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众
【摘 要】财经新闻作为反映经济领域话题的新闻,不仅具有一般新闻的特点,如时效性等,还具有其独特的文体特点,如内容专业化,术语较多。因此,在做财经新闻报道时,记者要注意方式方法,处理好经济话题专业性和通俗性的互相转化,不能“硬说”,要用 “软表达”的方式让重大经济话题轻轻“落地 ”。
【关键词】财经新闻 ;软表达;通俗化
近年来,《安徽经济报》突破传统财经新闻报道的表达方式,找准报道的“切口”,采用故事、现场、典型、细节、微视角等方式,实现宏大主题的微观叙事,推出的财经新闻报道,让普通读者能够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
一、讲故事
有一本小刊物叫《故事会》,当年风行全国,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它是用故事吸引人、感染人的。
从传统媒体时代到新媒体时代,传统的财经媒体的话语方式曾与时代脱节,很多财经报道其实就是对被采访单位的“回顾”、“总结”,是以往资料的堆砌,形成“措施一二三、成绩一二三”的固定模式,一度失去了读者。但是,经过新媒体时代转换“声道”的转型探索,像《安徽经济报》这样的专业类财经媒体坚持运用新媒体的话语体系和游戏规则,已经学会讲故事,逐步改变了读者对财经媒体刻板、专业化的印象,让财经媒体在全媒体时代成功实现了影响力的“逆袭”。
近年来,虽然农村经济、农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农村党建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个别地方党建工作严重缺失,迫切要求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2016年,在党的生日来临前,报社选取党的“神经末梢”也是党建最薄弱的环节——农村村级党支部作为采访对象,来到了农村党建工作做得较好的休宁县。采写的《“小门牌”筑牢农村党建大根基》一文就是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讲故事的方式,讲述安徽美好乡村示范村休宁县汪村镇田里村73户党员在自家门上挂上一块醒目的“共产党员户”标志牌的故事,用人物语言和故事引出新闻主题,既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又自然地引出了载体(门牌)创新、理念(服务)创新、机制(5个清单)创新这个农村党建创新的重大课题。一改过去党建宣传“硬梆梆”的形象,有力彰显了党建工作魅力。
二、选角度
在财经新闻写作的时候,着笔如何选择好角度(切入点)是对记者功力的考验。2014年4月底,应合肥市经信委主任李海鹰的邀请,《安徽经济报》记者对其进行了访谈。一般情况下,这种访谈类的财经新闻很难写出新意,《政府是小微企业最后贷款担保人 ——合肥市经信委主任李海鹰访谈》不但写出新意,还写出了精彩。
李海鹰认为化解“小微”融资难是一道世界性难题。题目越难,对政府的挑战越大。要解决这一难题,李海鹰建议,要有尽量精准的“微”政策,引入政府担保机制。政府要拿出当年取消“农业税”的勇气,把惠及农民的远见卓识,再次体现在发展小微企业上。从“小微”到“小强”,政府要当“专业推手”,要成为最后的贷款担保人。结果,《政府是小微企业最后贷款担保人 ——合肥市经信委主任李海鹰访谈》在《安徽经济报》报道之后,人民网、凤凰网等相继进行了转载。
三、抓典型
典型,是文艺创作中十分强调的中心课题。恩格斯谈到文学创作时曾留下这样一句名言:“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其实,采写经济报道也需要典型。没有典型的事实,既写不出好消息,也更难写出好通讯等深度的新闻作品。
为了宣传好我省的行政审批改革所取得的成效,2015年12月,本报派多路记者赴全省各市进行采访。这个主题似乎很难做,题材太大,感觉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但读完赴铜陵市采访的记者采写的《一枚公章“包办”243项审批》这篇报道之后,就会发现,原来看似宽泛的题材其实可以从小处着眼,选好典型,以点带面,以小见大,这是新闻写作的一個重要的经验和技巧。这篇获安徽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采用以小见大的视角,选材典型,立意新颖。作品把新闻视角放在一枚小小的公章上,全文层次清楚,详略得当,用人物、事例和语言引出新闻主题,浑然一体。既强调了服务对象对审批改革的切身感受,又引出了“如何改”、“怎么改”这个重大课题,寓意深远。
四、察细节
