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意识下的旅游英语翻译策略探析

2017-12-01 09:54:24李丽敏
长江丛刊 2017年27期
关键词:外国游客意译英语翻译

李丽敏

跨文化意识下的旅游英语翻译策略探析

李丽敏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繁荣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游览。旅游英语作为沟通的语言与工具,成为了旅游活动能否顺流进行的重要因素。译者须透彻了解文化差异,掌握必要的旅游英语翻译策略,准确传递文化信息,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旅游英语 文化 翻译

一、前言

我国历史悠久,不仅有着叹为观止的自然美景,更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迹,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来到中国参观游览。不同文化存在的差异不可避免会导致文化碰撞,从而带来旅游的困难和障碍。在进行旅游景点外宣材料翻译时,译者不仅要了解语言特点,还要通晓文化差异,通多恰当的翻译手段,准确展现景区的文化内涵。

二、旅游活动中的文化差异

(一)生存环境的差异

东风和西风在中西方两种文化里传递出的意义完全不同。在中国,东风是和煦、温暖宜人的,象征着春的到来,而西北风则寒冷刺骨。这与英国截然不同,在英国的冬季,东风刺骨寒冷,而从北大西洋吹来的西风则温暖、湿润,所以英国人赞颂西风,“西风报春”即代表着春天的来临。另举一例,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主要靠牛耕,所以牛成了勤恳、任劳任怨的象征。而英美靠的是马耕,而不是牛,因此在西方人眼里,马吃苦耐劳,是勤劳的标志。旅游从业者通过对词汇在两种文化中不同语义的讲解,可以让外国友人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农耕生活,加深对中国的全面了解。

(二)宗教信仰的差异

宗教信仰的不同也会带来理解上的困难。在中国民间,信佛的人很多,佛教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语言,因此很多词汇跟佛教有关,如“借花献佛”、“不看僧面看佛面”、“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人们信仰基督教,他们认为上帝是神,创造了宇宙万物,英语中的很多短语源自《圣经》,如,the old Adam,指人类本性中邪恶、自私、不思悔改的一面;Juda’s kiss,指口蜜腹剑的伪善行为;Moses指杰出的领袖等。译者需要了解中国民间流行的宗教派别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这样才能在翻译时不会误译或者错译,让外国游客对佛教文化有深度了解。

(三)风俗习惯的差异

在中国,了解当地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成为了旅游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独特的社会风貌和风俗习惯是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有着鲜明和浓厚的民族特色。如中国人结婚时的“良辰吉日”(auspicious occasion)、“拜天地”(bow to Heaven and Earth as part of a wedding ceremony),“门当户对”(couples coming from families of equal status)等在英语里面没有对应的词汇,中国传统食品如馒头(steamed bun)、粽子(traditional Chinese rice-pudding)等英语中也没有对应的表达。

三、旅游英语翻译技巧

(一)注释法

中国人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典故、物质文化很熟悉,但是外国游客会觉得非常生疏,只有通过解释性的翻译,才能使对方更加透彻的理解文化内涵。旅游英语的翻译者一定要熟悉双方的文化差异,避免产生任何曲解或误解。游客游览中国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时,不可避免会涉及许多历史典故。译者在翻译时需要对相关的历史名人、背景资料进行相关的补充解释和说明,以便准确传递文化信息,使外国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参观刘少奇故居时,由于外国游客不了解历史人物,不能只译为“Liu Shaoqi”,而应该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如,“He is Marxist,theorist, and one of the leaders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二)借译法

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但我们所熟知的历史人文背景,对于外国游客而言却非常陌生。为使游客有认同感,可以借用西方文化中涵义相似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这种借用的方法能使译文通俗易懂,简洁有效,拉近游客与中国文化的心理距离,让他们更加透彻理解异国文化。如翻译“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可以借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罗密欧与朱丽叶”;“济公”与英国文学作品中的“罗宾汉”具有相似的人物特点,因此可以把“济公”翻译为“罗宾汉”;“观音菩萨”善良慈悲,常被翻译成与之性格相似的“圣母玛利亚”,使游客产生熟悉和亲切之感。

(三)意译法

不同民族的语言结构特点与表达方式完全不同,当源语的某些文化词汇无法在目的语中找到合适的表达时,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如翻译 “披星戴月”时,如果按照字面的意思直译,会让人一头雾水,此时若意译为“working late”,则完全呈现出所表达的涵义。再如菜名“狮子头”,如果翻译为“Lion head”,相信外国友人无人敢品尝,若意译为“large meatball”,更更加直观,易于游客理解。

四、结语

由于各民族在生存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每个文化的独特性。旅游活动展示了我国的秀丽山河,传播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让外国游客感受到了多姿多彩的异域文化风情。了解文化差异,在进行旅游英语沟通时使用正确翻译策略,准确传递文化信息,以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

[1]许钧.翻译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3]刘重德.西方译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湖北工业大学)

李丽敏(1979-),女,湖北潜江人,文学硕士,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学。

猜你喜欢
外国游客意译英语翻译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学生天地(2020年28期)2020-06-01 02:18:52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新西兰开征外国游客税每人约23.45美元
税收征纳(2019年7期)2019-07-30 06:58:24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14期)2016-07-18 19:18:09
Shock Ini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xplosives at Near-ambient Temperatures
含能材料(2016年9期)2016-05-08 13:19:08
高中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汉英机器翻译中的意译和直译应用
外语学刊(2011年4期)2011-01-22 05:34:26
外国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