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社团团支部“活力提升”探索研究
——基于湖北经济学院社团团支部建设现状的调查

2017-11-28 11:34王友刚郭婷婷
关键词:团支部团委社团

郭 峰,王友刚,郭婷婷

(湖北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新时期高校社团团支部“活力提升”探索研究
——基于湖北经济学院社团团支部建设现状的调查

郭 峰,王友刚,郭婷婷

(湖北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推进社团建团、加强社团团支部建设,是推进高校共青团改革创新的重要环节。当前,团支部在高校学生社团中已陆续建立起来,并发挥一定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组织凝聚力薄弱、功能虚化、存在边缘化和形式化等问题。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社团团支部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社团团支部活力,是迫切需要关注和思考的现实问题。研究从业务指导、物质保障、组织建设、工作开展、成员参与五个层面,对社团团支部活力现状进行实证调查和分析,并提出思考和建议。

社团团支部;活力提升;问题分析;对策研究

当前,高校基层团支部凝聚力不强、活力不足问题,已引起团中央的高度重视。2015年9月30日,团中央学校部专门下发《关于实施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的通知》,对高校基层团支部开展“活力提升”工程提出要求。2016年11月22日,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再次强调“深入实施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同时指出要“巩固班级团支部建设,推进社团建团”[1]。

社团团支部是高校基层团支部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广大青年学生保持着密切、广泛的联系,是高校的重要育人基地,承担着团结、引导和教育青年学生的具体工作。高校社团团支部建设的好坏,是否具有凝聚力和活力,关系着高校共青团改革创新的推进、影响力的生成,也关系着广大团员青年的成长成才。为了解当前高校社团团支部的建设现状,发现社团团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社团团支部的建设特别是“活力提升”,特以湖北经济学院为例,开展高校社团团支部“活力提升”调查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向湖北经济学院不同类别的社团、不同层次的社团成员随机发放调查问卷360份,回收有效问卷355份。同时,组织社团联合会学生干部、社团团干进行座谈。调查对象的分布情况见表1。

本次调查所用问卷——《新时期高校社团团支部 “活力提升”研究调查问卷》为自编问卷,共设22个问题,从资源支持(业务指导、物质保障)、自身运行(组织建设、工作开展、成员参与)两个维度、五个层面反映高校社团团支部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共性问题。调查问卷指标设计见表2。

表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表2:调查问卷指标设计

二、高校社团团支部活力现状分析

(一)资源支持有限,影响社团团支部“活力提升”

社团团支部“活力提升”,离不开良性、有力的资源支持系统。这一系统包括团委的指导、社团联合会的指导监督、指导老师的帮助、经费和场地保障等方面。

调查显示,在团委指导方面,87.7%的社团成员认为能够及时得到团委的帮助和指导,9.5%的社团成员认为很少得到帮助和指导,2.8%的社团成员表示“不清楚”。在社团联合会的指导和监督方面,83.2%的社团成员认为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有效的监督,10.6%的社团成员表示很少得到帮助和监督,6.2%的社团成员表示“不清楚”。在指导老师方面,79.2%的社团成员明确表示自己社团有指导老师,10.1%的社团成员表示“没有”,10.7%的社团成员表示“不清楚”。而在指导老师对社团的指导力度方面,79.3%的同学表示 “经常指导”,17.3%的同学表示“偶尔指导”,3.4%的同学表示“不清楚”。最后,在经费和场地保障方面,75.8%的社团成员表示开展活动时有比较充足的经费和场地保障,19.2%的社团成员表示经费和场地紧张或者“不清楚”。

表3:外部支持

调查和座谈结果表明,高校学生社团团支部在日常工作开展中能够得到团委、社团联合会和指导老师的指导、帮助。比如,湖北经济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专门设立团务建设部,负责“支部进社团”工作(社团团务指导、评优评先、团组织生活开展、社团团支部考核等)。

