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丽莉
摘要:《低碳发展的宁波模式》在题材选择上,发掘政府和企业关心的热点议题,从能源结构改革、绿色港口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三个方面层层推进报道内容,并通过多样化的电视表现手法来呈现案例。整个系列报道案例典型、内容详实、结构紧凑、画面精美、制作精良,后期更以大量的动画、图表等电视表现手法,将复杂难懂的经济数据转化为图像语言,让经济报道更加通俗易懂,更加具有说服力。
关键词:经济报道 通俗化 宁波模式
近几年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推广,环境保护得到了更多的重视,“低碳发展”成为全国乃至全球许多城市、企业摸索的方向。在2015年12月结束的巴黎地方领导气候峰会上,低碳发展的“宁波模式”受到全球500多个参会城市和地方代表的肯定与关注,也成为全国优秀示范。对于宁波来说,如何更好地向全国介绍宁波经验,推广宁波的低碳化发展模式,是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笔者以2015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政府奖二等奖《低碳发展的宁波模式》为例,来探讨经济报道的通俗化处理。
题材的发掘
经济报道所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做得浅显易懂。因为电视的受众面较广,我们要做的就是寻找有亲和力的切入点,因此题材的选定,即我们将要传递什么信息,传播什么内容,是节目成败的关键。
为此,《低碳发展的宁波模式》主创人员前期搜索了大量的资料,了解政府部门和企业在摸索低碳发展道路上所历经的艰难过程和取得的成绩,并多次咨询发改委、经信委等部门,保证选取的案例更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整个采制过程共耗时半个月时间,采访点遍及海曙、江东、江北、鄞州、镇海、象山、北仑、杭州湾新区等多地。
报道内容层层递进
早在2012年,宁波就在全国率先提出“碳排放”十三五期間实现峰值的目标,宁波作为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国际港口城市,要实现这一目标,能源结构改革、绿色港口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是绕不开的话题,而我们的报道正是围绕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的。
开篇《能源消费 清洁当道》从全国规模最大的“光伏村”——鄞州龙观乡李岙村入手。在全村共247户新建村民联排住宅的屋顶上,共装有1976块太阳能光伏瓦片,通过太阳能每年能发出50万度电量。而第二个典型例子则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上汽大众宁波基地的成品车停车场,整个停车场安装了7万多块光伏板,它每年的发电量有2200万度,相当于3万户宁波家庭一年的用电量。整篇报道,两个案例都以人物为切入点,以数据为支撑,既体现了“光伏发电”规模之大,又展现了宁波在积极探索低碳发展道路上所创造的一个个“第一”和一件件成效,揭开“宁波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的率先示范作用。
由于宁波港口城市的重要地位,中篇的主题就定为绿色港口的建设。位于舟山港的宁波港股份公司投资近5亿用电能代替柴油对港口的龙门吊进行改造,截至2015年底已经完成300余台龙门吊的“油改电”,不仅大量减少了“碳排放”,还为公司节省了能源成本一亿多元。同样是在舟山港,全省首个高压港口岸电项目正在建设中,国内外所有不同吨位的船只都可以接上岸电,大量减少了柴油的燃烧量。而最后一个例子是500辆以液化天然气为动力的LNG集卡车的投运。三个事例紧扣“绿色港口”的主题,从已经完成的到正在建设的,体现出港口推广“低碳模式”的创新做法和决心。
尾篇的主题为产业结构的低碳调整,总体来说,在十二五期间,宁波市工业的整体比重从55.6%下降至51.8%,而服务业的比重则由40.2%增加到了44%。以这一宏观数据为切入点,报道重点展现了传统企业在“低碳浪潮”中成功的三种转型:全市塑料行业万台注塑机的节能改造,传统化工企业从高耗能、高排放的粗放型模式转为节能环保的集约型模式,模具行业从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到形成集群,共同发展。
从能源结构改革到绿色港口建设,再到产业结构调整,三篇报道层层递进,从宁波能源、产业结构的现状出发,以多个典型案例充实报道,阐述了宁波在“低碳发展”模式的探索中取得的突出成绩。《低碳发展的“宁波模式”系列报道》系统总结了宁波近五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低碳化”道路上取得的喜人成绩,港口龙门吊“油改电”等很多成功案例及经验,对我国城市低碳化发展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多样化的电视手法
以尾篇为例,三个案例,三种不同的企业,在寻求“低碳”发展的道路上殊途同归。在三个案例的讲述过程中,记者选取了不同的切口,即注塑机的改造难关,余热利用设备的开发,“低小散”模具企业的“抱团取暖”寻求共同发展。切口虽小,但展现的是不同的企业在自己的领域里创新、改造的过程,而这种创新探索的精神正是企业实现低碳化转型,获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源动力。为了不让观众产生视觉疲劳,记者在三个案例的表现上,采用了多样化的电视手法。注塑机节能改造采用动画的表现形式,让复杂的原理简明易懂。企业在注塑机的发动机上做文章,让它能够根据注塑机的工作流程自动切断和启动电源,最终量变发生质变。化工企业的转型利用现场同期、人物故事的讲述形式,比如反复开会讨论,图纸的反复修改等,用这些细节去还原企业技术骨干探索新技术难关的漫长过程,让观众体会到企业寻找低碳发展之路的艰难和决心。象山贤庠的模具行业作为第三个案例,也具有代表性。在电视手法上,记者采用了前后对比的方式来展现,不仅有企业生存状态的前后对比,还有包括员工工作环境、工作状态,工厂的投入产出、先进化程度等方面的前后对比,直观地展现了传统“低小散”、破旧简易的作坊和如今现代化企业的对比,视觉冲击力强。
除此之外,在三篇报道之间和不同案例之间采用了主持人“无缝转场”的方式来衔接。主持人的口播转场启承自然、衔接流畅,让经济报道更接地气,更有亲和力,令人耳目一新。整个系列报道案例典型、内容详实、结构紧凑、画面精美、制作精良,后期更以大量的动画、图表等电视表现手法,将复杂难懂的经济数据转化为图像语言,让经济报道更加通俗易懂,更加具有说服力。
(作者单位:宁波广电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