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让初中生爱上语文

2017-11-28 12:31周耀育
文理导航 2017年31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创设初中语文

周耀育

【摘 要】初中语文课堂需要创设能够引发初中生的情感共鸣,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语文的教学情境。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语文教学的需求,创设和教学相关的语文教学场景和氛围,引导学生快速而准确的理解语文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认知的全面的发展。语文老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习兴趣、情绪等方面。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境教学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课堂内容既要切合教材内容,更要符合初中生的认知实际。因此,初中语文课堂需要创设能够引发初中生的情感共鸣,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语文的教学情境。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的粗浅的认识。

一、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的内涵

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是为了很好的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语文教学的需求,创设和教学相关的语文教学场景和氛围,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快速而准确的理解语文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认知的全面的发展,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情”和“境”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密不可分的两个组成部分,语文老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习兴趣、情绪等方面,从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实际出发,创设贴合初中生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课堂中的各种有效的教学因素,从而有效的完成语文教学目标。

二、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的特征

1.富有情感性

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的灵魂就是情感。感情的缺乏会导致学生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情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是连接老师和学生活动的有效的桥梁。在语文教学中充沛丰富的爱的情感,学生就会沐浴在爱的教育中学习成长,学生的学习才会行之有效,才会真正收获属于自己的知识。著名的教育家于漪老师曾经说过:“我们的教育事业应该是一种爱的事业,老师的爱应该超过亲子的爱,因为在教学过程中饱含了崇高的责任和使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就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初中语文情境教学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重视培养初中生的人文的精神。通过有效的“境”的创设,引发学生的“情”。让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情境创设中,感悟课本中的真挚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让学生发现语文之美,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2.富有艺术性

初中语文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首先语文情境教学是一种具有较强的规范性行为,在语文教学中需要遵守教育的客观的准则,因此语文教学具有科学性。语文教学是具有很强艺术性的课程,它通过语言为载体,在老师和学生的情感互动中,让学生掌握有效的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都呈现着艺术的基本的特性。学生在语文老师的引导下,结合教学的规律,进行富含丰富情感的、审美价值的教学活动。初中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和科学性是密不可分的。科学家李政道曾经说过:“艺术和科学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密不可分。”他的话很好的归纳了科学和艺术的重要关系。在教学方面,科学的教学是教学艺术的重要基础。教学如果到达了很高的境界,说明语文教学富有艺术水平,景情語达到了混为一体的境界。著名的教育家李吉林老师所提倡的情境教学就很好的呈现了语文教学的艺术性。

3.富有审美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教育的过程中如果缺乏美,那就非常不可思议。”初中语文情境教学在教学的目标、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过程都呈现出较为鲜明的审美特性。在教学内容上,语文情境教学会认真地选择加工教育中美的内容,并且在教学设计中融入了美的情境,提升了学生的审美体验。在语文情境教学的活动过程中,教学模式都会遵循共同的活动模式。结合语文教学内容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引领入情境,在情境中扮演相应的角色,从而进一步优化和拓展情境来再现教育影响美,学生会更加主动地实现体验和认识的统一。总之,初中语文情境教学应用美的形式,依照美的规律,通过美的情境,产生美的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

1.巧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创设丰富的语文教学情境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我们中学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能够将语文课堂所需要的视频资料、音频资料、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更加直观的展现给学生,给予学生强烈的多感官的刺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领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深入地感悟文本的内涵,从而切实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再别康桥》这首著名的诗篇,由于学生对于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的时代都很陌生,学生很难理解文本中的深层的内涵。因此,我们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徐志摩描写的剑桥大学的优美的风景,特别是要搜集课文中描绘到的几处经典的经典图片,与此同时,还要搜集有关徐志摩对学校的自述的语句。通过多媒体呈现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就能够更好的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知识,同时也能够激发起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从而为课堂上进一步的感悟和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初中语文课堂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丰富了语文课堂的容量,营造了丰富的语文教学情境。

2.利用学生多样化的表演,营造多彩的语文教学情境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语文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初中生的特点,结合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对课文内容创设丰富的表演情境。学生通过表演,能够和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融为一体,更好的解读人物的心理,从而加深文本的感悟和理解。

常言道:“言为心声。”人物的情感常常通过语言来表露出来,因此要更加深入的理解人物形象我们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入手。在教学鲁迅的《孔乙己》这篇小说时,孔乙己有着极富个性的语言和动作,特别是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吃,当孩子不停地向他索要时,孔乙己的慌了神的动作和满口之乎者也的语言让人印象深刻。笔者布置学生小组合作来表演这个经典的片段,一个学生演孔乙己,三个学生演索要豆子的孩子。学生透过表演,更加深入地感悟和研究了文本,深入的理解了文本的深刻内涵,感知了孔乙己这一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迂腐的知识分子形象。通过表演创设的语文教学情境,能够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和同学之间的合作的能力。学生的能力在表演中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发展,当然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的有限,老师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应该正确的引导甚至亲自示范,让学生的表演更加直观的再现课文的主题,从而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3.善用小组合作探究形式,创造生动的语文教学情境

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情境教学中的多媒体情境以及表演情境,都离不开语文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小组合作的情境的营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从而更加高效的学习语文。在安排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时,老师可以把语文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的拓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是课前共同预习课文、提出质疑等,老师可以给学生课前的预习提出相对富有挑战性的学习问题,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更好的理解课文的内容;课堂中的合作学习,老师可以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更好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容。例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这篇散文时,老师可以布置小组合作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合作找出文本的主旨句,你们是如何理解这句话,并且合作思考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变化的?作者通过这篇散文要表达出怎样的情感?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小组更加深入地思考文本的内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在积极的合作情境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情境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语文老师要进一步提高对情境教学的认识,不断丰富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从而切实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大鸿.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教学情境的创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2(13)

[2]李梓银.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理性运用[J].文学教育(中),2014(4)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创设初中语文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创设未来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