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新视阈下区域活动中的培养

2017-11-30 15:16赵玲玲��
读天下 2017年13期
关键词:区角活动行为习惯幼儿

赵玲玲��

摘要:良好的行为习惯会让幼儿受益终生。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活动机会,对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在区域活动的设置上适当调整,吸引幼儿的兴趣;另一方面,让幼儿亲身体验了解区域活动的规则,明确目标,并通过榜样教育、目标训练、强化教育等师幼互动活动来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区角活动;幼儿;行为习惯

区域活动的开展已越来越受到老师的重视,它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活动机会,其潜在的教育价值也不断被挖掘出来。小园幼儿尚无区域活动的经验,区域活动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个新鲜刺激的活动,他们很愿意进区域活动,但让老师苦恼的是小园幼儿的规则意识弱,区域开展起来难,下面是我园刚开展区域活动时的一些情况:

1. 没有规则意识——很多幼儿对每个区角都很感兴趣,都想着进区,于是每天进进出出,这个区去一下,那个区看一下,结果什么东西也没学到。

2. 没有活动意识——这类幼儿,好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每天这个区看看,那个区逛逛,类似领导视察。

3. 没有纪律意识——为了拿到自己喜爱的玩具而不惜代价,把最拿手的武器“哭”拿出来用,攻击性强的幼儿就会大打出手。

4. 没有学习意识——“娃娃家”是幼儿爱去的区域,每天活动开始,小朋友都去为“娃娃家”而争得面红耳赤,而当进入区中,又为角色而争,离开时,又不能把玩具归位……

区域活动一结束,往往是老师忙着收拾玩具,而幼儿在一旁观看。这种现象表明,小园对区域活动的规则了解不够,导致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如何避免这些不良行为的发生,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规则意识呢?我觉得一方面除了在区域活动的设置上要有所调整,吸引幼儿的兴趣;另一方面,要让幼儿亲身体验了解区域活动的规则,并通过榜样教育、目标训练、强化教育等活动来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

一、 对区域的设置作相应的调整

1. 根据幼儿现有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设置活动区。

区角的设置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还会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效果。刚开始,我根据幼儿现有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来设置活动区,如:“我的玩具屋”、“我的家”等。随着孩子生活经验的丰富和行动能力的加强,我又根据孩子的能力发展和学习兴趣,逐步地增设了新的区角,如:“益智区”、“美工区”、“建构区”等。这样才吸引幼儿主动参与,避免幼儿“旁观现象”的发生,真正实现了区域活动的实际价值。

2. 循序渐进地开放区域。

小园孩子在得到一种活动材料或玩具后,喜欢通过他们的各种知觉和身体动作,不断地尝试、重复、模仿、操作。加上小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兴趣非常容易转移,所以要改变全部开放区域为每天只开放一到两个区域。这样一来就避免串区活动的发生,让幼儿逐步了解、掌握每个区的规则,为幼儿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了基础。

二、 在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保证。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该遵循这样一条原则:即让幼儿主动地参与到实践中,参与到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去感受到体验,从而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

1. 让幼儿主动参与,体验区域活动的规则。

幼儿在实践活动中对规则进行体验,这种教育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对于幼儿来说,空洞的说教是无用的。因此,我们应创设具体形象的情境。刚开展区域活动,孩子们往往看到哪个区有新的材料就一拥而上,你推我挤,这样谁也没办法专心地开展活动。后来我们在每个区做好限制進区人数的标志,幼儿进区必须拿自己的进区卡,人数满了就不能进区。由于有规则的限制,幼儿争着进区的现象少了,但我们发现有的幼儿每天只光顾自己喜欢的一个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又设计了一种适合小园幼儿的进区记录表,并提出规则,一个星期一个区角最多去两次。这样一来,幼儿每周进区角次数相对平均了,逐步养成良好的进区习惯。

2. “润物细无声”的榜样教育。

幼儿最早的学习是模仿学习,也就是模仿成人的行为,尤其是他认为亲近的、他尊重的人的行为。教师是幼儿心目中极有影响的人,一举一动都能发挥巨大的感染作用。例如区域活动结束时,幼儿乱扔玩具、不收拾玩具现象比较突出,所以在进区之前我提出要求“在活动后把玩具送回家”。区域活动结束,又有幼儿忘记了我的提醒,于是,我走过去看了看地上的玩具说:“你们好可怜,小朋友不送你们回家,还乱扔你们。”同时捡起玩具,边抚摸边说:“对不起,刚才小朋友把你扔疼了吧?还是我送你回家吧。你们回不到自己的家多伤心啊!”于是,我捡起了玩具来,孩子们看我认真的样子都不由自主地也捡起玩具。

3. 明确目标,对幼儿进行训练。

习惯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自动化了的行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该说是受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对幼儿来说,有明确目标的训练教育对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很有必要的。如:我园的建构区,有很多种结构玩具,幼儿进区后总是拿来多种玩具进行建构活动:当活动结束时,又不能很好地将各种玩具送回家。针对这个现象,我们与孩子们讨论如何对玩具进行分类,并为各种玩具的“家”做好了标志,还开展了一次“送玩具回家”的活动,幼儿对活动要求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我又提出“能遵守要求的幼儿允许进建构区,不能遵守的幼儿必须学会才可进去”的要求。通过对幼儿进行明确的目标训练及活动时及时的提醒,幼儿逐渐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 利用良好的师幼互动,对幼儿进行强化教育。

在幼儿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正确地采用适合的强化是能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和不良习惯的矫正的。小园幼儿在情感上比较脆弱,教师的评价是他们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依据。与教师有高质量互动关系的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有侵犯性行为更少。良好的师幼互动有利于幼儿主动学习,多用鼓励表扬的方法进行正面引导,幼儿更易于接受。

参考文献:

[1]学前教育.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作者简介:

赵玲玲,湖北省襄阳市,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歇马镇中心幼儿园。endprint

猜你喜欢
区角活动行为习惯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数学区角活动中的主动探究学习
农村幼儿园开展本土化区角活动的实践研究
本土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探究
幼儿园区角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策略探究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