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丽,夏 冬
(嘉应学院体育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
文化学视域下的客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环龙”研究*
李 丽,夏 冬
(嘉应学院体育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结合文化学相关理论对“花环龙”的起源、表演风格、艺术特点、传承与发展等情况进行研究。研究显示:“花环龙”起源与祭祀有关,源于需要;“花环龙”表演凸显“圆文化”风格,表演艺术突出“合和文化”特征,其制作融入了“阴阳五行文化”;“花环龙”以客家儿女为参与群体,以祭祀、拜师授徒等多种形式传承;非物质文化自身的适应性和发展性是“花环龙”传承与发展的关键。
客家;非物质文化;花环龙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文明与民众智慧的体现,是区域文化传承的基础与发展的源动力[1]。梅州客家人是我国重要的民系之一,客家先民(黄河流域一带的中原汉族)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辗转南移与原来居住在梅州地区的越、瑶、畲等土著民族相交融,经历代演化和发展形成了现在的客家人[2]。因为,客家人迁徙过程中经历了众多磨难和定居山区后时常受到天灾、人祸、疾病、兽害等威胁。所以,客家人非常注重祭祖、祈福等传统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蕴含着众多的民俗、民间体育活动[3]。流传于广东大埔县青溪、茶阳、西河以及闽西客家地区的“花环龙”已有200多年历史,是大埔县最具代表性的舞龙形式,并且以其丰富的文化性和表演的艺术性被收录在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以大埔县茶阳镇“花环龙”为研究对象,旨在为地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美国心理学家莫瑞(H.A.Murray)认为:需要是人活动的动力之源,需要永远作为力推动着活动,而且需要有不同的发展阶段[5]。资料显示:“花环龙”起源主要有三种。其一:“花环龙”源于茶阳镇下马湖村的“软腰龙”(俗称舞龙灯)。据传,清朝康熙年间,茶阳城“饶姓”居民“光禄大夫”房下第十六世祖到远离3km的山区下马湖耕山种田,搭寮居住,后逐渐定居,形成村落。到了18世纪人丁渐旺时,出于每年春节、元宵回城祭祖的需要,秀才饶君滚模仿县衙龙的图案将其画下来,用竹、纸编扎成龙状,组织村民舞龙活动。此后每年春节、元宵期间村民们便把龙取出来翻新,带回城里“饶姓”宗祠祭祖、赏灯,以舞龙庆贺新春,这样年复一年,代代传承至今[6]。其二:“花环龙”源于“风水”之说。据传,客家人素来讲究风水术。青溪桃林村祖先的坟场呈“双龙夺珠”状,“花环龙”的构想由此而来。其三:“花环龙”源于“硬腰龙”。此说法认为“花环龙”是由“硬腰龙”改造而成,“硬腰龙”的龙身用篾圈相连,舞起来虽刚劲有力,但难以上下舞动,“花环龙”正是对此加以改进的结果[7]。从“花环龙”三种起源说法不难发现,“花环龙”的产生与客家先民祭祀需要和文化交流需要紧密相联。因祭祀的需要才有了“花环龙”的雏形,而文化交流的需要则产生了对传统舞龙技艺、制作等方面的改进,从而推动了“花环龙”的演进。可见,需要是“花环龙”起源和发展的动力之源。
“龙文化”是一个社会和群体所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龙的载体、参与群体和龙的精神是其重要的三个要素[8]。
2.1 别具风格、工艺独特的舞龙载体
古代帝王视“龙”为权利、尊严的载体,而“龙图腾”则是普通百姓寄托美好生活的载体。“花环龙”采用木架、毛竹和布制作龙头和龙身,用彩色的纤维包装带(最初为染色纸条)和红心绳制作花环。整条龙身可长可短,节数不等,一般在9~19节之间,长度在25m~30m左右。“花环龙”有青、红、黄三种颜色,青溪镇为青龙、下马湖村为红龙、洋陶镇为黄龙,这与中原地区较少舞“红龙”“黄龙”的舞龙传统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花环龙”龙头的制作注重装饰,特别强调龙的眼睛和张开的口舌,龙头采用厚2cm~4cm、宽8cm、长40cm~50cm的木板做骨板支架,用竹蔑扎,用布包,重3kg,长度在70cm~85cm,高约75cm左右。“花环龙”龙身由固定和活动两个部分组成。筒状龙身为固定部分,以厚2cm~4cm、宽4cm~8cm、长40cm~50cm的木条做成“H型”工字木架为基础,外面用竹蔑编扎并蒙上涂有龙鳞图案和油彩亮片的白布,每节龙身直径40cm、长约40cm~50cm,下方安有长1.3m左右的木质手把。直径40cm用竹圈做的花环是可以使“花环龙”大幅度舞动的活动部分,也是“花环龙”被称为“软腰龙”的主要原因。龙身间每段花环有8个竹圈(与头尾相连的各有10和9个竹圈),按20cm的等距连为一节,每个竹圈都用长约34cm~40cm长的彩色纤维包装带紧密编扎,用红心绳带串接,这是“花环龙”得以成名最具代表性的特征。“花环龙”龙尾全长110cm~120cm,除尾部骨架成尖形并附有三个鱼尾鳍形状外,其他部分的制作与龙身基本相同。此外,“花环龙”的龙珠为红色圆球形状。龙珠先用竹蔑扎圆,外面包上红色彩布,再加上油彩,在圆球的中间串上一根平衡轴,便于转动。“花环龙”的“龙服”分为红色、青色和黄色,红服配红色龙,青服配青色龙,黄服配黄色龙,并配以黑色布鞋。“龙服”采用客家人传统服饰制作,“龙服”上印有龙的图案,象征平安、吉祥。由于舞龙体力消耗,经常出汗,影响舞动效果,现今“龙服”由传统的长袖服改为短袖服。
2.2 民风朴实、兼容并包的舞龙群体
