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燕
(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广州 510515)
中职学校体育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张海燕
(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广州 510515)
针对中职生不同的运动基础,采用分层教学的教学方式,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体现教育的公平,使每位中职生都感觉到教学内容难易度适中,比较适合自己,且在努力付出后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育分层教学兼顾了不同层次中职生的感受,满足了他们的运动需求,让他们都拥有同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做到因材施教,可使教学活动真正发挥中职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中职生的体育锻炼兴趣,而且还有利于体育教师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有利于培养中职生的创新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
1.1 有利于提高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体育新课程改革精神强调了学生的四维健康观,其中在健体的基础上又重点提出体育教育要提高受教育者心理健康水平的时代诉求。众所周知,中职生来自于不同的省市与家庭,中职生的体貌特征、运动基础、心理素质、意志品质差异明显。如果体育课堂教学采用“齐步走”的方式,然后再采用同一考核标准,对体育优等生而言,运动潜能得不到充分发展,低强度地重复练习,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浪费时间;对于体质差等生来说,难度太大,无论怎样努力,运动成绩也达不到本班体育优等生的标准,考核时自信心荡然无存,甚至怀疑周边同学都在嘲笑自己,为顾及颜面,渐渐疏远了体育课。如果体育教师继续靠“高压”来迫使中职生参与课堂的学练,中职生的心理就会倍感压抑与无奈,这与提高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标背道而驰。
1.2 有利于中职生的个性发展
体育教学强调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由于分层教学非常重视学生的体育需求及运动感受,和传统的“齐步走、一锅煮”的教学方法相比,其教学目标预设、教学内容安排及教学考评方案较为科学合理,完全顺应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大方向。事实证明,体育教学采用分层教学方法,一方面可培养优等生体育特长,使其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方向努力;另一方面也兼顾了体育差等生的心理感受,制定出了适合他们学练的教学内容及努力方向,并引导、激励他们向着高一层的目标努力奋进。分层教学法培养了不同层次中职生的自信心与自我效能感,充分发挥了每位中职生的体育潜能,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1.3 有利于实现面向全体学生
体育新课程改革精神强调现代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旨归。教育者皆知,同一教学班的学生在体貌特征上有高矮胖瘦,在运动基础上有优良中,在气质类型上有胆汁型、黏液型等4种类型,体育课堂教学若传授同一内容、采用同一标准与要求,中职生在教师的监督下被动地学练,由于运动基础等差异性明显,取得好成绩的往往是那些具有运动天赋的体育优等生,而对于部分中职生来说,其理解不了运动原理,掌握不了运动技术,也形成不了运动技能,所学的一切过后即忘,极不利于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因此,终身体育观念需要一定的体育常识与运动技能为重要支撑。
1.4 有利于实现中职生的全面发展
实现中职生的全面发展是高校教师共同的理想愿景。在日常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针对中职生所具有的明显差异性,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让不同层次的中职生学习不同的内容,可让每个层次的中职生都有明显地进步,享有快乐的情感体验。例如,在篮球分层教学中,针对同一教学班进行分层,基础好的学练挡拆、快速反击;中等基础的学练接球后突破上篮或立定跳投;基础差的学练行进间传接球;无基础的学练原地运球与定点投篮,各组成员完成目标后,再上升一档,学练新的内容。教学完成后,针对上述不同的层组,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让不同篮球水平的中职生都有不同的收益。
1.5 有利于体育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让不同基础的中职生在课堂上都有内容可学,思想上也不存在抵触,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学练之中。教学实践证明,针对同一教学班的学生进行分层施教,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体育需求,学生就会快乐地接受、按教师的要求自主地学习,有利于实现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不同基础的每一位学生。由于在体育分层教学中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位中职生都能感受到教育的公平,因此他们就会最大效率地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而言,分层教学法不仅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构建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而且还直接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1.6 有利于推动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
