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公安院校跨文化交际能力之初探

2017-11-27 18:34薛江楠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34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薛江楠

摘 要:跨文化交际能力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公安院校在跨文化交际方面一直处于劣势。此次调查基于跨文化交际模型(陈国明,2009)并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习动机分类法(高一虹,2002)为理论框架,以江苏公安院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切入点,实证研究了江苏公安院校大学生当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况。研究结果表明:江苏公安院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素质整体偏低,且对跨文化交际能力认识尚浅。因此,在公安院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一是要提供教学条件;二是要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三是要定期宣讲培训;四是要引导自主学习。

关键词:公安院校;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4-0179-04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4.109

跨文化交际近年来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相关词汇使用频率逐年上升,世界逐渐走向全球化,而各国文化也相互交融,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而国家以人为本,文化能否走出国门发扬光大则需要人的宣传,而跨文化交际能力则人能否将文化带出国门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与国际交流本文章着眼于公安院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分析。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而跨文化交际研究逐渐增多,学者们对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讨论。Spitzberg与Cupach(1984)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三要素:动机、知识和技能,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策略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Byram(1997)构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认为该模式由态度、性情、知识、技能和行为取向构成,并指出与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及语篇能力结合才能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且它们之间具有互动性。张红玲(2009)将跨文化交际能力概括为四个层面:敏感性/意识、态度/情感、知识、技能。陈国明(2009)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包含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技能三个层面。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概述

国外跨文化交际学科诞生于二战后的美国,发展于西方。西方的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80年代之前为起步阶段,代表性研究为Ruben基于行为主义理论提出的模型,跨文化交际能力只能从实际交际情境中人们的实际行为去推断,学者们据此开发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测评工具;

第二阶段:80年代至2000年为繁荣阶段,要素型模型和发展阶段型模型是此阶段的成果,学者着眼于从上而下探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部分,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动机、知识和技能三个要素,同时还指出跨文化能力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发展的;

第三阶段:21世纪以后有了新的发展方向,研究人员热衷于从不同学科背景去构建理论模型,多元化背景下的调研数据确定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十项共核成分:异质性、传播、他者为中心、观察力、动机、敏感性、尊重、关系、投资和得体性,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理解不再仅仅基于西方的理解。

(二)国内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概述

国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初主要是介绍国外的研究成果,后来学者们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以及外语教学的需求构建了若干理论模型,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本体研究却十分有限。学者贾玉新、高一虹、杨盈、庄恩平、张卫东、杨莉等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系统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框架和模型,综合来看,知识、态度和技能是大多数模型的三项核心要素,同时大部分模型都将态度(开放的心态、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好奇心等)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的起点和核心。国内研究基本在西方的理论框架和方法内进行,西方的文化土壤和中国是异质的,中国学者需要基于中国国情对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趋势使得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国际交往中日趋重要。而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尤其重要,公安院校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的一个群体,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研究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有关公安院校大学生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证研究文献中同时涉及两者的研究尚不多见,尚未形成一定的学术趋势,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基于此,文章对江苏公安院校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展开调查研究,并对相关跨文化交际能力问题进行探讨。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对外开放的深入,国际间的交流与往来也从全方位、多方面展开,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旅游经商定居,作为警察也会有越来越多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机会;另一方面,经济科技的发展导致全球犯罪率居高不下,犯罪手段也日趋高科技、智能化和国际化,这对警务人员的外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公安院校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公安院校大学生是否具备跨文化意识?他们是否理解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他们是否知道跨文化交际能力体现在哪些方面?他们是否认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的重要性?是否知道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基于以上思考,此次调查研究希望达到以下四个目的:1.了解江苏公安院校大学生跨文化意识、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2.引导公安院校大学生正确认识并关注跨文化意识、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能力;3.引导公安院校大学生增强跨文化意识、学习跨文化知识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4.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江苏公安院校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意识、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差异,提倡重视不同文化的交融发展的正能量。endprint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互联网时代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
公安院校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初探
浅谈体验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警察防卫与控制课程模块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公安院校警察职业素质的内涵及其构建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