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红
贵州省遵义市道真县玉溪小学
如何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杨永红
贵州省遵义市道真县玉溪小学
根据对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的现状分析发现,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仍然采取过去的教学方法——一言堂和灌输式的教学手段,学生在课堂中无从参与,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常常出现学生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兴趣不高等现象,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我认为想要真正的改进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最关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主动的接受知识。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提升效率;自学能力
师生关系是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教学过程是一种双边活动,使教师与学生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有兴趣、有吸引力的东西,记忆效果能增加一倍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主要靠教师。教师只有正确看待学生,才能以积极热情的态度去感化学生,换取学生的亲近与信任,使学生和教师的情感产生“双向反馈”。
我在课堂教学中,格外注重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自由读文,向怎么读就怎么读,还学生自主权,让学生自己管自己;让学生自由表达,畅所欲言,可以是对课文的认识、了解,或是感受体会,甚至疑问,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完课文,试着让学生自己布臵作业等。小学生模仿力强,记忆力好,但注意力不能持久。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必须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个鲜活的对象,尊重他们,同时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内容,锻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心理素质。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的主阵地,用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诱导学生的积极情感、兴趣、动机是十分重要的,以便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1.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启发和发现,一方面要重视潜心读书、独立思考的环节,坚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一篇文章“熟读百遍,其义自现”要给每个学生充分读书思考的机会,是他们人人都能从头到尾读上几遍,有时间从容的想一想自己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那些不懂得地方,特别是能有一点,哪怕是肤浅的,但确实是自己在读中悟出的见解。在读书讨论交流中,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引导学生去感受、领悟、体验,让他们真正做到自悟自得。另一方面,要注重合作讨论学习,利用小组学习和师生交流的机会,互相启发,在讨论中加深理解,从别人的思路中读到启发,充分体现学习的主动性、生动性、互动性。
2.营造语文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好教材,其中大量的教学插图有利于学生的读书和想象,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寓教于乐的好条件。我们要树立大语文观,充分利用教材加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把社会生活搬进课堂,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在语文课堂上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这样一来,整个课堂气氛就会更加活跃、愉快。
营造语文课堂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语感。在课堂上,要充分体现双向、多向、互动的特点,让学生“动”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给他们提供一些准备性的问题,使他们有一种成功感和满足感。
3.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学生厌学往往是从自己丧失信心开始的,而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往往又是老师一手造成的。比如讽刺挖苦性的语言对损伤学生的自信心就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当学生作业做错的时候,当学生考试不及格的时候,我们的教师往往会说出一些放弃性的语言、指责性的语言、甚至是攻击谩骂性的语言,这些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最大的伤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当学生出现不尽如人意的时候需要教师去努力寻找他的闪光点,去鼓励他,激励他。当学生失去自信心的时候,用一片真情去开导他,当他有了一点进步的时候,就热情地去赞扬他,使他看到自己的优势,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决不能使学生每一天都处在被斥责的状态中,决不能使学生感觉到每一天都是在失败中度过的。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充满自信地去迎接学习的挑战。
语文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学生主动积极参加语文实践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延伸。如果语文实践活动开得好,学生确实感到有收获,就更能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形成良性循环。为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依据文本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延伸活动,利用广播、网络等媒体,拓展学习语文的渠道,开阔学生的视野。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多渠道的掌握中国语言文字,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保持学习语文的持久兴趣。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我们做深入细致的探索。作为教师要多动脑筋,采用各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态度,发觉他们的潜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李方.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4).
[3]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