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德福教育中的生命教育思想及启示

2017-11-30 16:46张敏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18期
关键词:基础教育生命教育

张敏

摘 要 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华德福教育中的闪光点,如重视生命、贴近自然、重视劳动、教育的艺术化以及遵循生命节律的教育思想,值得我国基础教育借鉴。

关键词 华德福教育;生命教育;基础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8-0110-02

1 前言

近代以来,虽然西方国家的工业化不断发展,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很多西方人的生活幸福感并没有得到相应提升,人们找不到自己精神的归属。奥地利教育家鲁道夫·斯坦纳认识到这个社会现象,由此提出人智学教育理论,并于20世纪10年代在德国创办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得到很大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但面临精神缺失的问题,与斯坦纳时代有一定相似性。教育在育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华德福教育中独特的教育思想,逐渐将华德福教育理念引入国内。

2 何为生命教育

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从最根本的意义来说,生命教育乃是一种全人教育,它涵盖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和这一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既关乎人的生存与生活,也关乎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乎人的本性与价值[1]。华德福教育认识到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反对将无生命的东西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学材料都需要学生自己进行加工处理,尽量保证他们所用的教材都是天然的。华德福学校在培训教师时也指出,要站在生命是一個整体的角度去安排课程、教授课程。

3 华德福教育理论对人生命发展阶段的阐释

华德福教育认为,一个人的成长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0~7岁,此时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对这个世界充满未知和好奇,以一种天然的开放性面对世界,在他们的眼中没有好坏之分,一切都具有吸引力,他们用模仿来表达自己的内在活动,回应周围世界[2]。华德福教育在这一时期让儿童充分与大自然接触,带他们用心地去观察大自然的众多事物。自然中的事物会满足这一时期儿童的好奇心,会让他们感受到自然界生命的神奇,会带领他们走向一个生动有趣的世界,给他们一个快乐童年。

第二个阶段是7~14岁,这时儿童对事物有了自己的想法,周围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减小,他们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填充内心世界。华德福教育针对这一阶段孩子精力充沛、渴望知识、向往权威的天性,让他们依照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参与其中,找到自己“心之所向”。教师对这一阶段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是他们的引路人。

第三个阶段是14~21岁,是孩子形成独立思想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时期,辨别力、判断力和独立思想在儿童的潜意识里已有了根基,且在不断搭建。华德福教育在这个时期通过开展大量的自然科学课,用综合性的学习知识,帮助学生寻求真理、认识生命,让学生在认识生命的过程中慢慢学会思考,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体系。

4 华德福生命教育思想

亲近自然,体会生命的气息 华德福教育认为,虽然人具有社会属性,但是人的自然属性也是不能被忽视和违背的,反对人为地为了人的社会目的,违背个人自然成长规律,过早、过多、过难地对儿童展开智识教育[2]。华德福学校的校区一般都建在远离城市的郊区或农村,让儿童亲近自然,感受生命的气息,跟随自然的节奏体验生活。华德福教育不会在儿童成长的第一、第二阶段给他们灌输过多的知识,会让他们在自然中尽情玩耍。收集秋天的落叶,观察夜空中的星星,种植一棵小树苗,等等,都是他们的作业。华德福教育以孩子们在大自然中“散养”的方式,让他们更具有灵性。让儿童亲身去观察自然万物,不仅能发展他们纯真、善良的个性,培养对大自然的情感,还能激发他们内心的灵性,锻炼他们观察、思考的能力[3]。大自然是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锻炼儿童的思维能力,激发儿童灵性的绝好地方,人类只有在自然中才能找到生命存在的意义。

重视劳动,培养对生命的尊重 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华德福教育特别重视农业和园林艺的教学,将这种劳动课视为人类生活的基础课[4]。华德福学校会保留一些土路,学生脚走下去会有高低不平的感觉,下雨天土路会变成泥路。这是华德福学校特意保留的大自然的原始状态,路边新开的野花,刚冒出来的小草,雨后爬出的蚯蚓,等等,都能让孩子们观察自然,感受生命的奇妙。正是出于对天然、原始的追求,华德福学校设立很多劳动课,让儿童通过辛勤劳动换取收获。他们用自己播种的小麦,经过收获、磨面,做成面包;坐的凳子是自己设计、用木头搭建而成的。华德福学校会教孩子们种植、打铁、木工、纺织等,让他们用双手进行劳动创造,使身心和谐发展,感受生活、尊重生命。

