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维维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陕西
民办高校贫困生心理困扰的路径探索
吴维维
陕西民办高校的贫困生是一个人数相对较多的特殊群体,由于种种原因,这个群体存在着诸多心理困扰。本文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探究陕西民办高校贫困生心理困扰的路径,以期培养出人格健康的大学生。
积极心理学 民办高校 贫困生
陕西的民办高校由于其生源状况的特殊性,决定了陕西民办高校的贫困生心理困扰也具有特殊性。关注陕西民办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困扰,特别是在积极心理学的视域下对其心理困扰进行调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资助机制的构建
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是民办高校贫困生得到有效救助的制度保障。首先,学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通过成立贫困生资助管理中心,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改善相关的办公条件,设立贫困生专项经费。其次,学校要不断完善贫困生“贷、助、补、奖、减、免”资助体系,为贫困生在入学时开通“绿色通道”。最后,针对民办高校贫困生的特点,创建“贫困生自主创业工作站”,为贫困生提供一个自主创业的平台,鼓励、引导贫困生通过努力来缓解经济困难,培养其自强自立的能力。
(二)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
充分发挥心理咨询机构的咨询与危机干预职能,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来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陕西民办高校可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贫困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如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心理健康教育的电影、举办学术沙龙、听讲座等活动,为大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
(一)积极的自我观念
自我观念是指个人从经验中对自己一切的知觉、了解和感受,包括对“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人?”等问题的可能的答案。这些答案汇集起来,就形成了个人的自我观念。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人们难过、伤心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对事物不正确的理解和解释。事情本身无所谓好与坏,但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时,就产生了各种无谓的困惑和烦恼。一个人如果信奉积极的观念,他则可能快乐地生活,否则,错误或消极的思想很容易使人陷入烦恼之中。因此,只有设法改变消极或错误的理念,形成积极的认知,才能保持健康心理,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积极的意志行动
意志是个体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自身行为,克服相关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韧性”是人的一种最佳状态,它使人在逆境和困难中激发潜能,推动生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通过这种理论来指导。
贫困生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可通过借鉴积极心理学的心理韧性五阶段来提升自身的心理韧性。阶段一,保持正能量的持续性,在最糟糕甚至绝望时也要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阶段二:改善自己有效解决问题的技能。学会用积极的方式看待问题甚至挫折,找到化解困难的方法。阶段三:增强自信心、自尊感、和自我认同感。阶段四:开发贫困生身上原有的积极品质和技能。阶段五:磨砺“意外发现珍奇”的才能,将不幸和变故转化为财富和幸运。当然,这五阶段的实现是需要一定的领悟力的,是心理韧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综合能力的彰显。总之,虽然过程艰辛但是通过这五阶段可以有效地缓解或提升贫困生的心理韧性,可以帮助贫困生有效地消解心理困扰。
积极人格的塑造和培养过程是一个行为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积极心理体验的过程,加强贫困生心理的积极体验,是建构贫困生积极人格的重要途径。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是一种情绪情感体验的过程,它特别强调情绪、情感对人的作用。而贫困生的主观体验感受是直接的、自我的,他人无法取代的,其在体验过程中主动探究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增强个人的抗挫折力。
贫困生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注重贫困生自身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参与与体验,强调参与性、情境性、体验性和互动性,要让贫困生进入实际情景、想象中的模拟情景中来体验、分析和思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关心了解自己的心理反应和发展,获得相应的情感情绪体验,从而提高自我认识,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
自我评价是评价主体对自己行为、愿望、思想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够帮助贫困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更好地对自己进行合理的控制,能够帮助其早日成才。自我评价对于贫困生自身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自我评价会促使民办高校的贫困生进行自我验证,从而为自身发展提供动力。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人们一旦有了自我评价,就会努力验证自身的自我概念。特别是当自我评价是否定性的时候以及跟维护肯定性的自我评价的愿望相冲突时,人们就会进行自我校验。正确的自我评价的最终的落脚点是心理自助的效度评价,心理自助的效果将在这里得到验证。
[1]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王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本文系资助项目:《陕西民办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困扰及其调适研究——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西安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14ZX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