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叶娟+李葆林+蔡乐
摘 要:为推动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把中医药高等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新形势的发展下,抓住机遇,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以身立德、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立德树人,而后德才兼备,弘扬中医文化,发展中医药科学,创新中医药事业。
关键词:中医药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培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5-0009-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5.004
一、中医药高等教育
(一)中医药高校教育的目的
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宗旨在于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为社会服务的高端人才而存在的。高等教育希望培育出的人才不仅仅只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临床经验也要求丰富,能游刃有余地帮助患者解除病痛的折磨;同时也希望学生在阔别学校生活,独自踏上社会道路之时能够掌握一技之长,不枉这漫长而枯燥的医学学习生涯坚持不懈的努力,希望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成为一名能够为社会服务的医务工作者。
(二)中医药高等教育现状
现如今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概括来讲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高等学校教育、师承教育、继续教育等。具体分析来看,高等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一般教学安排为前四年在校学习,最后一年去医院实习。现如今的中医药院校教育大多都是以课本教育为主,一味地给学生灌输课本知识,重视课本,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学生在课本上学习的疾病,在步入临床后会发现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和课本上描述的往往有很大差别。例如:临床中比较常见的疾病——糖尿病,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多饮、多食、多尿、身体逐渐消瘦。可是,在实际临床中我们见到的很多糖尿病的患者这些症状可能都不明显,可能多饮多食多尿的症状并不是都具备的,也可能身体并不见消瘦,反而常常见到的是体型肥胖的患者,相比学校学习的知识差距很大,这就让刚进入临床的学生比较疑惑,进而在给予病人治疗时也就比较迷茫。师承教育,相对前者来说,临床技能可能更熟练,学习中因材施教,临床病例见到的比较多,因此独自接诊患者时也就能得心应手;但是对于中医的基础知识相对来说可能不如学校教育的学生扎实,很多情况下,应对各种考核的能力还是有所欠缺。师承教育也存在很多弊端,学生人数少、学习时间长、专业局限。继续教育,弊端可能更多,专业知识没有高等学校教育扎实,临床技能也没有师承教育稳固。这些学生很多情况下是迫于生活的压力、职称的晋升要求才选择继续学习,只为求得一张证书。这些学生一般都有自己的工作,医务工作繁忙,也就没有充足的时间、精力来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大多学生也就为应付考试粗略地完成课业任务而已,因此在专业方面的提升也就微乎其微。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人在中华大地上生存智慧的结晶,在历史发展中,是勤劳智慧的人民不断创造、总结、积累下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高校文化建设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国家也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以及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体性。文化铸就一个民族的生命力,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创造精神,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一个民族没有精神支柱,就仿佛人体没有骨骼的支撐,剩下的也就只有一摊烂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我们民族长久屹立发展的必要前提。
(二)中医文化
中医文化,是将中医的思维模式,运用到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中医理念治疗疾病,并且指导人们实践生活的一种哲学观念。中医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医前辈无私奉献、不断传承才得以保留至今。没有前人的不断探索、不断积累,何来今日的中医文化宝库。从《黄帝内经》到《伤寒》再到《难经》《神农本草经》《濒湖脉学》无一不是前人的智慧结晶。
中医的诞生源自于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在和自然、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总结而成。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然后在历朝历代不断发展、传承,才得以屹立于今日医学发展史上。中医承载着古人运用智慧战胜疾病的经验总结,通过长期治病经验逐渐积累发展而成的医学。自清朝末年,中国被外国列强侵略,国家衰败,同时西医逐渐传入中国,严重冲击了中医的发展。当时的中国出现许多提倡西医贬低中医的人士,中医受到了严重的挑战,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中医药的教育在当时停滞不前。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建立四所中医院校,中医的再一次发展也由此开始。我们党在中医的发展进程中一直是坚实后盾,在党的政策方针的支持下,中医才得以有今日之发展,中医在国人心中的地位逐渐上升。
三、中华优秀文化与中医药高等教育融合
