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芳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优化初中英语教学
朱永芳
“核心素养”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教育政策、教育实践及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新时代的初中英语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教会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为了教化育人,培养出学生从英语学科中所形成的特有品格与能力。“核心素养”将成为英语教学的灵魂。
核心素养 英语教学 优化策略
培养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深化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新科程英语背景下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含以下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因此,牛津初中英语教学课应该是一堂集语言知识学习、语言能力发展、思维品质训练、文化意识熏陶和学习能力培养的综合课。在课堂上,英语教师不再是简单、机械地向学生传授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的用法,而是引导学生充分自主解读相关文本的背景信息和享受阅读所带来的情感体会,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笔者将在“素养”的层面上重新探索初中英语教学,从以下四个方面对牛津初中英语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阐述。
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要以课本为根本,发展好学生的语言能力。目前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通常是很多学生不认识单词,导致看不懂所阅读的文章。所以,教师必须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好学生学习语言的有效规律,有效地开展英语词汇教学活动。
词汇的归类教学,可以把相关词汇进行归类,让学生进行模块掌握。例如,词组look at,是“看,看着”的意思。在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学过的“have a look at”和“take a look at”与之归纳在一起,同时还可以建立以“look”开头的词组模块“look out /look out of /look for / look after / look up /look down /look down on等。这样的词汇归纳教学,从数量逐步扩大,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培养学生对词汇知识的归纳的能力就是一个从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发展的过程。这样,即可以帮助学生词汇积累,又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他们学好英语的打下扎实的基础。
心理学指出:思维的发展培养,起始于对问题的思考,又深入于问题之中,它始终和一定的问题、任务联系着。如果教师能精心地创设一些问题情景,努力促进学生主动地参与思考,并让他们深入思考问题,一定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英语教学过程,和其它学科的教学过程一样,可以是以“问题”为中心的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例如,教师在教授Good manners这一课题时,教师可以先跟学生说:Good manners are very important.They can help us to get on well with others,but bad manners are not welcome.然后问学生:Who can tell us what good manners are and what bad manners are? Please try to say in English.学生们接下来就会积极发表他们自己的观点,如:speaking in a low voice in public,being polite,helping the old people,saying hello to others,saying sorry to others,standing in line in public,等等,这些都是礼貌行为:jumping the queue in public,laughing at people when they are in trouble,fighting each other,making much noise in the library等等,…这些都是不礼貌行为。然后,教师在学生列举了很多例子后再说:Well,I think you are all good students.Now,let’s listen to the passage and see if your answers are right.这样创设问题情景,既发挥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英语课程标准》提到在情感态度的标准中,学生能够乐于接触并了解外国文化,关注中外文化异;对祖国文化能有更深刻的认知和了解。据此,在平时的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加强和渗透学生情感教育是必要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学生可以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加深对英语文章的理解,更好地了解作者的意图,提高体悟语言的能力,并感受到作者情感的熏陶和教育。朗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教师的范读,学生个体朗读,小组朗读或整体朗读。例如,本人在江苏省牛津英语教研网观看了一位参加江苏省初中英语优质课评比老师的授课视频,内容是七上Unit6 Reading。这篇文章的主题是Down the rabbit hole,节选自Alice in Wonderland。教学老师深情地朗读有效地帮助学生快速领悟了文章的主题,有利于学生对主题情境的创设和主题意义的深层理解。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实现以情感态度促进对文章的深层理解和文化意识的熏陶。
“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培养,离不开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除了要重点立足“教材”这个主要课堂阅读资源外,还需要积极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以此来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让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这是培养其英语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独立学习的机会,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扩大自身的阅读面,获取大量而丰富的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逐步扩大其词汇量,加快阅读速度,拓宽知识面,进而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独立、自主、有效的学习者。
针对初一的学生,英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两种具体做法,有计划地对学生拓展课外阅读量。第一种,开展基于课本话题的拓展性阅读,夯实学生阅读基础。根据学生的不同英语水平,教师可以指导他们选择一些比教材难度偏高或偏低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这样,同一话题下的学习材料就变得更丰富,为以后有一定难度的阅读打好基础。第二种,让学生根据个人喜好进行广泛阅读,拓展学生阅读能力。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可以接触到大量的有关英语国家社会现象和文化背景知识,然后师生进行相互交流,进而增加学生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机会,培养其思考辨析能力。这些方法能帮助学生认识学习英语的真正意义和价值,进一步培养他们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教学过程是对教学理念的一种检阅。每一种英语教学模式都是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的有机统一结合。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出有意义的学习经历,为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良好条件。英语课堂是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主战场,因此,我们英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英语课,以此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发展其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增强文化理解,从而为今后英语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将让我们的学生受益终生。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05).
[3]史宁中.推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J].中小学管理,2016(2).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南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