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月
摘要:从河伯的自以为大而引出对大、小概念的七次问答,人们何为“大”何为“小”的界定往往都是从自我理解出发,从而也就对比出了三种不同境界的理解。大、小界定的第一重境界指受到主观成见限制,人们是从“以我观物”的角度看待大小;第二重境界指人们受制于人世间的“约定”的条条框框,从这种“约定”的规则去界定大小;第三重境界指混沌无分的大道境界,消除了任何物我分别的界限,绝对同一,以此观之,无有大小。超越前两重境界,才有可能达到第三重物我同一的境界。
关键词:人世之囿;井蛙之囿;混沌
一、井蛙之囿与跳脱
塪井之蛙处在于小小的地方之中,自得其乐,以为自己“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塪井之乐,此亦至矣”。在听到东海之鳖描述大海的情状时,方才觉得自惭形秽。后来人们把井蛙比喻那些自以为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人。
以己为大,而小天下,因为所知有限,“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秋水篇开篇便描述了河伯因“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而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以为天下无人再比自己更为广阔了。这就如同井底之蛙,因为它生活的环境只在于小小的塪井之中,它的认识也必是受限于所处的环境。井蛙不可语海者,如果没有见识过大海的浩渺而听到对大海的描述,会以为是天方夜谭。
认知空间的局限,人成为这种视阈下最大者,从而以我观物。人们从自己所知的去理解,从自己所有的词汇去描述,从自己已有的经验去辨别。于是天地间自然事物都带有“我”的特点,每个人是在自己所处的时空和经验的基础上谈论事物,河伯没有见过比自己更壮阔的河流,所以以为自己是天下的大美。这就是井底之囿,受到自己成见的限制。事物的自然本性是否和我们所想的一致,这就不得而知了。因为没有第三方可以实实在在断定是非的“神”存在,事物的大与小也就由人们如何判断了。井底之蛙,虽然自得其乐,但也只是不能自察而选择自欺欺人。在彼此交际往来,破除自我的局限是必然的,自以为是在人们看来犹如那个不可语之冰的夏虫、顽固不化的偏执者,不能深语。
大者不足以称之为大,小者也不可断定为小。什么为大什么为小这些都不是绝对不变的,“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①我们可目测的最广大的事物,与天地广阔相比不过沧海一粟,我们可知的最小的事物还有比它更小物体的存在,就像之前科学家们以为分子可算是最小的单位,但是后來又发现比分子更小的纳米,也许过不久又会发现比纳米更小的单位。天下之大,不可计穷,大与小不过是在某个范围内暂且的说法,大海相比河伯是大,相比于天地是小。我们知识也是同样如此的,可知的只是事物的一部分,不可知的还有更多无限的可能,不受自己所处的时空而局限了视野,古语有云“谦受益,满招损”以大海般谦下胸怀对待事物,跳出自我的成见,“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矣。”②明白了天地就像稊米一样小,毫末就像丘山一样大,那么物体的大小等差就可以看清楚了。发现自己的渺小与不足,不止于眼前,求索的需求会被无形的力量催促向前,从而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二、人世之囿与超越
人们局限内有自我,外有我们所处的社会。突破自我很多人都可以做到,而人世的束缚是现世的人们难以挣脱的。人世之囿就是指人们陷入了约定俗成的条条框框的规则之中,据此以规定大与小的概念。
秋水篇中谈到“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教”《说文解字》中指“上所施下所效也”③也就是教我们如何去践行规则。教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语言是人们约定俗成用于交流的工具,描绘事物要借助语言,人们的交际要依靠语言来传达意思,然而语言的工具性是无法把事物中包含的一切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完完全全地复制以至于表达出来。
从“教”内容来说,荀子说“故圣人化性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荀子从人性本恶的角度认为需要礼义文化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人们行为习惯、思想方式、道德观念等等这些概念都是由人们制定出来,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则,以此来使社会归为有序。长此以往,经过世世代代的人类传承,这些对事物的规定也就潜移默化地成为了毋庸置疑的必然事实。我们所谓的大与小的概念也许并不是我们制定的,而是我们世界规定好了的。这就像“大海”为什么称之为大海,“蚂蚁”为什么称之为“小”,“诚实是美德”为什么诚实就是美德……这些我们无法去究其根源,只能说人们都是这样认为的,我们就像演员背诵台词一样,把这些作为确信的、不变的。这就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受限于社会的“约定”之中,生存于其中的人类按照人们普遍认为或者约定的规则去分别大与小的概念。