卢元镇先生将体育群体定义为:为了达到某种体育目的,而自发或人为组织起来的具有结构性特征的小群体。体育群体成员有共同的目标,基本活动方式,成员对某一项目或手段具有强烈而稳定的兴趣并且群体内部有一定的分工或分层等特征[9]。在大埔县茶阳镇有近2/3的居民为“饶姓”,当地有“饶半城”之说。而“花环龙”最初也是当地“饶姓”先民为祭祖而展开的主要活动,在茶阳镇参与“花环龙”活动的居民绝大部分也以“饶姓”为主。每逢正月十五“饶氏”家族居民都会在茶阳镇“饶氏宗祠”展开祭祖活动,其中“花环龙”表演是其中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具观赏性的祭祀节目。每到“花环龙”表演,“饶氏”后裔各司其职,茶阳镇大街小巷都挤满了围观的群众,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2.3 团结向上、自强不息的舞龙精神
在中国,龙的精神是“团结凝聚、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传承传统文化,展现客家人文精神,“花环龙”多次代表大埔县参加省、市举办的各项大型文艺表演活动。1984年9月,梅州地区首届梅城元宵灯会,表演《鲤龙会》;1986年10月,梅州市十大工程落成剪彩庆典大会,表演《双龙戏珠》;1988年10月,广东八八艺术欢乐节,表演《双龙戏珠》;1994年12月,第12届世界客属联谊大会广场文艺表演和文艺大巡游,表演《龙狮共舞》;1999年12月,“同奔五彩路”广东省庆祝澳门回归大型文艺演出;2003年9月,梅州市第四届体育节《体彩杯》全民健身展示会,表演《群龙腾飞》;2005年,分别参加广东省首届旅游文化节暨岭南民间艺术展演和第五届世界大埔同乡联谊大会;2006年2月,参加梅州市客家山歌旅游节巡游活动;2011年,分别参加全省农民文艺湛江大汇演和韶关旅游文化节表演;2014年,“花环龙”获得全国舞龙展演银牌奖。通过参加这些文艺演出,“花环龙”表演充分展现出客家儿女“团结向上、自强不息”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勤劳勇敢、开拓进取”的地区人文精神。
3.1 “花环龙”表演风格中的“圆文化”
“圆”是中国文化艺术和谐的象征和美的体现,绕“圆”是舞龙运动中典型的肢体表现形式,舞龙过程中的“走圆、组圆”等都是借助“圆”来“以型达意”,展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11]。舞“花环龙”时每一节都有一人掌握,动作紧密协调,身随龙头顺转,尾随身摆,型同大“圆”,配以锣鼓伴奏借以增添舞龙的威武气氛。“盘龙”是“花环龙”的经典动作之一,要求执龙尾的人蹲位,执龙身的人扎马步,执龙头的人站位,由外至内形成螺旋上升的立体圆盘,尽显气势磅礴的“圆文化”风格。为了适应不同场地、不同活动需要,“花环龙”的表演风格也在顺时演变。现今,“花环龙”将舞“单龙”改为舞“双龙”,突出合舞中的“双龙抢珠”、“双龙戏珠”“抢珠360°转动”、“跳龙珠”、“多龙结合的环舞”、“双龙交差进行”、“卧龙走圆场”、“单龙戏珠”、“川(穿)龙”、“穿花”、“神龙摆尾”、“排八字”等以“圆”为主要特色的表演风格。其中,常作为“花环龙”代表性的作品有《双龙戏珠》、《双龙出海》、《群龙腾飞》、《双龙会》、《龙腾盛世》、《龙狮共舞》、《鲤龙会》等。
3.2 “花环龙”表演艺术中的“合和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主要特征是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和文化”起点和基础,同时强调“生变”的“和文化”功能[10]。“合和文化”主要强调自然界与人类本身是合和的以及人们的合和心理两种因素。舞龙运动中的“合和文化”体现的是一种集合、混合、汇合、结合到和谐、和睦、和悦及和平共处的文化[11]。客家“花环龙”造型美观,舞技、舞法独特,表演艺术别具一格,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艺术性。“花环龙”表演特点之一:舞法多样,形态各异。客家“花环龙”在继承中原古汉族舞龙的基础上,汇合了我国民间传统的“站舞”、“骑舞”的精华部分和古典戏剧舞蹈“刚中带柔、柔中寓刚、刚柔相济”的特点,以“文舞”、“软舞”为基调,结合“站、蹲、跪、骑、坐”独特的舞技、舞法。特点之二:飘逸洒脱,威武雄健。“花环龙”起舞时龙身节与节之间的花环彩带随风飘起,看上去宛如朵朵美丽的大花环在空中不停滚动,尽展它的优美、飘逸与洒脱。这也是“花环龙”有别于其他舞龙形式的独特之处。特点之三:音乐伴奏中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花环龙”表演一般时间在6min左右。传统舞“花环龙”主要采用打击乐器的锣鼓伴奏,其特点是:可根据场地大小和舞动时间长短,灵活处理节奏。传承人将“花环龙”进行动作编排与改进后,还可以用音乐伴奏,音乐主要采用汉乐或大型音乐伴奏,以适应舞台表演和比赛的要求。这种集合传统器乐与现代音乐伴奏的舞龙表演体现的是客家人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完美结合,是推动客家地区舞龙顺应时代发展的和谐之举,符合文化发展的叠合论。特点之四:表演空间上横纵自由组合。“花环龙”表演既长于向纵、空施展,依地势高低自由变换;又不拘场地大小,既可临大小广场,又可登大小舞台,还可以在室内厅堂表演或骑在高墙、站在虹桥上舞耍。客家“花环龙”既适合于山区活动,又宜于城区表演。既富于浓郁的山乡特色和高山舞风格,又具有和谐的新时代气息。
3.3 制作艺术中的“五行文化”
早在先秦时期,国人就以五行为中心,把木、火、土、金、水变成5种象征性符号,与各种具体的、抽象的、已知的、未知的、经验的、迷信的、自然的、社会的事物相对应,编织成一张天、地、人无所不包的宇宙结构图[12]。其中,五行对五色:木对青、火对赤(红)、土对黄、金对白、水对黑。五行色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也有明显体现,吉祥物福娃的颜色就是红、黄、青(绿)、白、黑。五行也是相生的: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花环龙的三种颜色选择为青、红、黄,不仅符合五行学说的相生关系,也反映了那个年代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青色属木,代表着庄稼丰收、五谷丰登;红色属火,代表着趋吉避邪,日子红火;黄色属土,土能生万物,代表着人丁兴旺。可见,依据五行色彩理论制作的“花环龙”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而代代传承。
