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2017-11-30 08:32黄向锋��
读天下 2017年13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培养小学生

黄向锋��

摘要:所谓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是指培养受教育者的各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其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的训练和培养的过程。心理素质是学生成长的内因,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其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又是学生形成全面素养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未来人才素养提升的重要内容。我们了解目前家庭成员组成现状,大部分家庭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在社会大踏步发展的今天,随着社会因素影响的逐渐增大,出现竞争压力、社会阅历、思维方式等的变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甚至在学生的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辨别方面等会形成各种心理上的问题,对于有些问题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有效处理,严重者会造成学生的心理障碍和人格缺陷等问题,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利。因此,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问题,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加以广泛关注,积极的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让学生能够提升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能力。深刻反思在重视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对小学生的优良心理素质的培养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

人的各种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都依赖于心理素质的水平。在小学生的各种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如果缺少了心理素质的培养,那么各种素质的发展,便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在对学生进行个体心理素质的培养方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 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理

自信一小步,成长一大步。一个有自信心的人,才能克服困难和挫折,坦然面对生活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一) 树立伟人榜样

通过认识自我培养自信,给小学生讲一些伟人的故事,比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故事等等,使学生树立顽强的自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

(二) 能力锻炼

通过挑战自我培养自信,比如让学生自己组织活动,给每个学生提供舞台,让学生自己做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锻炼中不断增强自信心。

(三) 培养集体观念

把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作为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重要工作。让学生明白荣誉凝聚着全班学生的心血和汗水,让学生知道他是集体中的一分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 创建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

班级不仅是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场所,也是学生交往、娱乐、成长的场所。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多举行些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风采的舞台,激发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有集体归属感和团队合作意识,进而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心情的好坏对学习、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对身心健康也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保持良好的情绪不但能提高人体的各种活力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潜能,逐步培养学生宽阔的心胸和豁达的品质。

三、 培养学生的情商、坚强的意志,鼓励学生敢于展现自己

情商即情感智商,情商的高低是对自己情感、情绪等方面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生活不可能事事如意,挫折和困难是在所难免的。如果不能正确的认识对待,必定会影响自己的情绪,产生不良的后果。这样不仅会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不利影响,还会造成心理压力,从而危害身心健康。我们要教会孩子学会自我调节,恢复自信,使其朝着我们预定的方向发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都在为自己的前程与希望而努力奋斗着,然而我们知道通向成功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只有那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勇敢挑战的人才能获得成功。事实证明影响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所在,不仅与其智力有关,還取决于拥有坚强的意志力。能否实现其拥有丰富的人生,则取决于其过硬的心理素质,看是否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人生目标。那么,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首先要从学生学会面对开始,懂得面对困难、面对挫折、面对挑战时的无所畏惧,树立学生崇高的人生目标,增强他们勇于战胜困难的勇气,激发他们去很好的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为学生的求知路扬起风帆、保驾护航!

每个学生在心理上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重视,作为教师要从各个角度、不同层面积极的去接纳自己的学生,让他们体会到来自老师的关爱与信任,如平常可以多举行一些文艺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华的舞台,鼓励学生勇于展现自己,这也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体现。

四、 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1. 注重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心态的形成,通过阅读书籍,举办一些文化活动,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在快乐中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2. 注重营造良好的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学校教学中通过创建各种活动情境在行动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

五、 教师要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水平

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必须让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教师本身必须具备健全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才能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促使他们在生活中勇于发现自我、展现自我。同时,要适时创造一种宽容的心理培养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的主动参与互动来缓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在各学科教育中熏陶,渗透。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给教育界带来了新的风气,教师要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相关理论,把孩子培养成心理素质健康、健全的人才,帮助学生自我认知,学会社交技巧,把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梁英豪,张大均,梁迎丽.3~6年级小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现状与特点[J].心理学探新,2017,(04).

[2]张大均,刘衍玲,郭成.小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01).

作者简介:

黄向锋,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好义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培养小学生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