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刘芳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凯特·肖班《一个小时的故事》中的留白艺术,探讨作者如何通过留白艺术留给读者空间、悬念,让读者进行合理想象,从而达到“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的。
关键词:留白艺术;空间;悬念
大文豪海明威说过,文学创作讲究冰山原则,作家在文本中只露冰山一角,读者需通过水面之上的八分之一,去想见水下的八分之七。这话就形象地揭示了文学作品的“无声胜有声”的留白艺术。
《一小时的故事》是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写的一篇短篇故事,故事讲述女主人公露易丝·马兰德听说丈夫已死到发现丈夫还活着中间一个小时的心理历程。凯特·肖邦,一个文字艺术大师,是怎样在作品中留白,产生“无声胜有的声”艺术效果的呢?
一、小说开始的留白
小说开头并没有过多交待背景,仅用“大家都知道马兰德夫人的心脏有毛病,所以把她的丈夫的死讯告诉她时都是小心翼翼的,尽可能地温和委婉”这样一句话,交待了一些信息。用“大家都知道”来说明大家对马兰德夫人的生活状态都是了解的,与最后大家都知道她死于心脏病形成呼应,与大家都不知道引起她心脏病发作的真正原因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者用关键信息带给读者悬疑,这样一个有心脏病的女人,在听到也很年轻的丈夫意外去世的消息,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心脏会不会承受不住这份伤痛,从而引起心脏病发作呢?吸引着读者带着这份悬念继续读下去,所以说,小说一开头,作者就用留白的手法,成功吸引读者,带给读者悬念和思考。
二、故事进程中的留白
在故事发展过程中,作者时而进行细腻描写,时而进行留白处理,所谓“疏处可行马,密处不透风”。在这里我们要探讨的是留白的艺术。
在听到丈夫意外死去的噩耗时,“立刻疯狂而绝望地扑倒在姐姐怀里泪如泉涌”,作者并没有交待主人公绝望的原因,让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毕竟是朝夕相处的丈夫去世了,而自己也可能断了经济上的来源,所以绝望,所以疯狂,所以泪如泉涌,这时候主人公的情绪达到了最高负值。
随后主人公一个人上了楼,“筋疲力尽”,作者并没有给出原因,而是留给了读者,她毕竟是一个心脏病人,在经历个噩耗之后,身体自然会筋疲力尽,而她的心脏竟然经受住了这个噩耗的打击,为什么呢?是心脏病严重度不够,还是这对她来主根本称不上真正的噩耗呢?接下来,作者通过窗外风景的描写,来揭示了她内心的变化。“树梢在新春的气息中兴奋地颤抖着,空气中弥漫着芬芳的雨的气息……远处依稀传来缥缈的歌声,数不清的麻雀也在屋檐下叽叽喳喳地唱个不停”,作者并没有直接说出她内心的喜悦,而是用环境描写,通过主人公的所见、所闻、所感传递出她微妙的内心世界,让读者见仁见智。这样虚实相映,增强了文字效果的感染力。
在故事进程中,作者也并没有给予马德兰夫人的姐姐以及朋友更多的笔墨,来描写他们的心理及变化,而是把笔墨更多地留给了马德兰夫人的心理活动。这样详略得当,有助于读者抓住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主题,抓住马德兰夫人内心“自由精神“的觉醒,为后面看见丈夫竟然安然无恙地归来,心脏病发作,绝望地死去埋下了伏笔,留下了强烈地讽刺效果。
三、小说结尾的留白
在小说结尾,丈夫回来后,只是描写了马德兰夫人的尖叫,而对她的心理活动没有任何的描述,进行了留白处理。接下来写了一句一段的“但理查得还是太迟了”,仅用三个字“太迟了”显示出了遗憾之情,难以挽回之意,没有给马德兰夫人任何的心理、身体反应的描写,也没有描写她周围人的反应。对应故事开头,“马德兰夫人的心脏有毛病”,给读者留下了合理想象的空间,马德兰夫人到底心脏病有没有发作?发作到什么程度?读者情不自禁地会在脑海思索。同时又给下一段“他们”“合理地”得出她的死因埋下了伏笔。
而最后一段,干脆利落的一句“医生来了,他们说她死于心脏病——说她是死于极度高兴”,这里的“他们”进行了留白,并没有直接说是谁,只是说他们,可以理解为医生护士们,也可以理解为医生护士们以及马德兰夫人的丈夫及其朋友、她的姐姐;也可以理解为整个社会。而从他们给出的死因“死于极度高兴”来看,他们无论是谁,却没有一个人真正理解她,都认为她死于看见丈夫太过于高兴。而没有人理解她真正的死因却是因丈夫安全归来而彻底地绝望,心脏终于没能承受这份绝望。即使亲密如她的姐姐,也没有理解过她,也不知道妹妹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幸福,也不知道这一个小时内,她的妹妹內心的自我已觉醒。
所以短短地一篇小说,作者该详细时详细,让读者紧紧跟随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该留白时留白,又给读者留出了大量空间去思索,去想象,去解读。让读者为马德兰夫人的遭遇哀叹,在体会强烈的讽刺过程中又不禁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哀叹,从而也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留白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亚莉.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结构分析[J].名作欣赏,2012(21).
[2]万怡.“留白”——中国艺术审美的新境界[J]文学界(理论版),2011(04).
[3]吴齐.分析《一小时的故事》的写作手法及其故事主题[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3(04).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