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苓艳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理论
施苓艳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通过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世界的普遍交往以及无产阶级革命消灭非自愿的分工,最终实现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研究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分工 全面发展 生产力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工理论是在批判继承古典经济学中分工理论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论述。随着人类生产的不断提高,势必会出现分工,只是分工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也正是分工的存在限制人们的自由。
(一)分工的起源和发展
根据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将分工分为四阶段:第一阶段,性行为分工。在原始社会以前,人类的活动以自然关系为基础形成男女性别差异的分工,此时的分工只是畜群意义上的分工。第二阶段,自然分工。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而的分工,后来是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地’形成的分工。”[1]但这时的分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工,因为它所表现的是仍是一种被迫的劳动。第三阶段,社会分工。从原始社会后期开始,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形成了人和人的社会关系,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要从事的事情,也就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分工。第四阶段,自觉分工。到共产主义时期,从事的职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决定,不再受生产资料的束缚,生产力高度发达,人类获得全面发展。
(二)分工的消灭
消灭分工就是要消灭劳动者非自愿的分工,消灭那些造成人类异化的具有强制性的分工。消灭分工需要以下三个条件:
首先,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生产力获得高度发展,人类才能摆脱贫穷,才能去从事自己想从事的职业,实现人类自由全面的发展。其次,世界的普遍交往。普遍交往的出现加强全世界劳动者的竞争,这种竞争方式会使劳动者的人身自由得不到释放,最终劳动者无法忍受,要求消灭这种被迫的分工。最后,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全体劳动者需要联合起来,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将旧式的生产方式推翻。通过这三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才能消灭真正意义上分工。
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工理论,对考察当前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重大作用。
(一)大力发展生产力,促使分工全面发展。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分工作为衡量生产力发展程度的标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分工的实现程度。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消灭旧式分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因此,将发展生产力作为我国长期发展的主要任务。
从个人方面来讲,人类为获得生存的机会被迫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逐步成为生活的奴隶,此时的劳动只是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从社会方面而言,人类目前从事的劳动仍然受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控制,进而影响人类的生活状况,和进一步发展。因此,现实生活中的劳动要受到如环境、个人能力、职业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这就决定人类的劳动是不自由的,是受约束的。一旦分工不再受限制就会在社会中创造大量的财富,为人类自由地选择职业提供物质基础,反过来人们通过就业又会创造大量的财富,二者可以相互促进,为分工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二)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分工的科学发展。
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旧式分工严重束缚人类的自由。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类才能真正的摆脱束缚,实现全面发展。目前我国的分工人处于半自觉的状态,人的发展表现为不平衡、低水平、多样化等特征。
面临这一问题,我国要实现科学分工,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快发展生产力。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进而形成科学分工的根本条件。二是调节各种社会关系,逐步完善分配制度,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逐步消除性别歧视、宗教歧视和地域歧视等等,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扫除障碍。三是贯彻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文化建设,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思想武器。
(三)加快经济全球化步伐,实现分工的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人类从以前封闭的状态逐步走向一个全球性社会的过程。伴随分工步伐的加快,出现了国际分工。它不仅可以加快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全球化,而且也加强了国家间的交往和合作,跨越了国界的限制,使整个世界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地球村。
马克思、恩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2]可见分工的发展是导致世界的普遍交往以及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环节。所以,我们应积极参与全球化浪潮,利用这一机遇带来的有利条件,有效地融入到经济全球化当中,充分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
综上所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研究分工理论不仅对于我国不断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改善生产关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而且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方面发挥着作用。
[1]马克思,恩格斯.马恩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赵家祥.分工的实质及其社会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3).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施苓艳(1992-),女,汉族,河北沧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