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海峰
别总想着在学生身上“化错”
◇仲海峰
做老师的时间越久,越是习惯于从俯视的角度,对学生的错误指指点点、说三道四。老师经验越丰富,越容易将自己定位为上帝派来拯救学生的天使。
其实,学生的一些问题恰恰是老师“种”下的(如图 1):
图1
老师处理学生错误的常用方法有:
●在学生作业本上将除号圈起来,并加上旁注:“看清符号!”
●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原因:“你这个错误是因为受到乘法分配律的影响!”
●指责学生:“我都讲十几遍了,你还是做错……”
面对这些常见的做法,老师有没有想过:孩子们真的是没看清除号吗?看清了除号就不会做错了吗?学生的错误确实是由于乘法分配律的负迁移导致的,但又是什么导致了负迁移的发生?“老师都讲十几遍了,学生还是做错”,除了学生的问题,教师有没有责任?
让我们回到原点,回忆一下,当初我们是怎样进行乘法分配律教学的?
图2是某版本四年级下册的教材。教材先从学生“领跳绳”这个情境导入,得出“(6+4)×24=6×24+4×24”。
图2
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分析: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从而得出等号两边式子中的数、符号之间的联系。
接着,让学生“写几组这样的算式,算一算,再和同学说一说有什么发现”,从而得出“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最后,总结出字母公式:(a+b)×c=a×c+b×c,并运用字母公式做练习。
教材的编写思路很有代表性,被广大教师在一线教学中广泛运用。其明显优势是:层次清楚、环环相扣、水到渠成。其致命缺陷是:得出结论太快;教学时的注意力聚焦于对公式的辨认和理解;得出结论后让学生将精力过多地用在套用公式解题上。想想看,如果丢开算理,从结构上看式子,既然“90×5+90×10”等于“90×(5+10)”,那么“90÷5+90÷10”等于“90÷(5+10)”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可见本文开头呈现的经典错例,其主要问题在于教师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忽视算理的理解;在使用乘法分配律时忽视对算理的追问,只是套用公式,依葫芦画瓢。
学习过程中的很多错误是学生犯的,但不少错误是因教师不当的教学导致的。作为教师,从自身归因,更加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以乘法分配律教学为例。在学生最初学习乘法分配律的时候,我们应该充分展开教学过程,放手让学生将可能要走的弯路走一走,将可能会犯的错误犯一犯,在思维可能卡壳的地方停一停,跟随学生了解乘法分配律的生长、形成的全过程。
建议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们一方面要着力将学生的关注点从“对乘法分配律公式的结构分析”转移到“对算理的理解”上来;另一方面,在练习时适当增加对乘法分配律算理的追问。
教学流程如下:
出示:四年级有6个班,五年级有4个班,每个班领24根跳绳。四、五年级一共要领多少根跳绳?
汇报:学生独立解题后,交流自己的算法和算理。
聚焦:本题同学们用了两种方法,“6×24+4×24”“(6+4)×24”两个算式的结果都等于 240,这是必然还是巧合?请结合题目的意思解释一下!
举例:试着写几道类似的相等的式子。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你能将发现的规律写下来吗?(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练习:1.同教材练习1。2.模仿例题,编一道算式为“(8+6)×7”的题目。3.结合题目意思说明式子“(8+6)×7=8×7+6×7” 等号两边相等的理由。4.画格点图,说明式子“74×(20+1)=74×20+74”等号两边相等的理由。5.判断:“40×50+50×90”与“40×(50+90)”相等吗?想办法说明你的判断。
此教学流程与教材最大的不同在于对算理的重视和理解。当然算理意识不可能凭一两节课就能培养出来。笔者认为,只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留意培养学生的算理意识,学生就不会轻率地由“90×5+90×10=90×(5+10)”推得“90÷5+90÷10=90÷(5+10)”了。至于有没有除法分配律,不一定等学生出现错误后再“化错”,我们可以在学习乘法分配律之后,专门用一节课时间进行研究。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