4.1 “花环龙”的传承
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主要通过生产劳动、宗教信仰、节庆习俗、家族、收徒拜师、学校教育、军事训练等方式进行[13]。“花环龙”源于民间龙舞,建国前仅流传于青溪镇的桃林村和茶阳镇的下马湖村,主要是“饶氏”家族祭祖活动内容之一,家族祭祀是“花环龙”最早的传承方式。建国后,“花环龙”仍有活动,50年代后期逐渐消失。20世纪80年代初,舞龙活动开始恢复。1980年元宵节,下马湖村舞龙队被邀至大埔县城参加元宵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舞龙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开始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每逢元宵节都要举行“花环龙”表演,节庆习俗成为“花环龙”传承的另一有效方式。体育非物质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传承人。现今,“花环龙”传人仅有饶武昌1人,已经年近60岁,主要负责“花环龙”的制作、套路编排和训练等工作。通过对“花环龙”传承人的访谈获悉,“花环龙”传承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传承接班人和经费问题。由于大量的年轻村民平时在外打工,仅在春节期间回家过年,所以平时很少有固定的时间组织舞龙训练,只是在节庆和有比赛、表演任务时才短期集中训练。而传承人的培养首先要对“花环龙”有极大的兴趣,并且要培养一个能够胜任制作、编排和训练工作的传承人至少需要6~8年时间。目前,“花环龙”的传承已经打破了族内传承的界限,现有的两个“花环龙”弟子都是外姓弟子,收徒拜师和家族传承仍然是“花环龙”传承的重要方式。此外,为了传承“花环龙”,每年在华侨中学饶武昌都要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2~3个月的训练,现在已有700多名学生参加过“花环龙”的训练活动。但是,“花环龙”还未成为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花环龙”的学校教育传承方式正处在不断的探索之中。多种形式的传承途径是“花环龙”得以延续至今的主要原因,“花环龙”的传承同样需要保持和寻求新的途径。
4.2 “花环龙”的发展
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需要以地区的人文环境、区域经济等因素为依据,并结合地区发展实际构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区域模式”。大埔县委、县政府和茶阳镇政府对“花环龙”高度重视,县文化局把“花环龙”当作开展全县性文化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经常分派县文艺股,文化馆文艺舞蹈辅导干部深入茶阳“花环龙”基地指导工作。1980年冬,县文化局文艺舞蹈辅导干部张广哲同志,带队到下马湖村对民间龙舞作了全面调查,组织民间艺人饶金昌等一批舞龙骨干及茶阳镇文化站干部,对下马湖村“软腰龙”的制作、舞技、舞法以及伴奏音乐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并正式取名为“花环龙”。大埔县委、县政府还专门撰写“花环龙”文字资料,编制整套表演方案。同时,对“花环龙”道具制作,舞技、舞法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提供艺术指导。1982年9月,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广东省卷编辑部,中国舞蹈家协会广东分会来大埔拍摄“花环龙——双龙戏珠”。1986年,茶阳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花环龙”的培训工作,分派一名党委副书记和宣传委员专抓“花环龙”工作,并专门拨出经费在下马湖村、角庵村、街道社区、华侨中学建立“花环龙”培训基地。与此同时,通过举办“花环龙”文化艺术节推动此项工作进行。现今,“花环龙”舞龙队伍由原来的中老年龙队,发展到青、少年舞龙队,舞龙骨干由原来30余人增至1000余人,舞龙骨干遍及茶阳镇的各个村落,形成了承前启后的发展体系。茶阳镇把抓好青少年“花环龙”活动作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点,致力于培养青少年一代,建立了“花环龙”制作、活动档案资料,制订出“花环龙”培训方案。同时,茶阳镇文化站站长许美焕还多次组织专家和“花环龙”骨干制作“花环龙”音像教材、道具等,为“花环龙”的培训、传承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女子舞龙队的出现,增添了“花环龙”的新颖之处,“花环龙”表演也开始有企业和个人出资邀请参加企业开业或者回乡祭祖等活动,成为“花环龙”发展一个新的突破点。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时间因素的积淀和空间因素的影响共同作用来实现。“花环龙”在粤东北大埔县茶阳镇具有悠久的流传历史,是大埔县优秀的民间艺术,又是大埔县乃至广东省知名的文化品牌之一。“花环龙”的传承与发展是其自身不断演变和适应文化发展需要的结果,亦与当地政府部门的扶持有关。