫描的参数为:T1WI序列:TR/TE=500/20。T2WI序列:TR/TE=4000/117。层间距为0.3 mm,层厚为4 mm, 矩阵为 256×256。让受检者呈仰卧位,使其足部先进入MR扫描仪中。将受检者的胫骨与床面中心线保持平行,使其足尖向上轻度外旋,将其髌骨的下缘置于膝关节表面线圈的中点,用沙袋加压固定其踝关节。同时根据需要将角度支架分别固定在受检者股骨、胫骨的纵轴上。然后对受检者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进行矢状位扫描。检查结束后,将扫描得到的图像传输到工作站进行后期处理。2)对斜冠状位扫描组受检者采用斜冠状位扫描法进行MRI检查,具体的方法是:用德国生产的Simens Impact 1.0T超导MR扫描仪对受检者进行检查,线圈为膝关节表面线圈。扫描的参数为:T1WI序列:TR/TE=448/17。T2WI序列:TR/TE=5075/100。层间距为0.3 mm,常规层厚为3 mm, 薄层时的层厚为1.5 mm,矩阵为 304×512。让受检者呈仰卧位,使其足部先进入MR扫描仪中。将受检者的胫骨与床面中心线保持平行,使其足尖向上轻度外旋,将其髌骨的下缘置于膝关节表面线圈的中点,用沙袋加压固定其踝关节。同时根据需要将角度支架分别固定在受检者股骨、胫骨的纵轴上。然后对受检者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进行斜冠状位扫描。检查结束后,将扫描得到的图像传输到工作站进行后期处理[1]。
观察并记录两组受检者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总显示率。将两组受检者MRI图像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显示情况分为全部显示、分段显示和显示不清晰三个等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总显示率=(全部显示例数+分段显示例数)/总例数×100%。
用SPSS24.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矢状位扫描组受检者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总显示率为71.1%,斜冠状位扫描组受检者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总显示率为93.3%,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受检者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总显示率的比较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位于人体膝关节的股骨髁间窝内,起于股骨外侧的髁内面,止于胫骨髁间隆起的前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由前内束、后外束组成,呈向外旋转排列[2]。其前内束较为粗大,在膝关节屈曲时呈收缩状,其后外束较为细小,在膝关节伸直时呈收缩状。由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具有上述解剖特点,因此采用常规的矢状位扫描法对其进行MRI检查难以将其完整地显示出来[3]。近年来,有研究指出,用斜冠状位扫描法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进行MRI检查,能完整地将膝关节的前交叉韧带显示出来,且能准确地测量前交叉韧带纤维束的具体长度和宽度[4-5]。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矢状位扫描组受检者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总显示率为71.1%,斜冠状位扫描组受检者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总显示率为93.3%,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与用矢状位扫描法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进行MRI检查相比,用斜冠状位扫描法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进行MRI检查的效果更好,能有效地提高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显示率。
[1]闫凤全,李文华,董尔生,等.MR3DCUBE技术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2,5(12):95-97,119.
[2]王骐,胡剑,彭屹峰,等.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MR矢状位影像探讨[J].现代医学,2010,3(1):221-225.
[3]陈旭,谭利华.膝半月板及交叉韧带撕裂的磁共振扫描程序优化[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0,4(12):327-334.
[4]梁有禄,韦骏,黄永杰,等.磁共振斜冠状位扫描对正常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显示作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7(2):1101-1104.
[5]张宝春.低场磁共振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28(12):161-162.
R445
B
2095-7629-(2017)11-0051-02
杨志艳,女,1978年3月5日出生,主治医师,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