贵与贱、是与非、大与小都是由人们“分”而形成的,人们以差等的眼光分别事物的好坏,从而有了对比的两方面。“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事与物本来没有大小的观念,看的角度不一样就有了分别。“差其时,逆其俗者,谓之篡夫;当其时,顺其俗者,谓之义徒。”④是非判断不过是看符不符合当时人们的价值观而已。
明了一切事物的无差等性,不被人间约定的世俗所束缚,没有贵贱执着,没有得失爱憎,人成为了自己。“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始终无故。”事物的变化没有穷尽,时间没有尽头,得失没有一定,生与死没有不变。明白人世间困扰我们的事物,不过是因人们的规定而变得有价值,并非事物本身如此,正如老子所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⑤的道理是一致的。超越了人世的限制,也就没有大与小的概念,无所谓多与少,得到时也就不感到欢喜,失去时也不感到忧伤。
三、大道混沌无分
人世间因为太多的规范与束缚把我们人局限在越来越小的空间下,使人们失去自然本真的真实。秋水篇夔怜蚿的故事中“今予动吾天机,而不知其所以然。”蚿依靠天然本性而行走,却不懂得为什么要这样,作者使借这个故事传达给我们自然本能的道理,依乎自然本性生存就好,所以魏晋的名士们才会宣称“越名教而任自然。”就好比楚的神龟,藏之庙堂不如曳尾于涂中,如果失去了自然的生命,没有了自然就是不真的,是没有意义的生命。
大道是混沌无分的,“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请言其畛: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此之谓八德。”⑥大道本没有彼与此的分界,至言未尝有是非的定说,只是为了争的一个“是”字才划出了许多的界限,于是就有了各种的差别,衍生出各家各派的纷争。“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⑦大道没有名称不用言语辩说的,知道他的存在,涵养心胸,像大海一样无有自满却不会枯竭(不受自我的局限),不去追究他的来由(不用人世的契约规定他),也就能包藏天性自然而不显露出来,因为天性蕴藏在心内,人事显露在身外。
自然无分,也就没有所谓的大小概念,泯灭物与“我”的分界,去掉人世赋予的差别对待的观念,“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与我同在,万物与我一体,人就回归了自然,没有了主观的成见,没有是非的界定。于是乎“道人不闻,至德不得,大人无己,约分之至也。”绝对消除了事物的分别,不用名利好恶影响自己的身心,顺任自然而不人为地增益德性或者形貌,人的精神境界豁达而与天地同一。
混沌凿七窍而死,道的本身是合于自然的那个规则的,人为地建立一些规则则是对道的破坏。“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⑧不要人为地做事而毁灭天然,不要有成见地造作而毁灭天性,不要为追求虚名而丧失本性。“混沌氏之术者也,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夫明白入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⑨混沌的境界是谨慎地保守住天然本性,复归于天真。这种天真是在超越于自我和人世的局限之后达到大道同一的反其真,而不是像婴儿般的不染俗世。这个过程是经历了由“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到“见山还是山”否定之否定的升华。
注释:
①《庄子·秋水》
②《庄子·秋水》
③《说文解字》许慎撰;段玉裁注
④《庄子·秋水》
⑤《老子今注今译》陈鼓应注译;商务印书馆
⑥《庄子·齐物论》
⑦《庄子·齐物论》
⑧《莊子·秋水》
⑨《庄子·天地》
参考文献:
[1]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
[2]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
[3]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
[4]张觉注.荀子校注[M].湖南:岳麓出版社,2007年.
[5]经纶著.“反其真”《庄子·秋水》篇主旨新论[J].船山学刊,2012(01).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方文学·上旬2017年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