素质教育背景下,采用体育分层教学的方法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对中职生进行分层施教,让处于不同层次与不同水平的中职生都有个人明确的努力方向,去认真完成体育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层面,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中职生的运动基础,还要注重分层后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方法及采用不同的教学评价方案,同时还要解决中职生在学练过程中所遇到的动态生成问题。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同时处理好上述的复杂问题,无形之中会使得个人的方法与能力都得到锻炼与尝试,课后不断反思与总结,然后再付诸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与升华,可推动体育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
2.1 树立正确的分层理念
中职学校在体育分层教学时,要秉持健康第一、教师为主导、以生为本,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正确分层理念。在分层教学时,体育教师要从心理健康维度上关注中职生分层前后的心理变化是否正向发展,摒弃传统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的主导地位,关注中职生分层前后的学习态度与意见反馈,及时做出调整,分层后耐心指教与引导,对于一般层次和较高层次的学生,同样都以鼓励为主,激励他们继续努力。体育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目标,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2.2 关注学情
由于中职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其体貌特征、体育兴趣爱好、运动基础不同,在运动素质方面表现出来的参数差别明显,所以在分层教学前,怎样合理分层都要充分考虑。首先要深入了解教学班的学生,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分析学情、周全考虑,做到有的放矢。新生入校前几节体育课,可做些基本体能练习与测试方面的综合课,目的是了解学生的运动基础;二年级以上的学生,可先根据上学年体育各项成绩的档次进行大致地分层,或者将本期的各项测验成绩与上学年进行比较后再进行分层。但值得指出的是,由于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在初步认定学生的层次后,还应对中职生各项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进行摸底和综合能力评判,最后以动态的视角来确定中职生所处的层次。
2.3 注重分层方式的灵活性
体育分层教学决定了一段时间内中职生的受教育起点,意味着中职生将与本组成员为一队伍,接受同一层次的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教学实践中发现,中职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乐意于接受体育教师的安排,为此,在分层时要遵循教育规律、把握进行原则,同时还要注重分层方法的灵活性。例如,张同学篮球基本功不好,却不愿分到“低层”小组,申请到了“高层”小组,通过个人本学期的努力,发挥出了篮球天赋,篮球水平突飞猛进,已上升为本校的主力球员之一;而本班李同学篮球基础好,却自愿到“低层”小组,原因是考核好过关,能节省体力与练习时间来搞好学习,其理想是继续升学。故此,体育教师在分层时,应做到关注学生的差异,包括运动素质、个人需求,同时还要兼顾中职生的努力程度、学习态度、意志品质与运动天赋等方面的隐性差异。
2.4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既然分层,就要针对不同的层组合理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这样做除了要致力于完成预设的学习目标外,目的是合理兼顾体育优等生、中等生与体困生,保证他们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通过努力学得新的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逐步提高学练兴趣,树立自信心,最终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例如,在学习田径跳远项目上,优等生学练“走步式”,中等生学练“挺身式”,体困生依然学练中小学学过的却没学好的“蹲踞式”跳远技术动作。这样一来,不同层组的中职生借助踏板学练不同的技术动作,在教师的巡视指导下,本层组成员的成绩比较接近,都具有一定的成就感。然后,体育教师依据教学内容,指出各层组的努力方向,从而提高分层教学的实效性。
2.5 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合理流动
体育分层教学既能兼顾体质差等生的运动基础,消除他们对体育课的恐惧;又能发挥体育优等生的个人体育专长,实现优等生的个性发展,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但体育分层教学必须循序渐进,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运动强度、负荷量安排等方面,都要遵循中职生的生理发育特征与心理特点,动作示范由分解到集成,教学难易度应由简到繁,逐步提高。同时,体育教师不能分层后就固定不变了,而应动态管理,注重合理流动,按照中职生技术动作完成的质量与考核成绩,合理地递进与升级,让每一位学生都处于动态分层之中,鼓励中职生向更高的目标奋进,充分发挥出个性与潜能,逐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2.6 考核评价时注重分层教学
做好期末的考核评价工作,是搞好分层教学的重中之重。坚持从实际出发,体育教师应建立评价方法多元化、注重过程性评价,可结合中职生的出勤率、学习态度、进步幅度、创新程度等,多维度地评价中职生并给予合理的分值。尤其是在技术动作考核方面,要按分层时的内容进行,如在对上述的田径跳远教学班技术动作进行考核时,优等生考“走步式”、 中等生考“挺身式”,体困生考“蹲踞式”跳远技术动作,然后采用教师打分、本层组成员打分、其他层组成员打分3者结合的方式,给本次技术动作做出最终的评定。
[1]李云生.浅析分层教学在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3).
[2]李雪艳.体育分层教学模式的优点、存在问题以及优化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5(23).
[3]钱巧鲜.体育分层教学及其策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5).
G807.4
A
1674-151X(2017)05-069-02
投稿日期:2017-03-18
张海燕(1983~),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