走进艺术,体验生命的美好 华德福用艺术化的教育,滋润儿童的心灵,让其体验生命中的美好,培养他们独特的个性和丰富的创造力。英国华德福教育学家弗兰西·爱蒙德说:“艺术是表达心灵世界的语言,不但可以丰富儿童的情感和深层意识,而且可以培养个人的风格、洞察力和判断力。”[5]华德福教育通过创意游戏、童话故事、韵律舞、自制教材等艺术化教育手段,让儿童把学习当作有趣的创造。艺术的创作让儿童热爱周围的世界和生命,唤醒他们内在的能力。哲学家尼采认为:“在人生中,必须有一种新的美化的外观,以使生气勃勃的个体化世界执着于生命,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人生和世界才显得是有充足理由的。”这些创作活动让儿童的生命中有了美好的体验,有利于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

保持节律,把握生命的节奏 所谓节律,是指季节时令或某些物体运动的节奏和规律。华德福学校按照儿童不同的生命成长阶段,根据儿童不同阶段的性格特点,相时而教。华德福教育在孩子成长的第一阶段,以游戏为主,使他们的身体得到发展;在成长的第二阶段,孩子尊重权威,满足自己的求知心,心灵得到发展;在成长的第三阶段,孩子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精神得到发展。华德福的独特教育使孩子们保持节律,让他们在追寻秩序与规律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状态,面对未来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他们都可以保持生命的最佳状态,加以克服。endprint

5 华德福生命教育给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背后,教育出现急功近利的倾向,一些学生出现物质主义膨胀、社会道德衰落、身心发展扭曲的现象,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注入生命教育变得紧急且必要。

重视自然的教育作用,引导儿童从大自然中学习 直观性是儿童脑力劳动的一条普遍原理,这一规律性要求,应當使儿童的思维在大自然中得到发展,使他们能够同时看到、听到、感到和思考[6]。华德福教育重视自然的教育意义,不支持使用高结构化的教学教材,鼓励儿童在自然中学习。现在很多国内学校也会定期组织学生春游、参观农场等活动,但学生在活动中只是走马观花似的了解大自然,不能真正体会到大自然中生命的伟大。且现在使用电子产品越来越低龄化,儿童过早接触各种电视节目、电子游戏,渐渐远离自然中鲜活的生命,非常不利于儿童性格培养。教育者只有真正领会到自然对儿童教育的重要意义,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为儿童创造更优质的教育。因此,国内基础教育者应该提高对自然的教育作用的理解和认识,不要将校园里的自然环境只看作美化校园的工具,要在课程中结合自然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把他们吸引到自然界中,让他们在大自然中游戏、学习。

培养儿童正确的劳动观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形成尊重劳动的氛围,不尊重从事劳动的人,就难以实现社会的平等、自由、公正。很多学校更为重视的是对学生知识的灌输,没有意识到劳动教育的价值。在错误的劳动观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不但会使学生变得懒惰,轻率地对待物质资源,缺少精神世界,也会对社会的公正产生不利影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思想对于家长和教师还有很深的影响,轻视劳动、误用劳动的现象在基础教育中时常发生。因此,要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发挥劳动教育在促进儿童精神全面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增加教育中的艺术化元素 教育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国内的基础教育往往忽略教育的艺术性,带着未来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这样类似的目的实施教育,把教育变成一种功利,而非自愿。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生会觉得越学越累,为什么那么多学生找不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为什么多年的基础教育会培养出许多“道德低能儿”“生活低能儿”。如果将教育当作一门艺术来看待,它便和音乐、绘画一样成为一门艺术,教育的艺术。艺术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对知识本身产生热爱之情。同时,教师的作用也十分重要,教师对艺术要有较高的理解,懂得欣赏学生的行为,更好地使他们掌握知识技能,并丰富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找到兴趣所在,去创造自己的生活。

遵从生命的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发展观 华德福教育认为教育需要合乎人身心发展的特点。大自然中的万物都有它的生长规律,人的成长也一样,在不同年龄段会有不同的特点,教育应当与之相符合。许多家长和教师会担心学生学得晚、学得慢,而对学生实施不符合年龄段的教育。追赶和攀比下的教育,对学生成长是极其不利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拔苗助长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教育应当适时而教。教育者应在教育过程中遵从学生成长规律,一切以学生为本,制订出符合他们实际成长需要的教学计划。

参考文献

[1]吴运铎.奏响生命之歌[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2000.

[2]蔡连玉,傅书红.华德福教育的理论与国内实践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3(7):31-35,41.

[3]陆炎,张歆柳.华德福教育中的绿色教育思想及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5(1):68-72.

[4]刘长伟.顺乎自然合乎人性:华德福教育中的人性和谐发展观探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4):27-28,157.

[5]张地容,杨晓萍.华德福艺术化教育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J].当代学前教育,2008(2):41-43.

[6]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endprint

猜你喜欢
基础教育生命教育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河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儿童水墨画课程教材研发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