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霞
浅析孟子的道德担当精神
——“为己”担当
张海霞
修身是一个人立足社会待人处世的一种基础,是人的自觉意识,是知识、能力、的综合运用与外在表现。它反映了一个人的涵养和水平。在《 礼记·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古代圣贤强调治国先要齐家,齐家先要修身,他们都将修身当做人生的第一要务。只有修养好自身品性,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修身的本质在于“为己”担当,因此,要认识和了解“为己”担当的道德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孟子 担当精神 为己 修身 四端之心
孟子认为人天生有“四端”,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端”就是萌芽,人人都有端,扩而虫之就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所以,作为人首先得具有这“四端”才能为己、为民、为天下。孟子认为正是因为人皆有“不忍之心,所以先王可以行“不忍之政”,即仁政。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也,我国有之也。”[1]这里的“先王”、“我国”可以是人本身,所以要想施仁政,人本身得具有道德担当,即“为己”担当。
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人天生有“善端”,“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曰:“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2]正是因为人有了恻隐之心才会有不忍,而恻隐之心则需要有个人修养,即“为己”担当的道德精神。
孟子曰:“求而得之,舍而失之,则求益于得也,求于我者也。求而有道,得之有命,则求无益于得也,求于外者也。告子认为“义”所表现的行为,如同颜色一样,它是根据外表感觉判断的,所以“义”是外在的。孟子反驳道:“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欤?”[3](孟子·告子上)孟子的人性指的是道德之性,是区别于禽兽的东西。因此孟子的担当精神所表现出来的“义”首先是“求在我者”。这种“为己”行为通过自我反省,发现正义在我,才能“为他”。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要求,指出了做人从政的根本要求,明确了做事的准则,划定了为官律己的红线,对于我们加强自身修养和党性锻炼,加强党风建设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为己”担当即修身,孟子认为修身的关键在于养浩然之气。在孟子与公孙丑的一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养浩然之气对修身的重要性。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认为,一个人有了浩气长存的精神力量,面对外界一切巨大的诱惑也好,威胁也好,都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达到“不动心”的境界。也就是孟子曾经说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孟子认为养浩然之气还在于保存和扩充一个人本性所有的善端,而不致使它为外物引诱而丧失掉。孟子提出“养心莫善于寡欲”的思想,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他认为,人心本善端的丧失,全在于外界物欲的引诱,所以存心养性首先从减少物欲,节制欲望开始,但寡欲并不等于禁欲或绝欲,意在合理节制欲望,以保证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合理的正当的物质欲望,孟子从来都是予以肯定,并认为必要的物质条件是养成道德的基础和前提。[4]
孟子认为“修身”是治天下的开始,“为己”担当关键在于修身,修身即是内部原因。要解决任何问题,首先是从事物的内部寻找根本原因,解决了最主要的矛盾,那么其他问题便会迎刃而解。这对于我们当下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首先,“为己”担当精神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在中国历史上,一般政治清明的朝代,上至帝王下至官吏都注重修身。培养个人道德担当精神对于当今从政者也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为己”担当精神是对于个人职业道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良好的担当精神不论是对企业还是个人都是极其重要的,只有个人素养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最后,家庭的和睦需要“为己”担当精神,只有个人修养提高了,家庭和谐才有了基础。
综上所述,孟子的“为己”担当精神是以四端之心为理论根源,以善为人根本,道德担当强调“为己”为基础,是道德养成前提;孟子认为“为己”担当关键在于养浩然之气。孟子提出“养浩然之气”的思想,这对于我们当代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2]黎红雷.“仁义礼智信”:儒家道德教化思想的现代价值[J].齐鲁学刊,2015(5):5~12.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79.
[4]王 英 .通 过“ 互 文” 再 释《 西 铭》[J].理 论界,2012(12):104~105.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