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有效提问 演绎高效课堂

2017-11-27 19:44黄春燕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41期
关键词:提问高效课堂

黄春燕

【摘要】精彩的提问,可以促使学生乐学、乐思、乐做。在科学课堂中抓住学生思维的冲突、教学的转折、课堂的互动、教学的细节等环节,运用承接设问、细节追问、变式组问、置疑曲问等多种提问技巧,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具体演绎之一。

【关键词】提问 追问 组问 曲问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1-0144-01

提问,一直被认为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来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通过师生的一问一答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发展学生思维。但并不是所有的老师,在课堂上都能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的时间和机会,也并不是所有教师的课堂提问都符合教学实际。教师的提问更多时候是对课堂的一种预设,而实际教学过程并不会完全按教师的预设而进行。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效提问,从而实现让学生乐学、乐思、乐做的高效课堂教学效果呢?通过笔者的课堂教学实践和观察,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适时提问、无痕衔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一般都是从学生已知的东西讲起,善于从已知东西中在学生面前揭示出能够引起他们疑问的那个方面,而疑问的鲜明的情感色彩则会产生一种惊奇感,引起学生探索奥秘的愿望。引导学生从平常的、习惯的、随时随地可见的东西中看出不平常的东西来。”学生在获取知识、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有的前概念是正确的,有的是模糊的,更有的是对立的。教师在教學过程中应针对学生的实际适时提问,让学生意识到新旧知识的衔接过程中出现了自己所没有预知的问题,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需求。

如设计化学方程式综合计算专题复习课时可以例题“现有黄铜10克,其中含铜35%,与200克的稀硫酸溶液反应,已知黄铜中的锌完全反应,求参加反应的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引课,通过“怎样求硫酸溶质质量?”“为什么不能直接用黄铜质量代入计算?”,引出化学计算的关键是分析出物质实际参加反应的质量;通过“已经求出了参加反应的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还可以求其他的量吗?”“如何才能检验200克的稀硫酸中溶质是否过量?”,启发学生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储备知识,起到以点带面的复习效果;在学生回答出将算出的硫酸溶质质量除以200克就是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的错误方法后可以反问“大家都同意他的观点吗?有没有其它同学有不同意见的?”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质疑,起到即启迪学生的思维,又为后续教学埋下伏笔的作用。

二、细节追问,知识生成

细节追问,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能根据师生互动环节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教学契机,以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或引导学生回到教学主内容上。课堂有效追问,需要教师有足够的教学智慧和学科素养,能大胆、妥善的处理师生互动中出现的教学意外细节,把握契机,告别预设,促进生成,让教学更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需求,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成新知识,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同时实现高效课堂的目的。

生物的呼吸一课教学中,我预设完成了生物的呼吸全过程教学后,可引导学生分析出进入呼吸道的气体因停留于呼吸道而并没有完全参与气体交换,再呈现图片让学生解释为什么气体成分比发生改变。实际教学过程中听到学生回答了:“氮气对人体没有用,所以不参与肺部气体交换”后,我立即意识到自己在备课过程中出现了对学情估计不足的情况,马上追问“假设你认为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是等体积的,氮气的体积比将怎样变化?吸进和呼出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体积比又将怎样变化?”通过这个追问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这种建立在学生自己原有的认知基础上而进行的深度学习,相比直接通过读图获取信息对学生来说更有价值。

三、变式组问 拓展延伸

变式组问是指以一个主问题,几个子问题串,多种变式训练问题组的形式开展教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有思维梯度的问题,以变式训练的方法为学生搭起思考的台阶,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切实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效率。

如《气体的制取、检验、净化》可以实验室制取CO2为载体,通过围绕如何选择装置,怎样检验气体是否纯净,怎样进行气体净化三个主问题开展教学,每个主问题下面分设如何根据不同制取要求选择发生和收集装置;如何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存在CO、CO2和H2O;如何除去N2中的CO2、H2O、CO、H2气体等2或3个子问题开展教学。以环环相扣的设问和追问逐步引领学生复习,回顾选择气体发生、收集装置的方法;检验气体是否纯净所选的试剂、检验顺序;去除杂质时应考虑的原则以及除去气体杂质的顺序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这种变式问题系列化组问的教学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台阶逐步找寻问题的实质,拓展学习深度和难度,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学生学习起来如鱼得水,起到了良好的复习效果,还可避免复习课出现“炒冷饭”的现象,实现高效课堂。

四、置疑曲问 开拓思维

有效的问题可以让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提问当提在学生有疑惑之时,当提在学生思维有冲突之时,当提在概念易混淆之时,当提在教学延伸之时。在教学中往往我们预期的思维冲突状况可能由于学生的经验欠缺、生活体验不足等各方面原因而没有发生。置疑曲问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事先人为的设置一个具有明显思维冲突的问题,以曲问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通过教师人为的置疑曲问,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挖掘思维的深度,让学生在思考中强化巩固所学知识,提升思维品质。

如在使用等质量的碳和磷做耗氧剂来研究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比时,可以提出问题:“因为等质量的碳消耗的氧气比较多,所以燃烧结束气体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装碳的集气瓶中的水的速度就比较快这一说法是否正确?”这一问题很具有迷惑性,有经验的学生会因为教师特意的提问而去深入思考,从而发现燃烧过程可能还存在燃料是否充分燃烧问题,碳消耗的氧气多的同时产生了等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变化不明显等细节,从而对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考虑。

精彩的提问,可以促使学生乐学、乐思、乐做,在科学课堂中要抓住学生思维的冲突、教学的转折、课堂的互动生成、教学的细节等环节,运用适时提问、细节追问、变式组问、置疑曲问等多种提问技巧,演绎精彩的高效课堂。endprint

猜你喜欢
提问高效课堂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