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和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如何科学的传承与发展体育非物质文化不但要建立良好的人力、物力、财力基础,而且需要形成科学的组织与管理体系。此外,文化具有稳定性和发展性的特征。如何将体育非物质文化在保留“原生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不断的演变借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文化的需要,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王荷英,谢丽娜.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体育文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11):25-27
[2] 房学嘉.客家梅州[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42-47
[3] 王俊奇.江西客家民俗体育历史源流及其文化特征[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1):62-65,83
[4] 叶春生,施爱东.广东民俗大典[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74
[5] 高玉祥.个性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37-140
[6]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6.207-215
[7] 谭元亨.客家文化大典[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344
[8] 刘晓,花蕊,王涛.龙文化与舞龙运动的发展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5):125-128
[9]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42-243
[10]龚红月.智圆行方的世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1-2
[11]闫荣山.龙文化与舞龙运动的凝聚观[J].体育与科学,2008,29(1):60-62,40
[12]冯东,陈俐燕,李丹.民间美术色彩的表现功能与文化意义[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1):162-165
[13]夏思永.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民族和谐社会建设关系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6-30
ResearchonNon-materialisticCulturalHeritage“WreathDragon”underthePerspectiveofCulturalStudies
LI Li , XIA Dong
(PE Department, Jiaying University, Meizhou 514015,China)
The paper used literature review, field investigation etc. methods with the theory of cultural studies to research the origin, perform style and art features, evolution and inheritance way of “Wreath dragon”. The results showed: the origin of “ Wreath dragon” was related to the sacrifice, originated from the needs of life.“Wreath dragon” show highlights “round culture” style, performing arts highlight the “Hopewell culture” features, its production integration into the “yin and yang culture”; The main participants were Hakka people, the inheritance of “Wreath dragon” was mainly worship, masters and apprentices. The adap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non material culture is the key to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reath dragon”.
Hakka; non-materialistic cultural; Wreath dragon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特色创新项目(2014GXJK137),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5KYKT03)
G80
:A
:1007-323X(2017)05-0067-04
2017-03-25
李丽(1979-),女,辽宁海城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
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和运动人体科学