但同时,调查和座谈结果也表明,高校学生社团团支部得到的支持力度较小、范围有限。学生会和社团是围绕团委的“双环”,当前校级和院级团委对学生会、班级团支部建设比较重视,从管理制度的完善、监督考核、物质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但对社团以及社团团支部建设的重视程度则有待加强,支持社团发展的经费投入也有待加强。学生社团联合会对社团团支部的指导、管理尚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的规章制度有待完善,与社团团支书良性互动关系尚未形成。而社团指导老师履职意识、履职能力都比较欠缺,作用发挥有限。

(二)自身运行不畅,制约社团团支部“活力提升”

1.组织建设活力不足

调查显示,在规章制度的建立方面,84.7%的社团成员表示所在社团团支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15.3%的社团成员表示“未建立”或者“不清楚”。在“三会一课”的开展方面,9.3%的社团成员表示没有参加过“三会一课”或者不清楚“三会一课”内容。在团干履职和职责分工方面,73.4%的社团成员表示对自己所在社团的团支书“比较了解”,26.6%的成员表示“一般了解”或者“不了解”。16%的成员表示自己所在社团的团支书“敷衍了事,能力一般”或者“说不清楚”。

调查结果表明,由于组织自发性和结构松散型特点,一些社团团支部内部管理松散,组织建设不健全。一些团支部自身的工作职责和内容没有明确、目标定位不清晰,团员大会、支委会、团小组会落实不到位,团课的参与面较小、吸引力不强,部分团干部的履职意识和能力不足。组织建设不健全,动摇了团支部“活力提升”基础。

表4:组织建设

2.工作开展活力不足

调查和访谈显示,25%的社团成员认为自己所在社团团支书对团务工作开展的流程和规范不了解,团支部工作不规范。12.8%的社团成员表示不愿意参加社团团支部开展的理论学习研讨、团组织生活等系列活动或者“说不清楚”。22.3%的社团成员认为团支部很少开展针对团支部成员的培训活动或者“不清楚”。20.5%的社团成员认为所在社团缺少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或者“说不清楚”。在新媒体运用方面,25.7%的社团成员表示自己所在社团团支部不太注重通过新媒体加强社团成员的交流。

表5:工作开展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高校学生社团团支部工作开展活力不足。部分社团团支书对团务工作的流程不清晰,且缺乏来自团委、社团联合会的有效指导。在活动开展方面,社团团支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但娱乐性强,工作规范性较差。而开展的理论研讨、团组织生活则又缺乏吸引力,对团员的教育引导作用不明显。学生社团存在“有高原没高峰”、“活动多品牌少”的尴尬情况。缺乏运用新媒体手段加强成员内部沟通、交流的意识。

3.成员参与活力不足

调查显示,22.6%的社团成员认为 “团支部成员责任意识、参与意识不强”或者“说不清楚”。28.6%的社团成员认为社团“凝聚力一般”或者“说不清楚”。在民主参与方面,20.4%的社团成员认为社团团支部换届工作不规范,自身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没有得到保障。16.4%的社团成员表示团支部工作缺乏公开透明,降低了自己对团支部工作开展、推优评奖等事务的关注度。

表6:成员参与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95后,他们一方面维权意识强,希望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另一方面责任意识、奉献意识、主动参与意识薄弱。如果社团团支部的民主建设、会员服务工作不到位,会进一步削弱成员的参与意识和社团凝聚力。此外,一些社团存在的“重视部长、干事,轻视普通成员”的观念和做法,也造成成员的大量流失,导致社团成员参与活力不足。

三、提升社团团支部活力的思路和对策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资源支持有限、自身运行不畅,影响和制约着高校社团团支部“活力提升”。推进社团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需要从思想认识、资源支持、自身运行等多个方面,采取相应对策。

(一)厘清社团团支部与班级团支部关系是提升社团团支部活力的思想基础

当前,社团团支部与班级团支部关系主要表现为“一个团籍、两种身份、多重覆盖”。社团团员的团籍在班级团支部注册。社团团员,既是班级团支部成员,也是所在社团的成员。社团团支部与班级团支部同时对社团团员进行教育管理,实现多种覆盖。两者的关系,导致社团团支部相对于班级团支部来讲,“务虚”的多,“务实”的少。社团团支书工作抓手少,存在感较低,对社团团支部建设普遍存在一定的思想困扰。因此,提升社团团支部活力,首先学校团委和社团联合会要制定和完善社团团支部管理办法,明确社团团支部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定位、工作职责和具体内容,引导社团团支书厘清社团团支部与班级团支部关系,廓清思想困扰。

