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少华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 , 陕西 西安 710302)
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设计
马少华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 , 陕西 西安 710302)
《化工安全技术》是化工类专业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文基于化工类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实施方案及考核方案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从而为该门课程实施教学改革实践提供指导依据,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化工安全技术;工作过程;教学改革 ;设计
随着2014年8月教育部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出台《关于加强化工安全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教高〔2014〕4号)以及2014年12月1日起国家新的《安全生产法》的施行,安全生产越来越引起政府和企业的重视,而化工安全更是化工生产的前提和保障。化工安全技术贯穿于化工生产的全过程,《化工安全技术》课程同样贯穿于化工类各专业学习的全过程,现已成为高职化工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文以“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方式信息化及教、学、做一体化”的“四化课程建设”为指导思想,以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从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实施及考核方案等方面进行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设计,从而为该门课程实施教学改革实践提供指导依据,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化工安全技术》是一门集化工知识、工艺设计、生产操作、设备管理、安全知识及应急事故处理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课程。该课程主要是面向化工生产操作、化工分析与检验、化工仪表与设备维护及化工安全管理等岗位开设,涉及面广、内容丰富、涵盖了化工生产全过程中所需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融合了化工企业岗位技能培训和获取职业资格证书需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本课程是实现是高素质化工安全人才培养必修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课程,对培养安全意识强、具备一定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化工生产一线操作技术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根据岗位需求的需要,确定化工安全技术学习领域课程培养目标。
2.1 总体目标
结合化工各岗位的需要,让学生掌握化工安全操作、安全防护、应急处理等技术,获得化工安全生产过程的基本安全知识,初步具备生产过程安全隐患识别、事故原因分析、事故防范和事故处理的能力。在项目训练中让学生自觉树立安全意识,训练规范性操作,养成良好的职业安全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续顶岗实习和将来从事化工生产操作和安全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安全意识素质、安全技能素质和安全责任素质,并能为日后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师等职业资格证书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能力目标
(1)能看懂并领会化工安全相关的技术文件和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
(2)能够运用危险化学品知识,做好仓贮、运输、安全预防等管理工作,会进行中毒、灼伤、窒息等伤害的现场急救。
(3)能够运用防火、防爆技术知识进行化工厂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和化工火灾爆炸事故的防范,初步能够使用消防和灭火器材进行灭火以及做好自身的安全防护。
(4)能够运用电气与静电的安全防护知识正确使用漏电保护器及防护用具有效地防止触电伤害,会进行触电急救。
(5)能够运用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知识分析压力容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能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和扩大。
(6)能够运用化工装置的安全检修知识协助化工设备人员进行化工设备机械的检修、维护和使用。
(7)初步能够运用常见的化学反应过程和化工单元操作的安全技术知识,分析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并制定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
(8)初步具备对企业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建立企业安全文化的能力。
2.3 知识目标
(1)掌握化工常见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点、安全贮存、运输与管理等知识。
(2)掌握化学品中毒、灼伤、窒息等职业危害防护及救护技术,掌握常见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
(3)掌握燃烧爆炸基本知识、防火防爆的安全措施及消防安全知识。
(4)掌握电气安全技术、静电防护技术和触电急救的方法,熟悉建筑物、化工设备及人体防雷的方法。
(5)了解压力容器的分类、安全附件及其定期检验等。掌握气瓶、工业锅炉等压力容器的安全操作知识。
(6)掌握化工装置的检修程序、安全停车、检修过程的安全作业及安全开车等知识。
(7)掌握常见的化学反应过程和化工单元操作的安全技术要点。
(8)了解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2.4 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学习观念、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工作精神;
(3)具有化工生产规范操作意识,良好的观察力、逻辑判断力、紧急应变能力;
(4)具有严进、细致的职业素质和团队精神;
(5)具有“爱国奉献,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精益求精;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国防精神。
我们通过企业调研,根据行业企业专家对化工安全技术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考虑实用性、典型性、趣味性、可操作性和可拓展性等因素,紧密结合专业能力和化工总控工、化工检验工和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相关考核要求,考虑知识点的合理分配以及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的循序渐进要求,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研讨构建基于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项目和工作任务。本课程共设计了8个项目模块,23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内容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如下表1。
表1 《化工安全技术》课程内容设计与课时安排
课程内容由若干个学习情境组成,每个学习情境都是典型的工作任务,每个任务都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个工作步骤进行设计,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训室训练基本技能,到实训基地检验自己知识的掌握程度,靠校外顶岗实习拓展知识,多进行现场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具体实施过程见图1所示。
图1 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
每个任务都通过一个典型实训项目逐步实施,整个过程由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思考、讨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和相关知识理论。以项目3“化工火灾爆炸的安全防护”中的任务3.3“消防与灭火”为例,该任务的学习是通过“编制加油站火灾爆炸扑救方案”实训项目的完成所必备理论学习与操作技能内容来组织的,具体见图2所示。
图2 编制加油站火灾爆炸扑救方案
建立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评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过程考核。过程考核占60%,期末理论知识考核占40%。
过程考核包括技能考核和公共考核。
技能考核是参照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根据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项目任务的实施完成情况及项目报告完成质量情况进行考核,在每个项目任务完成后,由教师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最后取各个项目的平均值作为技能考核成绩,技能考核占总评成绩的40%。
公共考核主要包括工作与职业操守、学习态度、自学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交流与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平时表现,采取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的考核方式,公共考核占总评成绩的20%。
期末考核主要以教材中教材内容为主线,结合职业资格标准考核要求,以联系生产实际问题为主,占总评成绩的40%。
笔者通过对以往教学过程反思,深知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达到的教学效果欠佳,且不能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根据教学培养目标,确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积极探索适合培养学生岗位技能的教学新模式,真正培养出既懂化工又懂安全的复合型人才。
(本文文献格式:马少华.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设计[J].山东化工,2017,46(20):140-142.)
TeachingReformDesignof"ChemicalSafetyTechnology"CourseBasedonThePostWorkProcess
MaShaohua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haanxi Guof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i'an 710302, China)
Chemical Safety Technology is a professional core course for the job Vocational ability development in chemical specialty. This paper carries on the teaching design from the aspects of curriculum orientation, teaching objectives, curriculum content,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plan and assessment program, basing on the work process of chemical job post. So as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teaching results.
chemical safety technology;work process;teaching reformation; design
2017-08-25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计划项目(Gfy 17-18)
马少华(1986-),女,河南许昌人,讲师,硕士,从事石油化工与安全环保方面研究工作
G642.0
A
1008-021X(2017)20-01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