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霞
临城县县直幼儿园
浅谈经典诵读与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
赵丹霞
临城县县直幼儿园
随着我园来自附近农村的幼儿越来越多,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普遍问题:越来越多的孩子们缺乏爱心、不尊重长辈、蛮横、自私、相互之间说脏话、不懂得合作与分享等。而幼儿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对于人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园将经典诵读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纳入一日常规之中进行教育。通过学习国学中名人们的言行举止与文明礼仪风范,进而养成文明的礼仪习惯。那么,怎样利用国学中的经典礼仪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典籍,三字一句,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孩子容易记住,且有兴趣反复诵读。其中的内容包含孩子日常生活应遵守的各种规则,教育孩子如何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诚实守信、起居饮食、与人相处等。我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设了不同的诵读课,教师指导孩子们在诵读过程中逐步规范自己的言行,学会做人的基本准则,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选取国学中的精华,把国学中的经典礼仪教育生活化、故事化、游戏化,通过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活动,让幼儿喜爱并乐于学习和接受,切忌说教和灌输。
1.情景导入法。
在每次活动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结合教育内容采取讲述故事,出示实物、图片等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如新授《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时,教师可讲述“一小孩正在门口玩儿,听见父母喊立刻应声并迅速收好玩具到父母面前来”。让幼儿结合故事情境理解课文内容,深入浅出,轻松掌握。
2.游戏法。
游戏是孩子们的最爱,把游戏引入到诵读活动中,能够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诵读经典,快乐学习,感受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如:“接龙法”教师说上句,幼儿接下句,或者幼儿说上句,教师接下句等,也可以延伸至抢答式接龙,教师说出上句,幼儿抢答出下句,教师给与奖励等。
3.音乐介入法。
在国学经典的识记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音乐作为载体,让幼儿唱唐诗,自编动作表演《弟子规》等。这种方法可以丰富经典文化的表现形式,使学习氛围更为轻松活泼。
4.小组竞赛法。
在朗诵已学内容时,为了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我们可以采取小组竞赛的方法。如“看谁背的多,看谁背的快”等,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满足幼儿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体验成功的喜悦,还可以提高幼儿游戏的质量。
5.谈话法。
平时多和孩子交流,从交谈中让他们了解平时要尊敬父母、长辈,不挑食,不说脏话等,要像《弟子规》里所说的一样,“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多样化的形式会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理解和感悟经典作品中蕴含的文明礼仪、不挑食、讲卫生等行为习惯。
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努力创建诵读经典的环境,营造浓厚的诵读经典气氛,并将国学经典教育渗透到一日活动中。我园各班的活动室以不同的形式呈现了经典文化,走廊布置也以经典文化为主,把古诗、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以连环画的形式展现在幼儿面前;晨间接待和下午离园时,播放经典诵读的磁带,充分利用幼儿无意识学习的能力,强化幼儿记忆;每天早操时有经典诵读,还把弟子规和腰鼓结合创编出《弟子规腰鼓》,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学习经典。上国学课时,老师带领孩子们穿上国学服,来到国学室,使孩子们在诵读的同时感受国学的氛围。画经典,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动手,把经典中的画面一点一滴的画下来,并布置成作品墙,使孩子们在自己的画中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受到礼仪教育,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孩子的行为习惯离不开家园的共同努力,每到一个阶段,我都及时将学习内容与家长进行沟通,家园同步,采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家长与幼儿诵读经典。首先我通过直观、形象、故事化、游戏化的活动展示,使家长感受到让幼儿从小接触这些经典文章对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重要作用,也让家长朋友们明白,诵读经典并不难,只要方法得当,孩子们是很乐意学习的,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诵读活动。通过亲子诵读,让家长亲眼目睹幼儿在园的表现,了解自己孩子与其他幼儿之间的差距,同时也密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增添乐趣。在“诵读国学经典、打造书香校园”亲子诵读会时,我班幼儿和家长同台表演的经典故事“孔融让梨”,让场上场下的小朋友深刻感受到做人要学会谦让,要有礼貌。通过经典诵读,我们能感受到经典给幼儿带来的种种快乐和教益,家长们都反映幼儿比以前懂事多了,知礼多了,相信在家庭与幼儿园的共同努力下,在经典文化的熏陶、感染下,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健康全面地发展。
3-6岁是幼儿智能开发和习惯养成的黄金期,在这段时间里让幼儿学习国学中的经典礼仪知识,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与人融洽相处的能力、从容的生活态度等,更为他以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