(二)加强指导和支持是提升社团团支部活力的必要条件

“高校社团的兴起和发展是社会发展、大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它能弥补学校正规教育的不足,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2]随着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社团建设受到了高校党团部门的重视。但对社团团支部的建设则关注较少。高校应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拓宽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高度,重视社团团支部建设。校级团委、院级团委以及学生社团联合会要切实履行对学生社团和团支部的管理职责,委派、聘请能力突出的专任教师对学生社团进行指导,加强对社团团支部书记的培训力度,并从资金、场地等方面加大对社团的支持力度。

(三)健全组织和规范管理是提升社团团支部活力的根本保证

健全的组织、完善的制度,是提升社团团支部活力的基础。高校校级团委和院级团委、学生社团联合会要在社团团支部组织、制度建设上加大指导力度,帮助社团团支部建立和完善章程、团支部成员管理办法,促使社团团支部建设程序化、法制化[3];帮助社团团支部规范的开展“三会一课”和团组织生活。通过“三会一课”和团组织生活,分析和解决团支部面临的问题,增强团员身份意识,增强团支部凝聚力。

(四)加强团干队伍建设是提升社团团支部活力的关键因素

社团团支部团干队伍,是提升团支部活力的关键少数。要从战略角度出发,将社团团支部团干队伍建设纳入学校整体的团学骨干队伍建设。要指导、监督社团团支部依照章程进行换届选举,将责任心强、兴趣性浓、能力突出的学生选举为团支书。要从思想政治素养、团务工作的开展、精品项目的创建、新媒体的运用、部长干事的培训、新闻报道的撰写、活动的策划等不同层面,对团支书进行培养,帮助其成为思想过硬、能力较强的团学骨干。要在社团团支部探索设置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明确工作职责和内容,指导其开展工作。要加大对团干队伍的监督,建立考核机制、奖惩机制,引导社团团支部的团干队伍切实履行职责。

(五)实现社团质量和活动提档升级是提升社团团支部活力的重要举措

社团的存在,从根本上讲,是其价值的存在,也是影响力、竞争力的存在。社团种类繁多,并不代表社团真正的繁荣。社团活动丰富,也并不是社团活力的真正体现。高校校级和院级团委要着力打造一批影响力强、起点高、品位高、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符合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学生社团,并从人、财、物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通过这些社团的发展,带动、影响其他社团的发展。同时,要帮助社团团支部凝练社团特色和优势,明确发展方向,增强品牌意识,确立品牌项目,提升社团知名度、影响力,增强社团凝聚力、吸引力。

(六)优化团支部考核评价体系是提升社团团支部活力的必经环节

对社团团支部的考核,要改变传统的注重活动数量和形式的考核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将组织建设(建规立制、职责分工、团干履职、三会一课)、工作开展(团务开展、活动开展、品牌建设、新媒体工作)、成员参与(民主参与、成员服务、支部凝聚力)纳入考核内容,实现考核内容多元化。考核过程中,注重成员评议、团支部自评和学生社团联合会评议,实现考核主体多元化。同时,团支部自身也要注重对成员的考核评议,为每个成员建立个人表现和成长档案。通过考核评议,促进社团团支部建设,增强团支部活力和凝聚力。

[1]共青团中央,教育部.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N].2016-11-22.

[2]王敏坚.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6,(7).

[3]李同果.发达国家大学生社团建设的经验及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7).

郭峰(1986-),男,河南泌阳人,湖北经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团委书记,助教,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王友刚(1980- ),男,湖北洪湖人,湖北经济学院团委书记,讲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西方哲学研究;郭婷婷(1990- ),女,陕西西安人,湖北经济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助教,法学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团支部团委社团
缤纷社团
高校团委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工委)”名单(共三百一十二个)
“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总支)”名单(共四百三十一个)
关于如何做好企业团委工作的思索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创建“雷锋团支部”立足岗位学雷锋
文学社团简介
中学团支部希望得到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