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烨阳
(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0)
从21世纪视角论中国古代文学人与自然之关系
田烨阳
(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0)
自步入21世纪以来,至今已有17年。在这17年里,中国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但这一主题在21世纪里,其表达的载体多数为政治篇章,今人少有追溯至古典文学作品中。而我们纵观古典文学历史的长河,可以发现“人与自然”的主题先人们早有预见,并多次运用之文学作品中,可见其之重要。如今这一主题再次重提,其原因在于当今自然环境形势严峻,保护环境迫在眉睫,并号召全民皆动,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因此这一主题,除了付诸实践之外,也形成文字作为倡导。邓程的《中国古诗中人与自然关系》(《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阐明了“人与自然”主题在古诗词中的呈现。可以说,这一主题在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研究正逐步扩大和完善。
21世纪;古代文学;人与自然
古代文化不仅包括其思想文化,也包括文学作品,因此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既有思想的研究,也有作品的研究。“人与自然”主题在历代诗词中呈现的较少,因此这方面的空白需要今人去开拓和填补。
“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人类怀着对自然的未知和敬畏创作了荒诞不奇的《山海经》,从里面可以看出巫术与祭祀之基础“万物有灵”的思想,先人开始用人类的眼光去关注自然,认为山川草木皆有灵魂,日月星辰主宰世界,降福祸于人类,因此它们成为人类崇拜的对象,而人类也为改造自然而做出尝试。《山海经》里面有我们熟悉的故事,如《夸父逐日》中的夸父为了摘下太阳,在逐日途中干涸而死;《精卫填海》中的精卫溺海而亡后化作神鸟终身进行填海的复仇事业;《大禹治水》中的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的洪水斗争,三过家门而不入,耗尽心血完成了治水大业;《女娲补天》水神共工因战败火神祝融因而怒撞不周山导致天空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女娲不忍生灵涂炭而用五色石补天等。这些神话传说都体现着人类为改造自然而进行不懈努力。
至春秋战国之初,人类对于自然的还是处于一种敬畏和崇拜的态度,而后逐步转化为同生共处的状态,人类对自然的崇敬和畏惧在《诗经》、《楚辞》》和诸子百家学说中均有体现。这一时期的作品中除了感叹了大自然的美好以外,还有诸子百家运用的唯物辩证法提出“天人合一”的共生理念,这个理念的呈现除了诸子讲学之外,更多的是出现在盛行的散文和议论文之中。
汉代初期黄老思想盛行,在“人与自然”理念中“天人合一”依旧承袭了春秋战国的风气,各家学说学派以“天人合一”的指导理念进行讲学和传播。汉赋是这一时代盛行的文学体裁,因此“人与自然”的理念也多数呈现在汉赋中。总的来说,汉代“人与自然”理念仍处于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低下和天文地理知识的匮乏,对这一理念的理解只停留在对山川河流的欣赏,以及为阴阳五行、风水礼俗和宗庙祭祀等服务。
魏晋南北朝实为多事之秋,战乱频繁、政权更替,但是这一时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向前跨越了一大步,可以说是一个转折点,因为这个阶段对“人与自然”的理解不再停留于风水祭祀、单纯审美,而是将情景交融并开创了有标准的诗体。真正意义上的格律诗可以说始于南朝沈约的“四声八病”之说,直至初唐沈全期、宋之问“回忌声并,约句准篇”之说后,格律诗才得以完善。这一时期的“三曹”、“七子”、“竹林七贤”以及南北朝亡国之君对自然景物的咏叹可谓游刃有余,一草一木都被附上一颦一笑一皱眉。南朝谢灵运开创山水诗,除了赞美大好山河,还寄情于景,感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魅力。东晋陶渊明开创田园诗,将隐士之情与田园风光完美结合,表现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的怡然自得的心态。陶渊明还给我们构造了一个“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源世界,除了借景抒情之外,还描绘了一幅“良田美池桑竹”、“往来种作”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卷。
唐宋时期分别是诗和词的集大成者,上文提到,格律诗的完善得以沈全期、宋之问“回忌声并,约句准篇”之说。词的产生最早起于隋朝,宋张炎《词源》中道:“粤自隋唐以来,声诗间为长短句”,但盛行于宋朝。因此诗词中的“人与自然”理念的出现可以说始于唐宋、盛于唐宋。笔者观之,近年来有不少文章以宏观的角度剖析古典诗词“人与自然”理念,但以唐宋诗词为专题的较少,因此这正是我们将要努力去开拓追寻的方向。唐宋诗词中有不少作品展现了“人与自然”共适之美,如: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此诗句描写诗人内心的闲静,更突出了人与自然的融合。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蓑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鳜鱼肥”体现的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是渔夫和自然的另一种和谐。苏轼名篇《前赤壁赋》中“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此赋句淋漓尽致地道出了人类对自然馈赠的感恩,以及期盼与自然“共适”的愿望。
元明清时代的诗词数量较前代甚少,文学造诣主要归于戏曲和小说的创作,内容的主角均为人,突出的主题也不外乎人情事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只用于陪衬,所以“人与自然”的主题没有成为这个时代的重点之一。除了清代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的纳兰性德和少数词人之外,其余作家的诗词成就都较低。
“人与自然”理念在春秋战国时期和汉代可谓大放异彩,资料比比皆是,在唐宋诗词中也体现甚多,但并不是平白直叙,而是暗藏深意,因此需要我们广搜材料,剖析内涵,集中整理。
同时,有不少“人与自然”理念的研究来自于海外和少数民族地区,文章如下:王宁《论中西方文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文化研究》1988年)、《中西文化比较与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大网校论文网2013年5月30日)、王晓华、韩德信《基于文化差异的古代中西方人与自然关系之比较研究》(《管子学刊》2011年第4期)、韩晓玲《中西方人与自然和谐观之比较》(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年第1卷第6期)、南文渊《藏族传统文化中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几种方式》(《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7卷第3期)等。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文学中关于“人与自然”理念的研究还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特别是对于唐宋诗词中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理念没有形成专题研究。目前学术界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学说和文学作品,对中国古代文学内在的理念没有深入挖掘,缺少专题和系统的著述。因此,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中唐宋诗词“人与自然”理念还是很有价值的,这也是需要我们认真着手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
田烨阳(1993-),女,壮族,广西南宁人,硕士研究生,广西师范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唐宋。
B028
A
1672-5832(2017)12-027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