细节是指新闻作品中描绘人物、事件、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在新闻写作中,可不要小瞧这个 “最小”的组成单位,在一篇稿件中,若运用好细节,通篇就会大为增色。 细节能增强新闻作品的思想性。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省的经济发展面临复杂的内外部形势,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因此,很多人用旧思维看新常态,惯性地认为新常态就是经济“速度降低”,却忽略了“调转促”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新常态下的安徽经济,核心特征是增长质量更高且后劲更足,但这些亮点却并不像GDP增长率数字那样容易被发现,因而需要更为深入地比较和挖掘。
有鉴于此,2015年上半年,报社选择转型升级已初见效果的代表性地区,派出记者分赴合肥、芜湖、宣城、蚌埠、阜阳,进行深入调查采访,其中重点是对太和等一些县域经济的调查采访,通过近3个月的实地调查采访,完成了“2015年我省经济形势调查系列报道” 。《马鞍山:从“卖产品”到“卖服务” 》《铜陵:给“瘸腿”科目补短板》《济人药业:“一盒药”强壮一个产业》等作品都采用了再现现场的写法,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
细节描写是展现新闻作品灵魂的手段,也是让新闻事件取得最佳宣传效果的重要途径。
五、重现场
经济报道和其他新闻报道一样,同样要讲究现场感,现场感能够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2011年10月,本报记者采写的《 明珠落定 ——合肥液晶平板显示器六代线建设纪实》一文的开头现场感十足:
2011年4月9日,庐州大地春光明媚。一列车队沿着合肥北二环宽阔的大道,一路扬尘驶抵于位于合肥新站区的合肥京东方厂区。
沿途的人说:“有大官来了!”endprint
这个“大官”就是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
在听取了项目建设情况汇报和观看了阵列工艺、彩膜工艺、TFT—LCD生产工艺后,习近平欣喜地赞叹道:“看到你们的发展,非常高兴。希望你们为我们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作出重要贡献。中央和国务院都很支持你们进行科技攻关,支持你们在这方面做大、做优、做强。你们的建设是‘合肥速度,融资是‘合肥模式,要继续创造新的经验。战略新兴产业代表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方向,决定着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一定要大力培育和发展。”
这是鼓励,更是期待,回答他的是雷鸣般的掌声。
只有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才能捕捉到“水灵灵”的活的素材、活的细节,才能使报道鲜活起来,使新闻的内涵丰厚起来。
六、挖深度
在新媒体时代,经济报道要想赢得读者,不能仅仅依靠新闻性,更要有思辨性,注重主观抒发和思想表达,使作品具备政论性、思辨性。这对编采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也提出了考验。
2009年9月,在合肥举行的我省首次家博会,报社派多位记者参加。这种“例会”式的会议,一般很难采写出精彩的新闻报道。参与的记者通过长时间采访和思考,对安徽家电产业转移热进行“冷”思考,推出了一组关注我省家电产业发展系列报道。其中的《明天这些“候鸟”会飞走吗》一稿,由于观点新颖、见解独到,用语精彩,获当年安徽新聞奖一等奖。
2016年11月份,报社在省委宣传部、省网宣办组织开展的“五大发展见行动 党代会精神在基层”大型主题报道活动中,将我省16个市的五大发展做成有叙述、有分析、有评论的深度报道,其中《宿州:一条红线引领 、“接‘二连‘三”发力 、“云端”追梦奔跑》一文,对宿州市贯彻省十次党代会精神作了全方位的深度报道。一条红线:就是“五大发展理念”;“接‘二连‘三”发力: 在农产品价格 “天花板”压顶和生产成本“地板”抬升的双重挤压下,农业生产丰产不丰收,农民收入长期无法实现突破性增长。如何突破这一怪圈,宿州市积极尝试,将附加值低的传统一产农业与二三产业“嫁接”,打造全产业链条,推进农业融合发展的新思路;“云端”追梦奔跑:依托云计算产业平台,打造战略性新型产业。此文在安徽经济网推出后,受到宿州市委宣传部相关领导的点赞。在结束合肥市的采访后,参加报道的记者犯难了,有点“老兵遇到了新问题”的感觉,不知如何下手、从哪里下手写,因为合肥在全省太亮(亮点多)了、太大(经济份量大)了,也太重要了。琢磨了半天报社最终要求参与记者选择深度报道,突出一个“大”字。于是,《大合肥:四次国“召唤” 一“圈”襟江淮》全文4000多字,站在全国的视角和全省的高度,对合肥在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领跑安徽全方位发展方面进行深度报道。由于选择的报道视角与众不同,采用深度报道这一恰当的报道形式,使这次主题报道见报后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作者单位:安徽经济报社)
责编:姚少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