中医教育与中华文化融合是发展中医科学的工作之首。中医药学校首先要创造出一种教育与文化结合的学习氛围,在这种环境中让学生耳濡目染,由师长言传身教。任何实际行动都比纸上谈兵、大量空说更具有说服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的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从中医的现状来看,很长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对中医的态度比较淡漠,中医不被认可。在广大群众的认知中有这样一种观念:认为中医治“未病”,大众就将此理解为中医就只适合用于预防保健,等疾病到了危重之时只能寻求西医救治,这是对中医的一种偏见、一种误解。长久以来,中医就被认为是只能作为保健的一种方法,在西医救治不了、无药可施的时候,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同时也是寻求心理安慰——患者本人以及家属心里认为没有放弃治疗的安慰。种种现象表明,现在人们对中医文化认识欠缺,对中医并不了解。中医高等院校应该发挥学校的作用,立德树人是学校的首要任务,而如何立德、怎样树人,是学校首要考虑的问题。以身立德、以德立学、以德施教。通过高校的教育,纠正学生对中医的错误理解,然后通过培养一批批学子,来慢慢影响对中医误解的人们的观念。正所谓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万。如蝴蝶效应般来传承中医文化,发展中医事业。高等院校只要不断坚持立德树人,让学子德才兼备,真正弘扬中华文化,发展中医药科学,创新中医药事业。大学应该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进行文化建设,着眼于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双管齐下,既盖好大楼又培养大师,让中医药教育工作者以“君子之风、圣人气象”来进行言传身教。要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筑牢大健康理念,以人民健康为导向,深化中医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创新培养模式,提升教育质量,强化医科教协同,加强“通人文、读经典、重临床、强能力”的综合教育,坚持师承教育贯穿始终,构建服务全生命周期的学科专业体系。加大中医机理、方剂等攻关力度,加强中医古籍、传统诊疗技术的保护抢救和应用,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以中医宝库和中国智慧造福更多民众。强化部门协作,加大投入力度,健全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营造中医药发展的良好环境。这是党中央、国家政策对中医事业的扶持、发展。中医药院校应该抓住机遇,承接挑战,调整教育模式,借助有利的时机,将老祖宗留下来的中医药科学发扬光大,造福后辈。endprint
四、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中医药高等教育,可以将师承教育的理念融入其中,不再是以前的大班教学,加强对学生的监管力度,将学生的学习安排具体到每一位教师来负责。医学教育是一项严肃的事情。人命关天,岂能儿戏。学习医学的学子,更应该比其他专业的学生高标准、高质量要求。很多人认为进入大学就可以放松,不用再像高中时那样严格要求自己,但是至少对于医学院校的学子来说,这样的想法是绝对不可以的。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必须扎实自己的专业知识。踏入工作后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绝不允许有任何懈怠。虽然大学生成年了,但是自制能力不一定好,人总是有惰性的,不加以管束,很容易在大学期间放纵自我。高等院校中医药教育可以和师承教育完美结合,自学生入学开始就安排固定的教师对其进行管理,学生从入学开始定期跟随导师进入临床见习,给予学生更多接触临床的机会,教师也能在临床中以实际病例讲解课程;当然,一个教师只带一个学生很不现实,可以由一个教师只带几个学生,进行小班教学。新的教育模式当然要适合各高校的现状进行安排。
新形势下的教育要求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增强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加强课堂上的互动。学校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见习、实习机会,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在临床中学习如何治病,在临床中发现自己基础知识的不足,然后在回到课堂中认真学习,与教师交流沟通,发扬“不懂就问”的精神,让教师答疑解惑。在临床见习中应为发现自己的不足而感到高兴,因为在还没有真正自己接诊患者之前,还有机会虚心向教师求教,有机会能弥补自己的不足。一旦踏入临床,独立去接诊患者之时,就不再允许有任何错误,那时的一个错误诊断,不再仅仅是挨教师一顿批评,或者成绩不理想这样简单的结果,很有可能因为一个错误诊断,失去的是一个生命,造成的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所以临床中不允许医务工作者有一点点的差错。毫不夸张地讲,“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新形势下的教育要求,中医院校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多元化教学。“灌输式”“大班化”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要求。医学院校应该适应社会的发展,创新中医药教育的新模式,为国家培育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医务工作者而努力。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并重的模式,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養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国泉, 周向军.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J]. 思想理论教育, 2014(10):39-43.
[2] 刘延东.深化教育改革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J].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2017.endprint
学周刊·上旬刊2017年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